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信仰專欄 > 信仰與生活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點閱次數:1973
字級調整:
上一則 | 下一則
走過漫漫長夜
納粹集中營回憶錄《夜》Night
作者 / 林昌華
布根瓦集中營(埃利·維瑟爾為第2層的左起第7人,位於木柱旁、時年16歲)

2016年7月2日過世的1986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埃利.維瑟爾(Elie Weisel,1928~2016年),可說是20世紀受戰亂蹂躪或被壓迫者的代言人。他是猶太人,也是納粹集中營的倖存者,戰後他將集中營的遭遇寫成回憶錄,在1958年出版了《夜:納粹集中營回憶錄》(Night)這本書。後來維瑟爾由此書又延伸出小說、戲劇和詩集等40幾本著作。

維瑟爾的回憶錄和安妮.法蘭克(Anne Frank)的《日記》(Het Achterhuis),可說是納粹德國屠戮猶太人最直接的證言。透過集中營倖存者的書籍和見證,世人得以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有數百萬猶太人遭納粹德國關入集中營,以毒瓦斯集體殺害。因此戰後德國透過法律制定,避免同樣的罪惡重演,也讓猶太人得以在戰後的歐洲平靜生活,不必憂慮生命和財產受到敵對政治勢力的威脅。

埃利.維瑟爾這位作家,是筆者2006年偶然從美國公共廣播電台(NPR)專訪節目「信仰漫談」(Speaking of faith)中〈埃利.維瑟爾:信仰者的悲劇〉(Elie Wiezel: The Tragedy of the Believer)認識。接受美國公共廣播電台訪問時維瑟爾已經77歲,然而他在接受專訪時表示,60年前在集中營的一年經歷,成為他一輩子的漫漫長夜。

維瑟爾在訪談中說:「年輕之時所有人都在思考如何規劃將來的人生,但是在集中營的猶太年輕人,卻是思考如何面對即將臨到死亡的悲慘命運。」這不禁讓我們體認到,集中營的經歷可以讓一個原本熱切追求信仰的人,失去對上帝的信心,也讓人見識到人性在面對「惡」的肆虐時,是那樣的軟弱與無力。

那裡是恐懼、死亡和絕望橫行、吞噬人心的地獄,一個才15歲的青少年經歷了這一切,回來告訴我們人間地獄的恐怖。他實在像是死而復活的拉撒路,然而人類是否從他的證言學到了智慧?

■熱心追求信仰

維瑟爾誕生於羅馬尼亞外西凡尼亞(Transylvania)一個猶太人的小村落錫格赫(Sighet),他的祖父是一位猶太教經典學者,父親在故鄉除了經營小生意之外,也繼承祖父的學術興趣。維瑟爾家中有4個小孩,他排行第3,是唯一的男孩。由於家庭的淵源,維瑟爾從小就學習18世紀以來嚴格遵守律法的「哈西迪」(Hasidic Judaism)保守派信仰,每日到會堂禱告,並為耶路撒冷的淪陷哭泣。

由於對哈西迪的經典誦讀方式逐漸失去興趣,維瑟爾希望能夠透過研讀猶太教卡巴拉(Kabbalah)經典《左哈》(Zohar)的學習,從「屬靈」(spiritual)角度重新閱讀律法(Torah)的內容,直接體驗上帝的同在。因為對維瑟爾而言,上帝應當是比律法規條或節期活動這些猶太人日常作息,更為浩瀚與深遠。

當作者追溯家族淵源時提起自己的信仰追尋,用意應該是表達對上帝的信仰在他少年時期佔有多麼重要的分量。也是因為認真追求信仰,所以當他在集中營看見上帝選民遭遇的厄運,讓他質疑上帝真的是猶太人的上帝嗎?

