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信仰專欄 > 鮮知啟示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點閱次數:2078
字級調整:
上一則 | 下一則
神永恆的旨意
《基督教預定論》(The Reformed Doctrine of Predestination)
作者 / 冬鴉

《《基督教預定論》(The Reformed Doctrine of Predestination)

作者:Loraine Boettner

譯者:趙中輝

出版:改革宗出版社

在基督教諸多教義中,若說哪些是容易引發爭議的,預定論(Predestination)必然名列前茅。然而,若這教義為真理,我們可否因為人們的反彈就棄如敝屣,美其名為擱置爭議?畢竟,聖經有許多相關論述正是預定論的基石,除非我們對這些相關論述視而不見,或者不認為聖經啟示無誤無謬,否則關於預定論的討論實在不容避免。差異僅在於,談論時會否使用預定論一詞,以及更深入的層面:我們對預定論的理解,是否符合聖經?

預定論之所以造成這麼多爭議,部分來自對此教義的誤解,最常見的即是將預定論和宿命論(Fatalism)混為一談,是以大為反感。不可諱言,預定論的內涵博大精深,甚至當中有些議題仍屬奧祕,但既然聖經不僅未對預定論緘默,且有大量經文論及神預定,那麼我們實在有責任在聖經的基礎上竭力尋求主的啟示,同時對聖經沒有明言的奧祕保持敬畏。況且,教會歷史上已對預定論有許多深刻的討論,美國以扼要闡明艱澀議題著稱的神學家洛連內‧伯特納(Loraine Boettner),在其著作《基督教預定論》(The Reformed Doctrine of Predestination)中,便彙整、梳理了相關經典的論述,向人們簡介預定論,好讓我們可以更明白聖經所見證神永恆的旨意。

■高舉神的主權

伯特納澄清,預定論是加爾文主義(Calvinism)推論的結果,卻非加爾文主義唯一的重點;預定論與加爾文主義其他各部分息息相關,若只專注預定論則難免偏頗,因此不能獨立探討。

《基督教要義》(Institutes of the Christian Religion)的架構即是論述其他議題之後,才開始探討預定論。伯特納指出,預定論強調神的主權、智慧、能力,神鉅細靡遺預定了所有事,沒有任何事可以干擾、阻撓神的計畫,神的旨意也沒有修正、權宜的必要。如果我們認為神有權能創造這個世界,卻又認為祂沒有能力或無意護理這個世界而撒手不管,我們的信仰將陷入矛盾與混沌,因不知明日如何而惶然不安。然而,神掌管世界,並不意謂人像機器人一樣只能聽從祂的指示。按預定論,神預定萬事萬物為第一因,人的自由意志為第二因,人的意志不因至高者的主權而抹滅,是故必須為自己的決定負起責任。第一因神的主權和第二因人的自由的分別,正是思考預定論的重要課題。

伯特納提及,有些人反對預定論,癥結是預定論傷及人的情感,因為神的揀選和遺棄是一體兩面,既有人蒙揀選得永生,就表示有人遭遺棄在永刑中。這些人認為,神若不拯救全部的人,神就不夠慈愛。然而,這些人忽略了人類已然敗壞的事實,且神不僅是愛,也是公義。按神的公義,人類全數滅亡本是理所當然,神卻願意從中揀選一些人,犧牲獨生愛子予以拯救,在十字架上同時兼顧公義與慈愛。埋怨神未能拯救所有人,是不明白神美好的旨意,也是自認比神更有憐憫、智慧。

■加爾文五要義是鑰匙

在《基督教預定論》中,伯特納也介紹加爾文五要義(TULIP)。常有人將五要義與加爾文主義劃上等號,其實加爾文主義內容不僅五要義,但環環相扣的五要義確實是切入加爾文主義的鑰匙,試簡述如下。

全然的敗壞:人類全然敗壞,不會尋求神。值得注意的是,「全然」指人的理性、意志、情感各個層面,而非徹底,神因著憐憫,保守人有殘存的良善,但已達不到律法的標準。

無條件揀選:神出於完全的智慧揀選得救之人,人無法憑什麼條件蒙揀選,因為無人能符合神的條件。

限定的救贖:因為有揀選,所以救贖是限定範圍的人,非人人得救,也非阿民念主義(Arminianism)認為神的是救贖程度有限。主若揀選,就必然使蒙揀選的人得到完全救贖。

