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信仰專欄 > 教會歷史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點閱次數:1271
字級調整:
上一則 | 下一則
宗教對談
作者 / 李孝忠

新加坡族群組成非常多元,而多元文化的社會情境自然孕育多元宗教的信仰現象。新加坡政府意識到族群的和諧與其信仰價值有密切的關聯,近年來極力推展宗教交流和對話的活動。對多數宗教而言,這是一項挑戰和必須應對的社會責任,特別是一神崇拜的信仰團體更是如此。如何調整信仰教義和宣教策略以因應政府的公共政策,成為信仰團體的共同課題。

新加坡長老大會前陣子接到天主教及伊斯蘭教的對談會議邀請,對象都是年輕人。參加天主教會議的年輕人表示,會議過程和內容雖然陌生,但大致肯定,並建議基督教應主動承辦對談會議。與穆斯林的會議則邀請從穆斯林家庭成長的基督徒,分享穆斯林的信仰生活情形並提醒一些敏感事項。與會的年輕人則表達既興奮又有點顧忌的心情;畢竟對多數基督徒而言,異教是虛假甚至屬於惡者的。

宗教定義繁多,大致方向是人類追求與神會遇的經驗。各宗教的神觀不盡相同,要進入「宗教對談」的進程,基督徒可能要再次反思所信的上帝屬性是什麼?教會傳統所傳遞的神觀包括:上帝是全能者、至高者、獨一真神、聖潔公義等,這些屬性與他宗教追求神聖他者的經驗有哪些交集或衝突的屬性?

在《為神而辯》書中,凱倫‧阿姆斯壯(Karen Armstrong)提到,舊約中以色列人的神觀相當多元:五經中的J典所描述的「耶和華」是和人類很親近的「擬人化」上帝;E典西奈山上顯現與摩西對話的上帝則是神聖不可正視的存在;D典申命記律法書所記載的上帝是忌邪、不容異教的神;P典祭司傳統見證的上帝是時時與人同在、醫治安慰、感同身受的神。

從凱倫的分析中,似乎J典和P典的神觀可作為與他宗教對談的起點,因新約聖經所見證的耶穌和聖靈受差遣進入世界和教會是以「自我獻祭」和「醫治解放」為終極目的。

當代的教會宣教觀已逐漸脫離16世紀的殖民式、基督教王國、教會中心的思維,轉而邁向「上帝的宣教」──以上帝主權的實現為目標的模式。換言之,上帝是拯救世界使命的啟動者,教會是僕人和器皿,要不斷地追求實踐上帝的旨意。而耶穌基督是上帝拯救世界的啟示和典範,祂的教導和事工(上帝國和虛己)應是基督徒要遵行的原則;宗教對談時,「上帝主權、公義、和平,聖靈中的喜樂」應是基督徒追求的終極目標;而「虛己」自我犧牲的態度是基督信仰的見證。

文章來源:台灣教會公報第3607期
圖片來源:Serene 攝


資料提供單位:台灣教會公報社
上一則 | 下一則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無資料--
   鄉土關懷
 
前進澎湖,離島福音隊集合!3-3
前進澎湖,離島福音隊集合!3-2
前進澎湖,離島福音隊集合!3-1
 
   姐妹開步走
 
教會不斷改革,性別走向平權
彼此相愛的家規
上帝的恩典代代無盡
 
   原知原味
 
帶著學生下田去
正名、文面與我
恢復族名的意義
 
   教會人物誌
 
論李登輝總統的兩條路線
致力婦女教育的林安姑娘
追念普世神學家孔漢思的些許往事
 
   青年青不輕
 
珍惜上帝的殿
番薯簽詩,抒發農民生活之重
台灣國民文學,在土地、在農村
 
   鮮知啟示
 
祂接納你,在於祂的憐憫
青年信仰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從上帝豐盛賜予,反思食物、公義與愛的關聯
 
   信仰與生活
 
用生命影響生命
差異,碰撞出璀璨火花
珍惜樸實的健康與自由
 
 
 教會歷史
 
宗教改革的繪畫藝術
數百年教堂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一個青年對自己和群體的思考路徑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