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新眼光首頁 > 每週新眼光列表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新眼光首頁 研經網站 訂報退報

2011 年 第 2  季 第 08 週 發刊時間:每週六發刊 單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兩種反應

參考經文:約翰福音14章1~14節

1 「你們心裏不要憂愁;你們信 神,也當信我。2 在我父的家裏有許多住處;若是沒有,我就早已告訴你們了。我去原是為你們預備地方去。3 我若去為你們預備了地方,就必再來接你們到我那裏去,我在哪裏,叫你們也在那裏。4 我往哪裏去,你們知道;那條路,你們也知道(有古卷:我往哪裏去,你們知道那條路)。」5 多馬對他說:「主啊,我們不知道你往哪裏去,怎麼知道那條路呢?」6 耶穌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裏去。7 你們若認識我,也就認識我的父。從今以後,你們認識他,並且已經看見他。」8 腓力對他說:「求主將父顯給我們看,我們就知足了。」9 耶穌對他說:「腓力,我與你們同在這樣長久,你還不認識我嗎?人看見了我,就是看見了父;你怎麼說『將父顯給我們看』呢?10 我在父裏面,父在我裏面,你不信嗎?我對你們所說的話,不是憑著自己說的,乃是住在我裏面的父做他自己的事。11 你們當信我,我在父裏面,父在我裏面;即或不信,也當因我所做的事信我。12 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我所做的事,信我的人也要做,並且要做比這更大的事,因為我往父那裏去。13 你們奉我的名無論求甚麼,我必成就,叫父因兒子得榮耀。14 你們若奉我的名求甚麼,我必成就。」

  耶穌對門徒說:「在我父親家裡有許多住的地方,我去是為你們預備地方……。我去為你們預備地方以後,要再回來,接你們到我那裡去,為要使你們跟我同在一個地方。我要去的地方,那條路你們是知道的。」對於耶穌所說的話,多馬一點也不明白,於是問:「我們不知道你要到哪裡去,怎麼會知道那條路呢?」腓力則對耶穌說:「把父親顯示給我們,我們就滿足了。」耶穌的兩個學生對耶穌談話的反應正是我們面對信仰時,常會有的兩種基本反應。「怎麼會(how come)」及「給我看(show me now)」是我們面對信仰疑惑最常有的反應。

◆信心 vs. 務實

  當我們看約翰福音14章1~4節,耶穌說的話真的非常玄,讓人摸不著頭緒。祂說:「你們心裡不要愁煩;你們要信上帝,也要信我。」信,是非常抽象且非常唯心的。沒有人可以評量你要「信」的程度,沒有人可以評斷你有「信」或沒有「信」。然而,耶穌在說完這個相當抽象的「要信上帝」及「要信我」之後,開始用比較具體的「地方」、「房間」及「路」來說明要門徒相信什麼。但是,對於從一開始就對「信上帝」與「信耶穌」之間的關係還不是很清楚的門徒來說,耶穌的一席話仍然是令人摸不著邊。特別當耶穌說完「我要去的地方,那條路你們是知道的」時,務實的多馬立刻就反應了他的想法,說:「我們不知道你要去哪裡,怎麼會知道那條路呢?」

  沒有錯,不知道目標,怎麼會知道方法呢?多馬的務實所做出的即時反應,雖然引發耶穌繼續教導,說出「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這句名言;但當我們仔細來聆聽耶穌的教導時,我們發現多馬的反應已經失焦了。耶穌在談話中強調的「去預備地方」及「來接你們」,因著多馬立即的疑惑反應,而消失得無影無蹤。原本救贖應許的教導,在人不經思索的反應中模糊了。在「怎麼會」的疑問中,聆聽的力量消失了。

