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信仰專欄 > 青年青不輕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點閱次數:1760
字級調整:
上一則 | 下一則
驚奇在路上
電影《我出去一下》的天路歷程
作者 / 梁家瑜

■現代人的自我追尋

人為什麼會尋找上帝呢?人真心尋找上帝嗎?對於漢斯-彼得(暱稱哈沛HP)而言,一開始,他只是不想再當個過勞的演員罷了。功成名就、深受眾人喜愛的哈沛,在一場成功的表演過後,竟然走不回前台、謝幕、接受記者訪問,在後台與前台之間的走道上直挺挺地倒下。危機出現了,而人總是在危機時才開始反省。

哈沛的病況並不嚴重,除了被醫生禁止繼續工作之外,並無性命之虞。然而,頓失工作讓他赤裸地面對自己真實的境況:窮得只剩工作,精采得只剩演出。在百無聊賴的休養中,他終於下定決心:來吧!來一趟朝聖之旅吧!

在《我出去一下》(Ich bin dann mal weg)裡,哈沛的旅程沿著兩條敘事線展開。第一條主線,是當下已屆壯年的他,挺著發福的肚子、帶著靦腆的笑容,隻身扛著背包來到西班牙,試圖走完流傳千年的朝聖途徑:聖雅各之路(Camino de Santiago)。另一線敘事,則是影片中不時穿插的回憶,從兒時主日學與牧師的問答,到阿嬤充滿關愛的疼惜與支持,一直到在學校初次登台演出的尷尬與意外。透過這兩線穿插的敘事,導演巧妙而不著痕跡地將這段朝聖之旅,藉著回憶之助,揉合為一段自我追尋之旅。

隨著在聖雅各之路踏出的每一步,哈沛在朝聖之旅上的新發現,也對應著觀眾在他的回憶中,對哈沛這個角色的新發現,就這樣,觀眾也被領進了哈沛追尋自我的心靈旅程。這是否也表示,如果哈沛能走完這趟路,我們就能完整地認識哈沛這個人呢?更重要的是,哈沛是否能完整地認識自己呢?

但無論如何,一切的可能性,都從腳下的第一步開始。打從旅途開始,哈沛便發現自己處於各樣不便與不適。正如同追隨基督,並不是一趟充滿玫瑰色美麗幻想的路程,哈沛的朝聖之旅,也立刻遇上了具體的、甚至是生理性的麻煩:從坡路的陡峭、青年旅舍的狹窄髒亂、長途徒步磨出的水泡……哈沛誠實地在自己的日記裡記下了這一切,包括自己耐不住辛苦,作弊搭公車、住旅館的情節。正如同他在路上遇見的朋友萊娜嘲諷的問題:「作弊還能算朝聖嗎?」我們不也有一樣的疑惑?

然而真正取消追尋的,與其說是作弊,不如說是不誠實。同樣地,真正讓旅途寸步難行的,不是身體上的辛苦,而是心靈上的重擔。腳步疲累時,可以搭公車,躲到舒服的旅館房間裡回復經歷,但不論怎麼躲,我們永遠躲避不了自己。在孤獨中,哈沛開始不斷地寫日記,絮叨地從旅途所聞所見,轉向對自我的追問:這是我要的嗎?這有意義嗎?這一切會不會只是自我安慰?

就在孤獨的絮語中,哈沛以詩人般的語調,開始了生命的追問。原本輕鬆隨意決定的旅程,逐漸累積出生命的重量。哈沛的身體在時晴時雨的曠野中前行,但他的內心則在與懷疑和虛無的搏鬥中,逐漸找回生命過去的片段。在危機中做出朝聖的決定,表面上看來是踏上未知的未來,其實是重新拼湊自己究竟怎麼走到現在的點點滴滴。哈沛讓我們看見:正是因為忘記過去的旅程,我們才感到不知自己身在何處,宛如飄零的飛絮,覺得非得走過一段探索之路,才能重新認識自己。

認識到自己的迷失,是追尋的起點。這是失去宗法傳統的現代人都無從躲避的處境。

■他人是我的地獄還是救贖?

然而,哈沛並不是獨自認識到自己的迷失。正如同身體的痛苦讓他尋求逃避的法門,內心的孤單也讓他尋求與他人的連結──避苦逐樂是人的天性。身為知名演員,他不乏粉絲,一路上也躲著不讓人認出自己的身分, 但孤身一人畢竟讓人無所適從。

在路上,他先後遇見了兩個性格迥異的朋友:中年婦女史黛拉和年輕女記者萊娜。一開始,史黛拉似乎相當友善,但卻難以接近。萊納則像是個冤家,兩人經常鬥嘴,但卻又總是不期而遇。似乎在追尋的路途中,我們注定孤獨?難道沙特說得沒錯:他人就是我的地獄?

