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信仰專欄 > 信仰與生活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點閱次數:1241
字級調整:
上一則 | 下一則
親切的試探
電影《桃色交易》
作者 / 塵寂

一百萬美元?不得不承認,一百萬美元對一般的升斗小民而言是極具誘惑力的。一百萬美元能做什麼呢?任何有標上價錢的,只要有人賣、願意賣,一百萬美元可以買下這價格內的一切……但等等,真的「一切」都可以買下來嗎?任何想要的?包括性與愛嗎?雙方你情我願就可以嗎?就是公平正當的交易嗎?

這一連串的詰問,是1993年上映的電影《桃色交易》(Indecent Proposal)潛藏的提問。這部由阿德里安.萊恩(Adrian Lyne)導演、改編自傑克.安格(Jack Engelhard)同名小說的電影,拉開序幕的是一對陷入經濟困境的年輕夫妻大衛與黛安娜,他們帶著僅有的家當,企圖在賭城放手一搏,一舉解決他們的問題。在這樣的情境中,他們遇到了彬彬有禮、風度出眾的富豪約翰,約翰傾聽這對新朋友的窘境後,提出了讓他們面面相覷卻也怦然心動的建議:如果黛安娜肯與約翰共度一晚,他們即可獲得現金一百萬美元。這樣一個「下流的提議」(英文片名直譯),開啟了三人糾纏不清的複雜關係,其中又以年輕夫妻之間的糾結最發人深省。

■誘人的本益比

約翰的建議讓大衛與黛安娜陷入矛盾兩難,他們很清楚這筆交易背後的意義,然而就「本益比」而言,似乎是可以接受的。兩夫妻經過長考後,接受了約翰提出的交易條件。

黛安娜所持的理由,彷彿是出於一種為實現兩人夢想而情願犧牲的情操,因而讓整件交易有了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他們也都堅信未來彼此能忘卻這一場交易。

不過事態發展顯然不如兩個年輕人預期,那一夜過後,夫妻倆雖然絕口不提這樁交易,然而對兩人關係而言,已注入了前所未有的元素,產生著難以評估的化學反應。

於大衛而言,那個元素是難以抑制的想像、猜忌與自卑;於黛安娜來說,那個元素是難以出口的罪惡感,以及享受過豐富的物質世界後曾經滄海難為水的感嘆。無論如何,兩人世界已然產生了衝擊,甚至難以回頭,走到了各分東西的田地。

電影最後,很理想化地編排大衛與黛安娜兩人復合、約翰放手的情節,只是當中的糾葛、驚心動魄,讓人感到這筆交易雖然沒有刀光劍影、烽火狼煙,卻充滿了衝突拉鋸。

■金錢萬能?

這筆乍看之下兩造同意、各取所需的交易,仔細探究其本質,會發現當中並不是如此單純;由所付出的性質來探討,一方付出的是金錢,一方則是肉體、關係。

金錢固然在人類的文明社會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特別在物質的交易中,金錢的多寡往往界定物品的價值,但我們的身體呢?也是如此嗎?確實是不太容易衡量。

如若我們從「是否可替代」切入思考,便會發現兩方付出的,其實隱藏著不容易觀察到的不對等,因為金錢與肉體本身就不是同樣性質、層次。金錢,失去了,還可以再賺回來,但是身體留下來的痕跡、心理刻下的影響,豈如金錢得失般簡單?

除非我們把金錢放到最高層次,以它衡量、判斷「一切」,就如約翰所相信的:「所有東西都可以買。」「沒有東西不能賣。」事實上這正是這部電影的深層衝突,約翰的價值觀與夫妻倆的關係在眼不能見、無形的領域中角力著。

■夢想的代價

其實,這部電影呈現的衝突性,不只出現在男女關係,在現代社會比比皆是。在我們所處的世界中,金錢往往成為主要、甚至是單一的衡量標準。正如大衛與黛安娜面對的困境,他們認為實現他們的夢想,金錢是必要的,而這筆金錢來得如此輕易、及時。

我們無法否定金錢對我們生活所帶來的影響力,但是在肯定金錢的影響力同時,我們也必須思考先後、權衡輕重,而非單單考慮需不需要金錢這個問題。一百萬美元雖然好像可以達成許多夢想,卻也隱藏著破壞的危機,最後夢想雖然好像達成了,可是大衛與黛安娜也不再是一體同心、患難與共的夫妻了。