■生死之別

當二戰正打得緊鑼密鼓的階段,由於羅馬尼亞沒有參戰,加上主要的戰場都在西歐,所以錫格赫的猶太人認為二戰是遙遠的戰爭,他們甚至以為自己可以用局外人的角度收聽和分析廣播電台播送的戰爭消息。他們自以為是的天下太平,事實上只是虛幻的想像,當幻影破滅之時,他們發現已經無路可逃。

1944年,羅馬尼亞攝政者(regent)彌克羅斯.霍迪(Miklos Horthy)被迫邀請親納粹的極右派「十字箭頭黨」(Nyilas)組織新政府,原本對猶太和吉普賽人寬容的政策改弦易轍。猶太人突然發現,原來法西斯政權與誓言消滅猶太人的納粹德國軍隊,不知不覺已經來到原本平靜的村鎮。接二連三壓迫猶太人的政策將苦難帶入猶太人的生活,他們再也沒有辦法到會堂守安息日,原有的社會網絡被硬生生切斷了。

羅馬尼亞警察粗暴的舉動,讓猶太人感到胸口一步步受到擠壓,讓他們幾乎無法喘息。首先是遣散村中所有外地的猶太人(事實上是謀殺所有被遣送者),接著猶太人被集中監管,再來就是將所有猶太人遣送集中營。

錫格赫鎮的猶太人送往波蘭的奧許維茲和德國布根瓦(Buchenwald)兩個集中營監禁。由於集中營命令所有的猶太人男女分開關押,那是維瑟爾最後一次見到母親與姊妹。

在回憶錄中,維瑟爾細膩地寫下分離的時刻,表達無盡的追思。「在那一剎那間,我看見母親和姊妹走向右邊。妹妹波茲哈握著母親的手,他們越離越遠,母親撫著小妹的金髮,想要保護她。」維瑟爾回憶道,他當時甚至不知道這是與親人的生死之別。

■一年的人生長夜

維瑟爾在1944年與全家人一起被趕離家園,經過死亡行軍後,被關進波蘭惡名昭彰的奧許維茲集中營(Obóz Koncentracyjny Auschwitz-Birkenau)。過程中他經歷家人的離散和死亡,深刻感到受人性各樣「惡」摧殘的痛苦。一年之後戰爭結束,維瑟爾在美軍的解放下重獲自由。但是,短短一年的集中營生涯,完全改變了他的人生觀和信仰。

維瑟爾15歲進入集中營,1958年出版集中營回憶錄《夜:納粹集中營回憶錄》(Night)時,他才29歲。對未經戰亂的人來講,這個年紀的人或許對這個世界還似懂非懂,對未來充滿盼望;或許剛剛建立家庭,開始為家人竭盡全力打拚事業,是剛剛開始體驗人生酸甜苦辣滋味的時候。但是,從維瑟爾的回憶錄當中,我們看到的是一個歷經人生滄桑與人心險惡,不斷質疑上帝的公義與憐憫應許的老人。

維瑟爾在《夜》裡宣告,自己的生命在進入集中營那個晚上永遠的改變了:「我永遠忘不了集中營的初夜,它將我的生命轉變成無法化解的漫漫長夜。我永遠忘不了那些煙霧。我永遠忘不了那些孩童小小的臉龐,我眼見他們的身體在寂靜的藍空下轉化成為煙霧。我永遠也忘不了那些火焰,它永遠地吞噬了我的信仰。」

■痛苦的提問

維瑟爾在書中並不討論神學理論,只有講故事,但是在故事當中我們看到了神學理論最真實呈現。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維瑟爾後來一生的努力,都與集中營的經驗有關。他在《夜》這本書中質疑上帝的慈愛與人性的良善,而他後來陸續寫的40幾本著作,基本上只是回應15歲時在集中營裡所提的質疑。維瑟爾質疑與回應的過程,不斷試圖回答「信仰上帝」與「人生現實面」難解的習題。

維瑟爾在集中營僅有一年的時間,但是他的經歷卻完全翻轉他從聖經學習到尊重生命的原則,也開啟他與上帝爭辯的大門。換言之,集中營的經驗讓涉世未深的他眼見仇恨對人性的扭曲,也是因為極度深沉的痛苦,讓他不禁以最嚴厲的話語控訴上帝。

維瑟爾在英文版序言中說:「有什麼方式可以描述,一群人被關入載運牲畜貨車走向人生的最後旅程,走向未知的命運的痛苦;或是發現一個不合理冷酷的世界,那裡『非人』(inhuman)就是人性,受到良好教育的軍人的使命就是殺戮無辜者,而孩童與虛弱的老人的結局就是死這樣的衝擊;一夜之間,許多的家庭和社區面對生離死別的痛苦;讓人無法置信的,一位擁有金色頭髮和可愛笑顏,美麗而舉止端莊的猶太小女孩,就在他們到達集中營的第一個晚上,就遭遇謀殺的命運。任何人在描述這些罪惡的時候,怎麼可能不因永遠的心碎而顫抖?然而,當時曾眼見這些無情謀殺事件的見證者,知道他們的證言不會被接納。畢竟,那些事件是牽涉到最黑暗和深沉的人性。只有那些曾經歷過奧許維茲的人知道這一切,其他的人永遠也不知道。」