◆立即反應 vs. 慢慢了解

  或許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事情會要求我們立即反應。這常讓我們無法有更多的時間、更多的心思去沉澱我們所聽到、看見、經驗到的事物。這種立即的「怎麼會」的反應中,往往會失去許多原本屬於我們的寶貴東西,無法讓我們的生活更紮實,也無法讓我們的生命更加豐富。然而,基督教信仰並不是要我們立即對我們所面對的事情來立即反應;相反地,基督教信仰希望我們可以在面對許多事物的時候,不是立即去反應,而是慢慢消化了解。

  耶穌的救贖,門徒並不是一開始就明白的;一直到耶穌被釘死、復活、升天之後,他們才在回想主耶穌的教導與行動當中,逐漸明白祂的救贖是什麼。信仰要我們將所面對的一切──不論是聽見的、看到的、或經驗到的,都先予以接納,而後在思索中、在生活中慢慢了解,讓這些經驗深化,成為生命的一部分。

  事實上,在立即反應的「怎麼會」之後,我們就無法選擇更深層地了解事物的原意,甚至想要找一個簡單的答案來應付。耶穌回應多馬的問題之後,我們看到腓力的反應是「把父親顯示給我們,我們就滿足了」。腓力不要耶穌講一堆東西,而希望祂直接將答案告訴他就好了。在「給我看」的這種思維中,人會將一切簡單化,不要過程而只要結果。

  但是,信仰卻不能只要答案而不注重過程。信仰的可貴之處,就是過程中所經歷的種種酸甜苦辣。缺少這些酸甜苦辣的體驗,信仰就好像是一種頭腦體操,只是一種空泛的答解而已。所以耶穌才會回答說:「腓力,我跟你們在一起已經這麼久了,你還不認識我嗎?」(9節)這是耶穌對腓力只想求結果,不注重過程所發出的嘆息。「不要說那麼多,只要告訴我結果就好」──這種「給我看(show me now)」的心態,不但不能使信仰深化,也讓我們無法在日常生活的每一件事上,發現上帝與我們同在,經歷上帝同在的喜樂。相反地,它總是簡化信仰的動力,只以表面的結果為滿足。那種信仰是經不起考驗的!只要試煉一來,信仰就讓步了。耶穌被捕時,彼得三次不認耶穌,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在經過那些失敗的錘鍊之後,彼得的信仰才真實地被塑造出來,成為初代教會勇於為主見證的領袖。

  耶穌兩位門徒的兩句話,反應出我們在信仰旅程、人生經驗中常會出現的兩種反應。「怎麼會(how come)」及「給我看(show me now)」常會讓我們無法真實地與上帝相遇,而只是在許多信仰詞彙中自我感覺良好而已。那並不是真正的信仰!雖然兩位門徒對耶穌話語的反應,讓耶穌可以更深入地教導我們許多事,但今天,我們如果繼續以這兩種反應為依歸的話,只會讓我們的生命與信仰停滯而已。不得不深思呀!

討論題綱:

1.你的生活經驗或信仰經驗中,是否曾出現「怎麼會」及「給我看」這兩種思緒?那是什麼?請分享。

2.什麼原因會讓這些思緒出現心中,影響我們呢?

代禱事項:

1.為出現在我們生活中的這些思緒禱告。求上主幫助我們,可以從這些思緒中成長、茁壯。

2.為你知道可能因著這種思緒苦惱的人祈禱。求上主的神與他同在,使他可經驗上主的慈愛。

祈禱文:

  上主!我們常在生活中因為我們自己的想法而無法更進一步地認識祢,常用「怎麼會」來向祢抱怨,或用「給我看」來向祢要求。求祢讓我們明白,唯有用心靈去感受祢的愛及祢的帶領,願意順服在祢的腳前,我們才能真正地更認識祢。奉主耶穌的名禱告,阿們。

行動參考方案:

1.在遇到問題時,先安靜下來,向上主祈禱,順服上主的安排。
2.在祈禱中祈求上主的公義與愛,可以實踐在我們的生活中。

台灣教會公報社版權所有。
關於電子報發送有任何疑問,請連絡 epaper@mail.pct.org.tw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