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信仰專欄 > 原知原味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點閱次數:1042
字級調整:
上一則 | 下一則
山林路,信仰路
專訪魯凱樹企業社社長Legal Sukinadrimi
作者 / 採訪@林婉婷

在地狹人稠的台灣,「山林」其實距離我們並不遙遠;山林生養多少生命、蘊藏多少智慧,而基督徒眼中的山林,又傳遞出哪些上帝的啟示與教導?記者專訪居住於屏東縣霧台鄉Kabalelradhane(神山)部落、從事生態造林的「魯凱樹企業社」社長Legal Sukinadrimi(宋文臣)、兒子Karavase Sukinadrimi(宋克強)和女兒Peresang Sukinarhimi(貝若桑),從傳統文化和基督信仰角度出發,分享他們生活於山林的經驗及觀察。

█各按其時 各司其職

Legal Sukinadrimi回憶,國民政府來台後,即開始為經濟大量伐木,這與原住民族傳統教導極為不符;在長輩們來看,「樹木」只有保育和種植,因為沒有樹木持養與固守,水流就會枯竭、土壤就會崩塌。
後來林務局開始經濟造林政策,種植具有經濟價值的樹種,卻也排擠當地原生樹種生存;Legal Sukinadrimi強調,樹木不只是樹木本身,也是其他生物的棲地和食物;自古以來,魯凱族相信大自然裡生存與工作的不只是人類,一座山林得以繁榮,也倚靠其他動植物共同管理,「那是上帝賦予那些生物的天然本能,且這些生物的工作不是人類可以取代的。」

Legal Sukinadrimi透過自己與兒女們在山林所見的生物與環境互動實例,說明其他動植物是如何幫助人類、更幫助上帝管理祂所造的環境。

其中一個例子是──水鹿。水鹿活動範圍接近水源地,在中央山脈裡,有不少類似沼澤的蓄水空間,但水又是如何滲入土地?這就有賴水鹿的踩踏,使鬆動的土壤與水分混合;其他生物例如山豬、山羌等,也會親近這片濕土,並同樣透過踩踏、翻滾等方式鬆土,當蘊含在土裡的水分層層流動與過濾,最後將成為人類可以使用的清澈泉水。這些動物的行為或許有動物學上的解釋,但在魯凱族長輩們的認知中,這正是上帝造物的奇妙。昔日的祖先將這些看見化為神話故事,透過口述傳給後代,讓他們明白其他生物同樣肩負上帝給予「照顧山林」的任務。

另一個例子是──熊。當樹木果實開始成熟,熊會爬上樹,摘取約八成熟度的果子食用,而這過程中因壓下樹枝而掉落的熟果,則讓其他無法爬樹的動物如山羌、山羊等食用,好讓動物們都能在秋季充足覓食、預備過冬。此外,熊的攀折就像果農的剪枝,讓樹木可以在新循環中結實纍纍,也不會因為枝葉過盛而「樹大招風」,鬆動根部泥土。樹木的結果按五年一次的循環,動物跟著果實遷徙,整座山林始終生機勃勃。

Karavase Sukinadrimi補充,就像聖經創世記所記錄,人類有管理的使命,其他動植物也有;若人類破壞牠們的棲地,牠們就無法落實這責任。這也是為何魯凱族長輩們會接受基督信仰並認同聖經,「因為聖經的教導和他們的觀念不謀而合。」

林務局進入山林後,首先找到魯凱族人詢問日本人劃設的三角點位置;到點後開始測量、劃分土地,宣稱哪些區域是林務局所屬,並執行招標、出售土地。當年,族人們看見這些現象、聽到這些話語,感到非常疑惑,「這些人怎麼這麼貪心呢?我們原本生活在這裡的人又該怎麼辦呢?」Legal Sukinadrimi說,原住民族在每個獵區都設有「獵寮」,這些由眾人共同使用與維護的場所就是「山林的家」,也顯示原住民族早早就在山林間活動,然而在管理山林資源時遭政府政策排除在外。他還記得當年自己仍年輕時,聽到長輩們感嘆上帝將會如何教訓這樣的貪婪;2009年發生的莫拉克風災,對不少部落長輩們來說,就是上帝對人類不當管理山林的回應與教導。

Legal Sukinadrimi直言,林務局是政府單位,照理說應是能夠好好理解與管理山林的機構,但在林務局員工領著薪水的同時,中央山脈許多珍貴樹種都面臨消失危機。「從公務員角度來看,這算是管理不當。」擔任警察的Karavase Sukinadrimi指出,在查緝盜伐案件時,曾有人辯稱樹木是原住民去砍伐的,「但原住民家裡不會有那些木頭做的家具、櫥櫃、神桌和神像。」山裡的樹木就像原住民族生命的根本,與世俗認定的「金錢至上」不同:盜伐者砍樹後出售獲利,原住民族則將守護樹木視為最神聖的事。
Peresang Sukinarhimi點出,唯有生命能夠育養生命,「紙幣無法生出水,真的沒有水的話,再多的錢也買不到一杯可以喝的水。」因著相信連小小麻雀都能夠養活的全能上帝,他們看得清什麼是真正重要的。