■質疑上帝

對維瑟爾來說,在集中營親眼見到無辜者受到凌虐和屠戮,讓他對人性的邪惡本質有相當深刻的體認。但是,更讓他無法釋懷的是戰爭結束以後的人類,根本不願意面對曾經歷過的苦難與罪惡,讓集中營的倖存者,只能將一切苦澀悲慘的記憶埋藏在自己心靈深處。

在《夜》的初稿完成之後,維瑟爾到處奔走尋找願意出版書稿的出版社,但是沒有任何公司願意,甚至有些出版社將維瑟爾當成瘋子,或是掀起仇恨的狂熱主義者。直到法國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里亞克(Francois Mauriac,1885~1970年)出面為他奔走,此書才得到出版的機會。顯然,那個時候的世界根本不願意面對維瑟爾書中所提的挑戰。

維瑟爾接連遭到出版社退稿之後,對人性的失望之情洋溢於字裡行間。或許我們可以說,經歷4年世界大戰的慘烈災難之後,人類的心靈已經疲憊,不願意再揭開平和表象底下化著膿污的傷痕吧!事實上,在領教人類的罪惡與帶來的傷害之餘,維瑟爾沒有忘記上帝。

在1944年猶太新年期間,集中營當局默許的猶大新年集會裡,當維瑟爾聽到主持者帶領大家向上帝表達讚美與感恩的祈禱時,他的內心再也沒有辦法忍受,於是用文字表達內心的不滿。他說:「讚美上帝之名。為什麼?為什麼我要讚美祂?難道是因為祂讓千萬名孩童在祂的亂葬坑裡被火燒嗎?難道是因為祂讓火葬爐不管是安息日或聖日不間歇地燃燒嗎?難道是因為祂的大能創造了奧許維茲、布根瓦和布納,以及其他許多死亡的工廠嗎?我如何能對祂說,讚美祢,全能者和宇宙的主宰,祢在萬國中揀選我們日夜受到逼迫,眼見我們的父母和兄弟被趕入火爐中;讚美祢神聖的名,揀選我們在祢的祭壇前被宰殺!我內在的每一根神經都反抗祂。」

對以色列人來講,新年的日子是個歡慶的時刻,因為上帝已經赦免以色列人的罪。但是對於集中營的猶太人來講,他們經歷的卻像是大審判的來到。如果審判是上帝對以色列人犯罪的懲罰,那孩童與犯罪有何關係?為何上帝允許邪惡勢力拆毀一個與世無爭的村落,離散互相依靠的親人?悲慘命運的遭遇讓敬愛上帝的維瑟爾無法理解,假若上帝是世界的主宰,為什麼邪惡的勢力好像才是掌控世界的力量。到底是上帝有能力而不願意,或者是上帝根本沒有能力來阻止邪惡勢力?如果是前者,那麼上帝缺乏慈愛與良善,因為祂眼見苦難而不願意出手;如果是後者,那麼上帝還值得世人的尊崇嗎?

■苦難的奧祕

其實,維瑟爾所提是個無解的問題,這是一神信仰必須面對的質問。然而對猶太人來說無法理解的質疑,卻是基督教信仰的起頭。對基督徒來說,苦難是上帝允許的,也因此所有的苦難都是有意義的。

耶穌基督的苦難經驗就是最好的榜樣。馬太福音16章,耶穌預言祂的受難和死後,彼得勸阻耶穌說:「不!主啊,這事絕不可臨到祢的身上!」耶穌卻轉身對彼得說:「撒但!走開,你是我的絆腳石,因為你所想的不是上帝的想法,而是人的想法。」阻止耶穌擁抱苦難的彼得認為,耶穌的受難與死亡是沒有必要的犧牲。他完全沒有想到,假若耶穌沒有經歷苦難和死亡,那麼人類就沒有救贖的機會。這是身為猶太教徒的維瑟爾還沒辦法理解的苦難奧祕。

