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信仰專欄 > 姐妹開步走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點閱次數:1392
字級調整:
上一則 | 下一則
成為新移民姊妹的好朋友3-3
用愛陪伴,現代路得蒙福
作者 / 方鳳君

6年多前,筆者初到水林長老教會服事,看見鄉村新移民家庭的比例遠比筆者所認知的多出許多,以教會這幾年來所接觸的新移民中又以印尼的姊妹為多數,並且大部分的家庭重擔多落在她們的身上。由於在鄉村的工作機會少之又少,沒有教育背景及專業背景的新移民很難找到好的工作,因此她們只好透過自己的體力與健康換取微薄的薪資來維繫家庭的開支。在信仰方面大多隨夫,傳統信仰的繁文縟節也成為她們的重擔,在孩子的教育上也心有餘而力不足,與婆家的關係也因為文化背景的不同常常被誤解與不平等的對待,有時從孩子的口裡聽見對媽媽的批評與不尊重,也讓筆者看見新移民在家庭與社會中相對的弱勢。

因此筆者教會看見新移民家庭的需要開展「路得親子小組」事工,期盼透過聚會內容的設計,讓新移民的身、心、靈都得到幫助。以小雅(化名)姊妹為例,她出生於印尼坤甸,家中經濟貧困,從小跟著父親四處兜售,因此無法受正規教育。成長過程中對於父母的愛有深刻的感受,為了幫助家庭經濟獲得改善,於20年前經仲介嫁來台灣。

當初,小雅一家經由世界展望會社工帶至教會,經社工解說後了解小雅因被先生家暴後搬離夫家,與兩個女兒獨自在外租屋居住,之後深入了解才知道,小雅長期飽受精神虐待,又因本身患有地中海貧血,常常頭痛暈眩,經診斷患有憂鬱症。從小沒受過教育又因身分無法找到好的工作,但顧及在外生活開支,只好在皮革工廠剪皮度日。兩年前身體無法負荷沉重的工作及惡臭的環境,只好辭去。目前,她於醬菜工廠及餅乾工作坊打零工維持家計。

當時小雅初到教會,筆者邀請她參加主日崇拜、路得親子小組、姊妹讀經小組、姊妹K話小組、ㄅㄆㄇ學習小組等,期盼藉由教會兄姊實質的關懷與正向的鼓勵讓小雅感受上帝的愛,期間小雅姊妹的憂鬱症狀也獲得改善,並且參與教會詩班、招待、司獻、愛餐的服事。感謝上帝,小雅全家已受洗歸主,去年也報名參加成人巴拿巴課程,她說:「希望能將上帝的愛與醫治讓更多的新移民知道!」所以,她要裝備自己成為祝福。另外,在經濟上目前教會提供獎助學金幫助女兒就學的生活費,並協助申請萬邦基金會提供每半年一次的生活津貼等。

像小雅姊妹的例子,在筆者所接觸的新移民中不勝枚舉,聽見每一位新移民的故事,都讓筆者看見她們是多麼的需要上帝的愛澆灌,也讓筆者看見自己的雙手能做的不多,唯有將新移民的需要擺放在上帝的面前。羅馬書10章14~15節說:「然而,人未曾聽見祂,怎能信祂呢?沒有傳道的,怎能聽見呢?」筆者深知,雖然在鄉村傳福音不容易,新移民要受洗很困難,但是看見每一位因著認識上帝而改變生命態度的新移民,就讓筆者更堅定在新移民的服事上有上帝的帶領。

文章與圖片來源:<台灣教會公報>


資料提供單位:台灣教會公報社
上一則 | 下一則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無資料--
   鄉土關懷
 
站在宣教150周年的折點,省思與展望教會的影響力
恆春半島古戰場溯源
人多不一定正確
 
   姐妹開步走
 
唯獨耶穌 唯獨聖經
培力,改變生命的機會(下)
培力,改變生命的機會(上)
 
   原知原味
 
人在異鄉 身不由己
復和之路漫長艱辛
剎不住的狂想人生
 
   教會人物誌
 
基督裡蒙接納是人生的轉捩點
飛越病時苦
宣教師愛與奉獻,畫出台東最美風景4-4
 
   青年青不輕
 
在看不見的生命角落看見主
用聲音連結世界4-4
用聲音連結世界4-3
 
   鮮知啟示
 
普世需要更多的和解與盼望
【樂揚真理】號筒響起時,我會在那裡
兩三個人的聚會
 
   信仰與生活
 
我為什麼不受洗?4-1
從最初之處實質革新
神學對生命倫理學之貢獻與影響
 
 
 教會歷史
 
音樂事奉的神學反思(下)
音樂事奉的神學反思(上)
宗教對談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