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信仰專欄 > 教會歷史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點閱次數:1430
字級調整:
上一則 | 下一則
真正的領袖
作者 / 陳小小

教宗,就是教會領袖。在基督教則有大大小小的教會領袖,但天主教教宗是唯一一個。教宗可以自請辭職嗎?天主教認為教宗是基督的繼承者,一旦當選就是終身職,必須在聖座上承受苦難直到死去!然而,教宗本篤十六世宣布因為健康因素退位,成為七百年來首位主動請辭的教宗。英國劇情電影《教宗的承繼》改編自這個真實故事。

本篤十六世,博學多聞,著作等身,曾在多所大學任教,教授教義學(又稱系統神學)。他認為教會被現代異教與世俗潮流影響甚為嚴重,呼籲要警覺相對主義對絕對真理的危害,他是保守派的領導人物。

改革派的領導人物伯格里奧主張教會順應時代變化,對本篤十六世延續上任教宗的保守路線感到心急憂憤。他感到力有未逮,想要辭職。多封辭職信過去,教宗卻遲遲未回應。沒料到就在他訂了飛往梵蒂岡的機票,教宗正好要召見他。雙方一見面就砲火四射,保守派與改革派、教義神學與處境神學,雙方激戰教義究竟是動態、還是靜態?學術大辯論,誰也沒說服誰。但到了晚上,開始有了變化。

伯格里奧擔任主教,卻拒絕住在奢華的主教宅邸,生活簡樸,風格親民,常走入人群,親手發放救濟食物。他吃過飯,就到休息室,打開電視看球賽。相較之下,教宗的生活與世隔絕,讀經禱告、神學研究、講道、寫書、彈鋼琴,享受獨自沉浸與上帝相交喜樂裡。後來,教宗也到了休息室,兩人共享休閒一起看球賽,教宗彈琴有伯格里奧聆聽。

數日之後,教宗對伯格里奧表示面對教會層出不窮的醜聞與弊案,使他越來越對自我能力產生懷疑,並感到信仰的力量離開了他,似乎聽不見上帝的聲音。他打算要辭職,希望伯格里奧接任教宗。此時,角色對調!保守派的,反而要做一個驚世駭俗的決定──教宗卸任。改革派的卻堅持教宗不可以辭任,以免有損長久以來屹立不搖的教皇權。

伯格里奧過去企盼著改革派擔任教宗,機會就在眼前,卻不敢接。他才向教宗袒露人生最黑暗的一頁,他在軍政府當權時,害死了一些反對者。後來,他被流放。在國外那些年,他擔任最平凡的司鐸(神職人員),聽了許多告解,學會傾聽和反思,他省悟自己過去獨斷專行,也體會親身受難才能看到他人的疾苦。伯格里奧告解後,換教宗告解。他自承沒有勇氣體驗生活,遇到困難總是躲進書本和研究中。他祝福伯格里奧,盼繼任後能修正這一任的錯誤,帶領眾教徒繼續前面的道路。

天主教的第一位教宗是彼得,原名西門。耶穌第一次看見他,就賜名磯法,磐石的意思。然而,彼得的個性恰恰與磐石相反,不屹立不搖、堅強不渝,又愛說大話。在耶穌要被賣的前刻,彼得說:「主啊,我願意為你捨命!」耶穌說:「你願意為我捨命嗎?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雞叫以先,你要三次不認我。」果然,馬上被打臉。當彼得發咒起誓不認得耶穌,立時,雞就叫了。彼得想起主說的話,就出去痛哭。
耶穌復活後,要把彼得從三次不認主的自責黑暗中拉出,他三次問彼得:「你愛我比這些更深嗎?」彼得三次回答:「主啊,是的,你知道我愛你。」耶穌三次授命給他:「你牧養我的小羊。」

耶穌說自己是好牧人,好牧人為羊捨命。若是雇工,看見狼來,就撇下羊逃走。彼得人生的最黑暗面,就是遇到危險就逃跑、不認主。這樣失敗的人,耶穌仍三次授命當牧人。而作牧人的秘訣就是要認清自己不是上帝,耶穌才是磐石!彼得的名字是磐石,並非他是磐石,而是他有磐石—耶穌基督。「也都喝了一樣的靈水。所喝的,是出於隨著他們的靈磐石;那磐石就是基督。」(林前10:4)

本篤十六世察覺自己的年齡、健康與能力不合適擔任教宗,沒有堅持做到老死的傳統,謹慎地尋找下一位接棒者,即使伯格里奧與他立場對立,這就是好牧人的風範,正呼應了《教宗的承繼》那句話,「任何領袖最重要的資格就是本人不想當領袖」。片中沒講出後面的話,那就是「因為真正的領袖就是耶穌基督」。我們都是彼得,也像伯格里奧,有著各自的軟弱與黑暗,不用因此不敢接職務。耶穌怎樣使用曾三次不認祂的彼得,也照樣要用我們。

文章來源:信望愛網站,https://www.fhl.net/main/women3/women3424.html,2020.08.23摘錄。

圖片來源:開眼電影網,http://app2.atmovies.com.tw/film/fpen58404614/,2020.08.23摘錄。


資料提供單位:信望愛網站
上一則 | 下一則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無資料--
   鄉土關懷
 
前進澎湖,離島福音隊集合!3-3
前進澎湖,離島福音隊集合!3-2
前進澎湖,離島福音隊集合!3-1
 
   姐妹開步走
 
教會不斷改革,性別走向平權
彼此相愛的家規
上帝的恩典代代無盡
 
   原知原味
 
帶著學生下田去
正名、文面與我
恢復族名的意義
 
   教會人物誌
 
論李登輝總統的兩條路線
致力婦女教育的林安姑娘
追念普世神學家孔漢思的些許往事
 
   青年青不輕
 
珍惜上帝的殿
番薯簽詩,抒發農民生活之重
台灣國民文學,在土地、在農村
 
   鮮知啟示
 
祂接納你,在於祂的憐憫
青年信仰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從上帝豐盛賜予,反思食物、公義與愛的關聯
 
   信仰與生活
 
用生命影響生命
差異,碰撞出璀璨火花
珍惜樸實的健康與自由
 
 
 教會歷史
 
宗教改革的繪畫藝術
數百年教堂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一個青年對自己和群體的思考路徑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