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信仰專欄 > 教會人物誌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點閱次數:1850
字級調整:
上一則 | 下一則
宣教師愛與奉獻,畫出台東最美風景4-3
教育是希望,讓孩子遠離貧窮
作者 / 採訪◎林曉盈
錫質平癌末時,將弟弟給他的醫療費全數捐出,為學生蓋了籃球場。

白冷會自1953年來台,不僅傳福,還幫助許多孩子接受職業教育或訓練、獲得一技之長,日後得以謀得穩定工作,擺脫貧窮。當中,神父錫質平(Jakob Hilber)和雷化民(Franz Leimer)是職業教育與職業訓練幕後極重要的推手。

■公東高工 × 錫質平神父

1917年生於瑞士的錫質平,1953年來到台東。1959年募得籌建公東高工的經費後破土建校,隔年正式招生。之所以名為公東,是從羅馬「公」教會及台「東」各取一字而來。不看重學位、只在意學生能否習得一技之長的錫質平,引入「技藝學校──學徒教育制」,要讓學生接受扎實的術科訓練後,一畢業就能立刻工作,因此聘請歐洲許多專業技師來此任教。到1975年止,前後共有21位瑞士、德國、奧地利籍的老師,以不支薪方式來到偏僻的台東傳授水電、木工、機械工程等課程。

公東高工創校之初,僅成立機工、家具木工兩科,之後陸續增設建築製圖科、機械製圖科、資訊科、室內空間設計科等。強調訓練與實習的公東高工培養出許多優秀人材,不僅在校時期就參加國際比賽、屢獲佳績,甚至連尚未畢業的學生都有工廠在等著聘用,十分搶手。

錫質平給人一絲不苟、嚴肅的印象,不過事實上是個面惡心善的人。曾是校友也在此任教過的陳美玲老師表示,每年5月1日校慶前兩個月,錫質平就會開始將操場上的草皮移開、做出跑道,移開的草皮則交由各班認領照顧。每次看到學生踩草皮,錫質平就會在背後邊追邊罵:「不要踩草皮!」若被逮個正著,他就會作勢給學生兩拳,但更多時候是學生故意跑給他追。錫質平對學生關愛至深,只要學生身體不適,他必定騎摩托車送他們到醫院,晚上就寢前也會到宿舍為學生擦香港腳藥、蓋被子,身兼嚴父慈母雙重角色。

1983年3月,錫質平攝護腺癌擴散,必須回瑞士治療。送別當天,在機場送行的人都強顏歡笑,嘴裡雖說著「早日康復」,卻憂心錫質平這一去也許不復返。不料五個月後,錫質平硬撐著身體從瑞士返台,用超乎常人的毅力與病魔搏鬥;直到1985年逝世,享年68歲。

公東高工因私校之故,必須自籌經費,政府雖有補助,但學校必須支付相對的金額,在財務上備感吃力。目前學校也出售學生們的作品,一方面磨練他們的手藝,一方面增加學校收入。

■東區職訓中心 × 雷化民神父

東區職業訓練中心,是台灣有史以來第一個職訓中心,1977年成立不久後,分別在台北新莊、桃園楊梅、台中工業區、台南官田及高雄成立職訓中心,這五個訓練中心皆以雷化民神父所建立的東區職訓中心為藍本。

若說東區職訓中心是雷化民一手催生,一點也不為過。1928年出生的雷化民,22歲加入白冷會,經過七年訓練後,1957年成為神父。1958年雷化民奉派來台灣,先在新竹學習語言,之後到台東長濱傳福音。1963年雷化民調派到台東市寶桑天主堂,因為注意到農村青年在農忙過後無事可做,便利用天主堂旁的空地搭建房子作為工廠,開設技藝訓練所,招募原住民和經濟困難的東區平地青年加入,他的目的是要讓這些青年擁有一技之長,之後能獲得工作機會,並靠著穩定的收入擺脫貧困,同時也消除長久以來身處社會弱勢中的自卑感。

技藝訓練所的師資來自公東高工的老師,開設的班別從洋裁班開始,教導原住民婦女使用裁縫車做衣服。1965年雷化民正式成立學徒班,加入機工、水電、木工、水泥、汽車修護等班別外,對於身體有殘疾的青年也不放棄,並為他們開設「自強班」。這些青年白天到實習工廠工作,晚上則回到訓練所上課,由老師教導與實作相關的理論知識,而且還有提供膳宿。

1967年技藝訓練所升級為公東高工附設技藝訓練中心,結訓學員紛獲不錯待遇,訓練成效傑出,引起台東縣政府注意。1973年台東縣政府委託技藝訓練中心開辦技術訓練,積極引入家庭貧困的國中畢業青年。1974年時任行政院政務委員的李登輝耳聞技藝訓練中心的成就,專程來訪並協助白冷會購買土地;兩年後,白冷會在康樂里買下兩甲多的地,技藝訓練中心後來便搬遷到現址。

1977年,技藝訓練中心通過申請成為財團法人東區職業訓練中心。雷化民飛回瑞士報告這個好消息,同時也為經費奔走,得到當地熱心人士捐款新台幣512萬元,後又申請到德國天主教米索爾基金會(MISEREOR)德國馬克150萬元經費,並獲內政部補助新台幣1000萬元。財務上無後顧之憂,又有先進設備以及來自瑞士、德國技師的技術指導,雷化民終於把東區職訓中心打造得更加完善。

雷化民有「雷公」的稱號,因為他對青年學生的要求嚴格,他常告訴學生:「技術沒有差不多的,如果一開始差一點點,那麼到最後就會差好幾寸!」雷化民知道自己被取了這樣的綽號後並不以為意,因為他知道這個稱號跟自己的個性頗為相符,有時甚至會以此自稱。1992年,雷化民發現肺部出現病變,返回瑞士接受治療。1997年雷化民罹患大腸癌並於家鄉病逝,享年69歲,而他所創立的東區職訓中心仍如常運作。

近年來東區職訓中心發展遭遇瓶頸,該中心董事長暨天主教花蓮教區主教黃兆明委託台東聖母醫院進行活化計畫。2018年因應長照需求,加上聖母健康農莊搬遷過來,職訓中心部分場地改造為高齡服務培訓中心,也為長期照顧者設置喘息服務及照顧的空間,而傳統職訓也加入高齡友善的課程,更貼近民眾需求。

文章與圖片來源:台灣教會公報第3595期

圖片提供:林曉盈


資料提供單位:台灣教會公報社
上一則 | 下一則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無資料--
   鄉土關懷
 
前進澎湖,離島福音隊集合!3-3
前進澎湖,離島福音隊集合!3-2
前進澎湖,離島福音隊集合!3-1
 
   姐妹開步走
 
教會不斷改革,性別走向平權
彼此相愛的家規
上帝的恩典代代無盡
 
   原知原味
 
帶著學生下田去
正名、文面與我
恢復族名的意義
 
   教會人物誌
 
論李登輝總統的兩條路線
致力婦女教育的林安姑娘
追念普世神學家孔漢思的些許往事
 
   青年青不輕
 
珍惜上帝的殿
番薯簽詩,抒發農民生活之重
台灣國民文學,在土地、在農村
 
   鮮知啟示
 
祂接納你,在於祂的憐憫
青年信仰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從上帝豐盛賜予,反思食物、公義與愛的關聯
 
   信仰與生活
 
用生命影響生命
差異,碰撞出璀璨火花
珍惜樸實的健康與自由
 
 
 教會歷史
 
宗教改革的繪畫藝術
數百年教堂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一個青年對自己和群體的思考路徑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