不可抗拒的恩典:神的揀選,絕不徒然無功。人或許因墮落本性消滅聖靈的感動,但終究會接受恩典。

信徒永蒙保守:神確保蒙揀選的人在恩典中不斷更新,屬祂的聖徒絕不會失落,而是永蒙保守。人得以稱義、得救,乃是立基於耶穌基督的拯救、保守,而非人容易動搖的意志。

如此,一個人蒙恩的起始、過程乃至終局,全部都是神的工作,人沒有任何可誇之處,只能歸榮耀給成就一切的主(羅馬書11章36節)。伯特納指明,有些人反對預定論,認為如此會讓人因為神不變的恩典而放縱自己。如此主張,其實是不明白神不僅預定人的終局,也預定達到終局的途徑及方法。信徒一時跌倒難免,卻總是能在聖靈引領下歸回正途。伯特納也分析阿民念主義幾個盲點,其一是阿民念主義假設,人子的死是為所有人預備赦罪之恩,人需要主動使用這個贖罪祭,以除去自己的罪。此認知將得著救恩的觸發條件歸給人,卻忽略人已全面敗壞,人本能地逃避神,對公義的事是自己為義,而不服神的義(羅馬書10章3節)。其二是阿民念主義混淆了特殊恩典與普遍恩典,認為恩典是給所有人,人聽到福音後,可以自主決定拒絕或接受。若按此思路推論,人便陷入可能失去救恩的恐懼,畢竟誰能確保自己每日都不跌倒呢?若真如此,豈不是趕緊離世、見好就收比較保險?更可怕的是,這表示神可能會失敗──祂的恩典可能被人棄絕,祂的拯救可能被破壞,祂的旨意可能被攔阻,這樣的神,與聖經記載的相符嗎?還值得我們敬畏嗎?

■神必有祂的美意

誠然,預定論是相當深奧的議題,伯特納也坦言,許多關於預定論的問題,如神的主權和人的自由應如何調和,聖經並未明言,也有很多關於預定論的議題難以回答。因此,如伯特納所言,我們不用強行解釋預定論,只要把聖經中關於預定論的部分說清楚,盡力避免人們因為誤解而反對預定論,就是盡了我們的責任。也因為認識預定論,我們相信昔在、今在、永在的全能者必保守我們,昂然面對世界的黑暗與罪惡的脅迫。事實上,這正是預定論的應用價值,在《基督教預定論》中,伯特納除了論述預定論、加爾文主義之外,也提及這些神學思想對基督徒及世界的影響。這些神學論述,並非關閉在象牙塔中,乃是讓蒙恩的罪人認識神的揀選、施恩、保守,雖不知道明日如何,卻知道未來在創造、護理世界的神手中,因而飽享平安。

在個人層面之外,伯特納也概述約翰‧加爾文(John Calvin,1509~1564年)生平,以及一些史實,譬如立基於加爾文主義的長老教會運作機制,如何在世界興起變革。諸此種種雖非無瑕,卻是瑕不掩瑜,加爾文主義對世界各個領域影響之深廣,令人悠然神往。這正是我們今日應當自省之處,身為服膺加爾文主義的長老教會信徒,是否曾嘗試認識預定論、加爾文五要義呢?是否仍高舉神的主權、敬畏聖經的啟示呢?莫怪伯納特忍不住唏噓,今日真正持守、傳講加爾文主義者幾稀。此情此景雖令加爾文主義者憂傷,卻不致絕望,因為正如預定論所主張的,神預定、掌管萬事萬物,祂允許夜幕暫時低垂,也將吩咐晨光從黑暗中照耀,我們只當說:「父啊,祢的美意本是如此。」

參考資料: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oraine_Boettner

https://enwikipediaorg/wiki/Predestination

https://enwikipediaorg/wiki/Fatalism

文章來源:台灣教會公報第3534期

照片提供:校園網路書房


資料提供單位:台灣教會公報社
上一則 | 下一則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無資料--
   鄉土關懷
 
前進澎湖,離島福音隊集合!3-3
前進澎湖,離島福音隊集合!3-2
前進澎湖,離島福音隊集合!3-1
 
   姐妹開步走
 
教會不斷改革,性別走向平權
彼此相愛的家規
上帝的恩典代代無盡
 
   原知原味
 
帶著學生下田去
正名、文面與我
恢復族名的意義
 
   教會人物誌
 
論李登輝總統的兩條路線
致力婦女教育的林安姑娘
追念普世神學家孔漢思的些許往事
 
   青年青不輕
 
珍惜上帝的殿
番薯簽詩,抒發農民生活之重
台灣國民文學,在土地、在農村
 
   鮮知啟示
 
祂接納你,在於祂的憐憫
青年信仰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從上帝豐盛賜予,反思食物、公義與愛的關聯
 
   信仰與生活
 
用生命影響生命
差異,碰撞出璀璨火花
珍惜樸實的健康與自由
 
 
 教會歷史
 
宗教改革的繪畫藝術
數百年教堂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一個青年對自己和群體的思考路徑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