回顧以往,夢想雖未達成,但是兩人同心,攜手一起面對困窘之境,這一百萬美元雖然解決了環境的難處,卻也使他們的手不再相攜、心不再相連。所以我認為,就大衛與黛安娜的目標而言,是真的需要錢,但是怎樣也不能答應約翰這筆交易、獲取那一百萬美元,因為這一百萬美元的代價,是他們夢想的根基,也就是夫妻倆人的關係。這筆交易,對兩人而言具有釜底抽薪的破壞,就此,我們可以理解,為何在電影尾聲大衛簽署離婚同意書時,也一併退回了那筆鉅款,因為那已不再具有意義。

■遠離試探

劇情的最後發展雖然以喜劇收場,然而我這個觀賞者卻怎麼也開心不起來,一方面電影接近尾聲時,有許多過於理想化的劇情,不若之前描寫誘惑、衝突、糾結、猜疑、離心等人性的真實。另一方面,也因為經歷過一些人生起落,深知人們面對試探時何其軟弱。

大衛與黛安娜的盲點、失腳的原因之一,是因為他們「以為」他們可以忘記、可以接受、可以忽略、可以不當一回事,然而實則不然,他們的關係並沒有他們想像中的堅強。這樣說並不是認為他們不夠相愛、感情不夠堅貞,而是按著聖經的啟示,人是很難勝過試探的。

試探是惡者的主要作為之一,這是聖經對牠的形容,試探常以友善、親切甚至關懷的臉孔親近我們,好像在替我們設想、謀求我們各種好處與需求,只是那藏在餌食裡頭的利鉤,卻不是我們有限的眼界可以留意、觀察到的。

我們在伊甸園中、在曠野裡,看到一句句的試探,有哪一句是語帶恫嚇呢?有哪一句不是帶有貼心的著想呢?正如約翰對大衛與黛安娜的提議,不僅切合兩人需求,而且不強求,給予充分的尊重,他們會動心並非沒有理由,甚至看起來合情合理,若換作我們處在當下情境,難說沒有雷同的回應。

對於試探,我們可以忍受,如同雅各所稱許為有福(雅各書1章12節),我們也可以在受試探時,仰望主的信實(哥林多前書10章13節)與拯救(彼得後書2章9節),但是得以在試探中站立得穩而不犯罪者,是何等的少。

隨著經歷的累積,我深深感到主耶穌教導的禱告是何等精闢:「不叫我們遇見試探。」(馬太福音6章13節)這句禱詞雖然極短,卻深刻地切入我們的需求及仍有肉體血氣的事實,對於試探,我們經常是軟弱而犯罪。因此對於試探應能躲則躲,能避則避,不當心存僥倖,或以為自己能夠抗拒、勝過試探,如同大衛與黛安娜對自己的「以為」。

倘若有絆跌的,我們獨獨感謝聖經對我們的應允,那個受過試探卻沒犯罪的大祭司能體恤我們的軟弱:「所以,我們只管坦然無懼地來到施恩的寶座前,為要得憐恤,蒙恩惠,作隨時的幫助。」(希伯來書4章15~16節)這對我們這些軟弱者而言是何等的安慰,也使我們在面對各樣艱難、挑戰與試探時,不是倚賴自己的能力、意志,乃是仰望那為我們信心創始成終的主耶穌。

文章來源:<台灣教會公報>第3297期

圖片來源:Serene 攝


資料提供單位:台灣教會公報社
上一則 | 下一則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無資料--
   鄉土關懷
 
站在宣教150周年的折點,省思與展望教會的影響力
恆春半島古戰場溯源
人多不一定正確
 
   姐妹開步走
 
唯獨耶穌 唯獨聖經
培力,改變生命的機會(下)
培力,改變生命的機會(上)
 
   原知原味
 
人在異鄉 身不由己
復和之路漫長艱辛
剎不住的狂想人生
 
   教會人物誌
 
基督裡蒙接納是人生的轉捩點
飛越病時苦
宣教師愛與奉獻,畫出台東最美風景4-4
 
   青年青不輕
 
在看不見的生命角落看見主
用聲音連結世界4-4
用聲音連結世界4-3
 
   鮮知啟示
 
普世需要更多的和解與盼望
【樂揚真理】號筒響起時,我會在那裡
兩三個人的聚會
 
   信仰與生活
 
我為什麼不受洗?4-1
從最初之處實質革新
神學對生命倫理學之貢獻與影響
 
 
 教會歷史
 
音樂事奉的神學反思(下)
音樂事奉的神學反思(上)
宗教對談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