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信仰專欄 > 教會歷史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點閱次數:2683
字級調整:
上一則 | 下一則
新城天主堂
山間朝聖者的祈禱
作者 / YOK-IN

這幾年,因著泰澤祈禱會,讓我認識了不同教派的基督徒,今年10月,我和一名聖公會的朋友及一名天主教朋友,還有一名非基督徒朋友,相約一起到花蓮參加黎明教養院主辦的路跑活動, 順道在花蓮附近遊覽。       ■日本神社、天主堂混搭風

這名聖公會的朋友是久居台北的花蓮人,算半個在地人,規劃行程的時候,她推薦新城天主堂, 說這個天主堂外面有個大型鳥居,日本神社和天主堂的混搭風格,值得走訪,於是我們安排在週日主日崇拜後,前往新城天主堂。

新城天主堂,屬台灣天主教的花蓮秀林牧靈區(花蓮縣新城鄉、秀林鄉),原名「聖母元后堂」,建於1965年,原址是日治時期的神社,因此, 教堂的最外圍有一個大型的鳥居,上頭寫著「天主教會」。穿過鳥居,走在舊時神社的參拜道上,兩旁佇立著石燈籠,花木扶疏,日本風味濃厚。信步往前些許,在參拜道右邊,即可看到船型的教堂,教堂牆面爬滿樹藤,綠意盎然,頗具歐風。

教堂的外型讓人想起挪亞方舟,但根據教堂本身提供的介紹,教堂的外型是以「伯多祿(彼得)的船」的概念發想的。教堂內部簡潔大氣,正前方是一個大型的鐵鑄十字架,我個人覺得特別的是,這個十字架與一般天主教堂內的十字架不甚相同──十字架上並沒有耶穌像,而是新教教堂內常見單純的十字架。十字架的下方是聖體櫃,櫃前是感恩祭祭台,左右兩方豎立著聖像,分別是馬利亞和約瑟,這一點倒是充分表現出天主教會對聖母的敬禮與對聖家的重視。順帶一提,據說這個教堂在聖誕節期時,教堂內裝飾著號稱全台最大的耶穌誕生場景──馬槽內的耶穌,馬利亞、約瑟和朝聖的賢士及牧羊人等。

教堂兩側的長窗鑲著彩繪玻璃,繪著跟教理教義有關的圖像,如耶穌和馬利亞的圖像,四福音書作者馬太、馬可、路加、約翰的人像,還有述說天主教教徒相當重視的七件聖事的圖像等,共有14片。

教堂後方入口處,有個掛在牆壁上的銅鐘,重要禮儀之前,鳴鐘以提醒萬民來朝覲上主。旁邊還有聖洗池及聖水池,據說是從神社的廢墟中撿來的,再度加以利用。聖洗池旁是祖先牌位,在華人的天主教教會,由於文化因素,看重與祖先的關係,並表達在禮儀空間中,因此大多數教會中的某處,都置有祖先牌位。

教堂後方的壁畫是苦路,不同於大多數的天主教堂內的苦路圖像是一幅幅分開的。這幅苦路是完整地呈現在一片牆壁上,而且色彩濃厚,人物鮮活,用色及畫風帶點亞熱帶的台灣原住民風味,頗具特色。苦路壁畫下方角落的隱密處,則是告解區。

■阿爾卑斯山、台灣高山兩地情牽

我們參觀完教堂,在教堂椅子上坐定,趁著四下無人,唱起泰澤詩歌〈Bless the Lord〉(讚美我上主)和〈Magnificat〉(衷心讚美)。因我們僅4人,且無樂器伴奏,在多次的反覆唱頌中,得以用心尋找並協調彼此的和聲,同時默想上主。教堂的迴音適中,恰到好處地讓我們聲音融合,修飾了音樂上的不完美,在空盪盪的教堂裡唱歌,是一種很奇妙的經驗,此時, 聽著歌聲的,只有我們與上帝吧,歌聲瀰漫在教堂的空間裡,願化為馨香獻給我們在天上的父。

走出教堂,參拜道走到底,有另一個鳥居,兩旁還保留著狛犬及石燈籠,日式風味十足,幾棵老松高聳入天,此處為聖母亭。

瀏覽過教堂外面的公告欄,我們知曉這個教堂的所屬修會是「聖奧斯定詠禮會」(Congrégation du Grand-Saint- Bernard),此修會常被稱為「大聖伯納修會」。修會創辦人是「馬松的聖伯納」,又譯「聖伯爾納鐸蒙日」(Saint Bernard de Menthon或St. Bernard of Montjoux,1020~1081 年)。特別需要澄清的是,這位聖伯納並不是熙篤會的聖伯納(Bernard of Clairvaux,1090~1153年),而是屬於聖奧斯定會的聖伯納。他在11世紀時,在海拔2500公尺的阿爾卑斯山大聖伯納隘口創建了一個庇護所,主要的協助對象是往來阿爾卑斯山的旅客。早期,有一些教徒從德國、法國等地,攀越阿爾卑斯山前往羅馬朝聖,但常因糧食斷絕而僵臥路旁,或被風雪所礙而迷失方向,或遭強盜襲擊,洗劫一空,據說聖伯納及修院內修士,會帶著聖伯納犬外出搜救需要幫助的登山朝聖者,把他們帶回修院,招待食宿或予以醫藥治療。

聖奧斯定詠禮會,約在1952年派員來台灣,選擇落腳在花蓮原住民村落及偏鄉,據聞現在還有3 位神父在新城、崇德及嘉里天主堂服務。他們不愧是來自高山的修會,我們在公布欄上看到一篇〈山間朝聖者禱詞〉,很適合喜愛登山的基督徒,也許,倚著高山的台灣花蓮,讓這些來自阿爾卑斯山的神父們想起他們的修會所在之處吧!

文章、圖片來源:<台灣教會公報>第3380期

圖片提供:圖YOK-IN、YUMI、INGRID


資料提供單位:台灣教會公報社
上一則 | 下一則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無資料--
   鄉土關懷
 
站在宣教150周年的折點,省思與展望教會的影響力
恆春半島古戰場溯源
人多不一定正確
 
   姐妹開步走
 
唯獨耶穌 唯獨聖經
培力,改變生命的機會(下)
培力,改變生命的機會(上)
 
   原知原味
 
人在異鄉 身不由己
復和之路漫長艱辛
剎不住的狂想人生
 
   教會人物誌
 
基督裡蒙接納是人生的轉捩點
飛越病時苦
宣教師愛與奉獻,畫出台東最美風景4-4
 
   青年青不輕
 
在看不見的生命角落看見主
用聲音連結世界4-4
用聲音連結世界4-3
 
   鮮知啟示
 
普世需要更多的和解與盼望
【樂揚真理】號筒響起時,我會在那裡
兩三個人的聚會
 
   信仰與生活
 
我為什麼不受洗?4-1
從最初之處實質革新
神學對生命倫理學之貢獻與影響
 
 
 教會歷史
 
音樂事奉的神學反思(下)
音樂事奉的神學反思(上)
宗教對談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