█種回樹林 實踐信仰

錯誤的經濟造林政策沒有讓山林恢復,反而造成為領取補助「砍大樹、種小樹」等亂象。Legal Sukinadrimi曾參與「還我土地」運動,具備環境意識並化成行動;又為了傳承與實踐前人教導,他帶著家族開始生態造林,盼望將樹林「種回來」,自1980年代開始,在約20公傾土地上造林,不靠補助、堅持至今。在莫拉克風災後,他的子女回到部落,進一步共創「魯凱樹企業社」,持續以生態造林為理念,堅信先有樹木的存在才是商業的根本,欣欣向榮的樹林為首要。

Karavase Sukinadrimi從國中時期就幫忙種樹,沒有複雜的器械輔助,靠人力扛樹苗、種植,並用寶特瓶裝水,一瓶接一瓶地澆灌。家人們笑著說,他有棵「生命樹」,那是他在12歲時種下的油樟樹;當年的小小種子,現在樹徑已需要三人才能環抱。

Legal Sukinadrimi表示,現在有「世界地球日」等重視環境健康的社會行動出現,他感到很安慰,「前人看重的觀念終於重新出現在人類社會中。」Peresang Sukinarhimi指出,環境觀念其實不是新知,而是原住民族傳統就已存有,若現代社會希望更文明、更進步,應回頭檢視上帝的旨意為何;她引用自己喜愛的人類學名言作呼應:「我站在現在,回顧過去、想像未來。」

最後,Legal Sukinadrimi結論,身為生活於山林的原住民族,明白有樹林土地才有豐饒,這感動需要經歷過才能體會;他生活在山林並見證其生命力,會繼續堅持這異象,推動生態造林就是他以行動回應基督信仰。

█我能做的就是種樹

同為Ngudradrekai(魯凱)中會Kabalelradhane(神山)教會執事的Karavase Sukinadrimi,在莫拉克風災後發起「奔馳24」單車騎行活動,希望族人能夠重回部落,也重新感受、認識部落;但對不少遷居平地的族人而言,災害的恐懼仍存在心中。他談到,天然災害自古以來就存在,部落長輩們甚至曾目睹山壁崩塌,但他們相信這一切都有上帝掌權,是上帝藉由不同機會教導人類,進而產生信仰反省。

關於人為破壞與自然災害的規模差異迷思,Karavase Sukinadrimi說明,人為破壞不只是砍倒一棵樹或一片森林,正如先前所提,自然界是環環相扣、互相影響,例如攀附性強的櫸木常生長在懸崖峭壁,發揮固守土壤作用;枝葉覆蓋率高的樟樹,則能分散雨滴落下時對土地的衝擊;從這個道理來看,現在的人為破壞可能會加劇未來的自然災害結果,如1970年代大規模伐木後,1995年開始出現從前未曾發生過的土石流災害;令人感慨的是,那些破壞山林的盜伐與開發者,只為當下的罪行受罰,卻不用承擔未來災害發生時的危險,受到傷害的是本來就居住在當地的生物。

「生存在上帝創造的世界,要按照祂的秩序。」Karavase Sukinadrimi有感而發,種樹護山是使命。小時候他揹著樹苗和水瓶跟著父親上山種樹,疑惑著這些行動的意義。現在他才知道,父親走的這條山林路也是信仰路,是需要持守的路,「如果我能為世界做一件事,那就是種樹。因為樹帶來空氣、水,再加上陽光,這些就是生命的必需。」

文章與圖片來源:台灣教會公報第3610期

攝影:林婉婷


資料提供單位:台灣教會公報社
上一則 | 下一則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無資料--
   鄉土關懷
 
站在宣教150周年的折點,省思與展望教會的影響力
恆春半島古戰場溯源
人多不一定正確
 
   姐妹開步走
 
唯獨耶穌 唯獨聖經
培力,改變生命的機會(下)
培力,改變生命的機會(上)
 
   原知原味
 
人在異鄉 身不由己
復和之路漫長艱辛
剎不住的狂想人生
 
   教會人物誌
 
基督裡蒙接納是人生的轉捩點
飛越病時苦
宣教師愛與奉獻,畫出台東最美風景4-4
 
   青年青不輕
 
在看不見的生命角落看見主
用聲音連結世界4-4
用聲音連結世界4-3
 
   鮮知啟示
 
普世需要更多的和解與盼望
【樂揚真理】號筒響起時,我會在那裡
兩三個人的聚會
 
   信仰與生活
 
我為什麼不受洗?4-1
從最初之處實質革新
神學對生命倫理學之貢獻與影響
 
 
 教會歷史
 
音樂事奉的神學反思(下)
音樂事奉的神學反思(上)
宗教對談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