作為一個人,在面對苦難甚至死亡時,我們是用什麼樣的姿態來面對呢?儘管大多數集中營的難友完全絕望,接受不幸命運的擺布;然而,有部分的人就算在絕望的處境下,仍抱持對未來的盼望。對維瑟爾來說,儘管每日都在生死邊緣徘徊,但他還是不斷與上帝對話和爭辯。從《夜》當中,我們還看到第三種面對苦難或死亡的方式,就是儘管生命如同風中的殘燭,但是他仍執意以最美好的姿態安慰受苦的難友。

維瑟爾如此寫道:「突然間我聽到小提琴的聲音。死人堆疊在活人身上的軍營裡出現小提琴的聲音。到底是哪個瘋子在他的墳墓邊緣演奏小提琴?或者這只是一個幻覺?都不是,那是朱利在拉奏貝多芬協奏曲的片段,我從來沒有聽過這麼美麗的聲音。在如此安靜的所在,黑暗籠罩著我們。我們所能聽到就是小提琴的聲音。朱利的靈魂變成他的琴弓,他以生命演奏,他整個人在琴弦上滑動。他未完成的夢想,成為灰燼的過去,永遠無法達到的未來。他以生命最終一次的心情來演奏。我永遠無法忘記朱利,我怎麼可能忘記那位在死人堆和瀕死聽眾面前的一場演奏會。直到今天,當我聽到貝多芬音樂的某些片段,我總會不由自主地閉上眼睛,在黑暗中回想那位波蘭難友蒼白憂鬱的臉孔,以及他對死亡邊緣聽眾的告別之作。實在不知道他演奏多久,我因極度疲憊而進入夢鄉。天亮當我醒過來時,我看見朱利對著我,整個上半身垮下來已無生命,小提琴在身邊但已被踩碎,就像是一個活生生的屍體。」

那位以生命拉奏貝多芬協奏曲的音樂家,已經不再受到邪惡力量的壓制,他是一個自由的靈魂,儘管身陷苦難的泥沼卻沒有被淹沒。相反的,他以生命將天堂的樂音分享給苦難中的人,這是一幅極為感人、充滿力量與盼望的畫面。

■隱藏的答案

《夜》這本書,是一本回憶錄,也是作者遭逢集中營苦難之後,不斷向上帝提出問題的問卷。其實,對所有人來說,每一個人生命的歷程當中,一定有許多無法得到解答的問題。這些問題放在我們的心裡,或許我們想將來回到上帝的面前時,要一一排列來詢問上帝。然而,在書的一開始,其實維瑟爾早就透過錫格赫一位管會堂的人莫歇(Mosche)的口回答我們的問題。莫歇說:「世人透過他所提的問題來到上帝的面前,在這當中就是真正的對話,世人提問而上帝回答。但是我們不了解祂的回答,我們無法了解那些解答。因為這些回答隱藏在我們靈魂的深處,直到我們離開世界。」

文章與圖片來源:<台灣教會公報>第3380期


資料提供單位:台灣教會公報社
上一則 | 下一則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無資料--
   鄉土關懷
 
站在宣教150周年的折點,省思與展望教會的影響力
恆春半島古戰場溯源
人多不一定正確
 
   姐妹開步走
 
唯獨耶穌 唯獨聖經
培力,改變生命的機會(下)
培力,改變生命的機會(上)
 
   原知原味
 
人在異鄉 身不由己
復和之路漫長艱辛
剎不住的狂想人生
 
   教會人物誌
 
基督裡蒙接納是人生的轉捩點
飛越病時苦
宣教師愛與奉獻,畫出台東最美風景4-4
 
   青年青不輕
 
在看不見的生命角落看見主
用聲音連結世界4-4
用聲音連結世界4-3
 
   鮮知啟示
 
普世需要更多的和解與盼望
【樂揚真理】號筒響起時,我會在那裡
兩三個人的聚會
 
   信仰與生活
 
我為什麼不受洗?4-1
從最初之處實質革新
神學對生命倫理學之貢獻與影響
 
 
 教會歷史
 
音樂事奉的神學反思(下)
音樂事奉的神學反思(上)
宗教對談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