哈沛接受了史黛拉的建議:這條路你得自己走。日復一日地,只有自己和自己的日記相伴。事實上,從第一次作弊開始,哈沛就已經成為了孤獨的朝聖者──真正的朝聖者怎麼能作弊呢?但旅途畢竟總會帶來驚奇。隨著一次又一次的偶遇,哈沛逐漸和兩位女伴建立起互信。他人進入自己的生命,為旅途開展出新的風景。在分享中,哈沛逐漸認識到神祕的史黛拉背後的故事:她一次又一次地來到這條朝聖之路上,但每次都沒能走完,隔年又再次來到這裡,踏上朝聖之路。史黛拉為什麼無法放下這個執迷?

就在哈沛感到無法再繼續寫日記下去的時候,史黛拉的故事卻才正要展開。當哈沛和萊納言歸於好,兩人結伴前行時,遇到了在山谷中失足的史黛拉。蓬頭垢面、膝蓋滿是鮮血的史黛拉,第一次在外人面前袒露自己的脆弱,跌坐在山徑旁泣不成聲。脆弱讓人卸下武裝,史黛拉在這時才對哈沛和萊娜說明:自己一次又一次來到這條朝聖之路,因為這是她女兒罹癌過世之前,最後的心願。她帶著孩子來到這條路上,但孩子卻在這條路上痛苦地離開人世。她做錯了嗎?她做對了嗎?無論如何,她的決定讓自己與丈夫產生隔閡,這條路是她無法割捨的心結,她必須不斷重返此路,直到得到答案的一天。然而,失足受傷,終於讓史黛拉失去勇氣,她決定放棄了。

但哈沛和萊娜並未將她拋在路邊。他們做了好撒馬利亞人做的事。而這個決定,讓三個人成為彼此孤單的朝聖之旅上,意料之外的救贖。

■終點與意義

因為史黛拉的腳傷,3人在一家民宿度過一宿。哈沛在踏上朝聖之旅後,第一次重新展現說笑的才華。他們在休息充足後,結伴走到旅程的盡頭,而在這夜之前,3人都沒想過真的能有走到盡頭的一天。

這是哈沛在路程中不斷質問自己的:真的有必要走完這條路嗎?

朝聖之旅的終點無甚驚奇,只是一座歐洲大城必然可見的大教堂。然而,每個人在終點,各自得到了自己的意義。對史黛拉而言,她看到了在教堂等著她的丈夫,對她張開了和解的雙臂。對哈沛而言,他的回憶終於完成,想起了自己第一次走上演藝之路的經過:一個意外,因為校際演出排名在他前面的人棄權,而遞補的他卻意外得到業界的青睞。他想起了那次離家,是在阿嬤溫暖的祝福中離開,懷著初生之犢的傻氣,任由經紀人改了他的名字:從漢斯-彼得變成了哈沛。

名字就是生命。接受新名字,就是接受新生命,西門變成了彼得,耶穌這麼做意味深遠。而對哈沛而言,重新想起阿嬤給的名字,就是重新找回自己的根,重新定位自己一生未曾須離的演藝生涯。

對於史黛拉與哈沛而言,走完這趟路,在終點所獲得的,卻都不是他們一開始踏上旅程時所期待的。追尋的終點,並非我們起初想像的獎賞,而是超乎想像的驚奇,而最大的驚奇是找回自己、得到原諒,並與自己和他人和解。

《我出去一下》

導演: 尤莉亞馮海茲

原著: 哈沛科可林

編劇: Jane Ainscough、珊卓拉妮特貝克、克里斯托夫‧西爾伯

演員: 大衛史崔索、瑪蒂娜吉黛克

文章與圖片來源:<台灣教會公報>第3363期


資料提供單位:台灣教會公報社
上一則 | 下一則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無資料--
   鄉土關懷
 
站在宣教150周年的折點,省思與展望教會的影響力
恆春半島古戰場溯源
人多不一定正確
 
   姐妹開步走
 
唯獨耶穌 唯獨聖經
培力,改變生命的機會(下)
培力,改變生命的機會(上)
 
   原知原味
 
人在異鄉 身不由己
復和之路漫長艱辛
剎不住的狂想人生
 
   教會人物誌
 
基督裡蒙接納是人生的轉捩點
飛越病時苦
宣教師愛與奉獻,畫出台東最美風景4-4
 
   青年青不輕
 
在看不見的生命角落看見主
用聲音連結世界4-4
用聲音連結世界4-3
 
   鮮知啟示
 
普世需要更多的和解與盼望
【樂揚真理】號筒響起時,我會在那裡
兩三個人的聚會
 
   信仰與生活
 
我為什麼不受洗?4-1
從最初之處實質革新
神學對生命倫理學之貢獻與影響
 
 
 教會歷史
 
音樂事奉的神學反思(下)
音樂事奉的神學反思(上)
宗教對談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