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信仰專欄 > 教會歷史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點閱次數:1697
字級調整:
上一則 | 下一則
開啟族群內在世界的原住民辭典(上)
《福爾摩沙語詞彙集》、《華武壟語辭典》
作者 / 林昌華

荷蘭統治台灣期間,曾經蒐集資料編撰了三本台灣原住民語言的辭典,即《福爾摩沙語詞彙集》、《華武壟語辭典》及《放索語辭典》。這裡所謂的「福爾摩沙語」事實上指的是西拉雅語,地理上涵蓋的地區是今天的嘉義、台南、高雄;華武壟語涵蓋的地區則是雲林和彰化;放索語位於屏東中部林邊一帶,可惜這部辭典已然佚失。

1642年,荷蘭人趕走殖民淡水、基隆地區的西班牙勢力之後,東印度公司號稱統治全台,為什麼他們只編撰這三部辭典?我認為這其實反映了荷蘭統治者號令可以到達之處。至於其他重要的地區,如中部的大肚王國(現今台中平原和大肚台地)、東部的花東縱谷及噶瑪蘭平原,荷蘭統治者都力有未逮,加上人力資源有限,自然就沒有辦法、也沒有必要編撰那些地方的辭典。

■華武壟語史料出現與出版

《華武壟語辭典》的出現是意外的收穫,19世紀初荷蘭東印度公司虖維爾牧師(W. R. van Hoëvel)在巴達維亞改革宗小會檔案館(Kerkenraad van Hervormde Gemeente te Batavia)找尋希伯來文和馬來文對照的辭典,無意間找到《華武壟語辭典》的手稿。

由於手稿中列舉的地名極為陌生,虖維爾於是透過法連丹(François Valentijn)的《新舊東印度誌》(Oud en nieuw Oost-Indiën)進行研究。而後他發現,原來這份手稿和17世紀荷蘭改革宗教會在福爾摩沙的宣教有密切的關係,於是整理、抄寫這份手稿,並交由麥都斯(W. H. Medhurst)翻譯成英文,兩個版本同時在1840年出版。

兩年後的1842年,荷蘭學者范‧德‧富利斯(C. J. van der Vlis)在烏特烈支大學圖書館找到《烏特列支手稿的福爾摩沙語詞彙集》(Formosaansche Woordenlijst volgens een Utrecht Handschrift),短短時間內,華武壟語和西拉雅語的辭典先後出現,引起語言學學者極大的興趣。

台灣的語言和馬來語的關係為何?這一直是語言學者極有興趣的一個主題。但是這兩部辭典出現以前,除了牧師倪但理(Daniel Gravius)分別於1661和1662年翻譯出版的《聖馬太、約翰福音書》和《基督教信仰要項》以外,沒有其他可以參考的資料。所以這兩件台灣原住民的辭典出現,正可以為這個長期以來存在的難題提供部分解答。

兩部辭典的出現,我認為除了具有語言研究的重要意義外,辭典中詞彙的描述,無意間也提供了文字意義之外的其他訊息。《華武壟語辭典》的編撰者哈伯宜(Gilbert Happart),除了將華武壟語翻譯為荷蘭文,也盡可能在文字中介紹當地原住民的風俗習慣。也因為哈伯宜的努力,使後代研究者從中看到史料極為稀少的華武壟族風俗習慣,這可能是哈伯宜編撰辭典時始料未及的結果吧!

■各版本華武壟語辭典

荷蘭的宣教師曾經編撰西拉雅語、華武壟語及放索語三種原住民語辭典。雖然放索語辭典已經佚失,但是另外兩部辭典在19世紀出版流通,目前尚可在國立台灣圖書館的書庫中找到。

《華武壟語辭典》的編撰者哈伯宜,他的名字在不同文獻中可見到不同的拼法如Gijsbert或Gisbert,出生年日不詳,僅知他在1643年由烏特列支高等學院(Utrechtsche Hoogeschool)神學系畢業。還是牧師候選人時,就接受鹿特丹中會徵召,前往東印度地區擔任宣教師。

哈伯宜在1648年8月到達巴達維亞,1649年3月到達台灣,負責新港、大目降和目加溜灣的教會服事。由於身體狀況始終不盡理想,無法專心學習原住民語言,因此只能在熱蘭遮城中牧養荷蘭人信徒。哈伯宜在台服事期間,由於指控當時的台灣長官菲爾伯(Nicolaas Verburg)濫權,於是在1652年12月26日回到巴達維亞,向東印度總督和評議會報告台灣的情況。休養一段時間之後,東印度總督和評議會決定再度派遣哈伯宜,於次年3月前往台灣服事,最後他在台灣過世。

《華武壟語辭典》共有430頁,收錄2662個華武壟語單字,字典以字母順序編排,搭配荷蘭文翻譯和解釋。目前可見有三個版本,首先是1839年虖維爾根據哈伯宜的手稿抄寫出版的作品;第二個版本,是1840年麥都斯根據第一個版本翻譯成英文,並且刪減原書解釋的部分內容;第三個版本,則是19世紀英國長老會宣教師甘為霖(William Campbell)出版的《福爾摩沙-華武壟語基督徒指導要項》(The Article of Christian Instruction in Favorlang-Formosan)。

甘為霖版本主要內容是花德烈(Jocobus Vertrecht)的《華武壟語教理問答與講道篇》(Leerstukken en preeken in de Favorlangsche Taal, Eiland Formosa),辭典簡化後成為附錄參考。但就資料使用方便性來看,甘為霖的版本反而是最簡潔且容易查閱的版本。(待續)

文章與圖片出處:<台灣教會公報新聞網>,https://tcnn.org.tw/archives/56024,擷取日期:2019.11.12。

圖片來源:作者


資料提供單位:台灣教會公報社
上一則 | 下一則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無資料--
   鄉土關懷
 
前進澎湖,離島福音隊集合!3-3
前進澎湖,離島福音隊集合!3-2
前進澎湖,離島福音隊集合!3-1
 
   姐妹開步走
 
教會不斷改革,性別走向平權
彼此相愛的家規
上帝的恩典代代無盡
 
   原知原味
 
帶著學生下田去
正名、文面與我
恢復族名的意義
 
   教會人物誌
 
論李登輝總統的兩條路線
致力婦女教育的林安姑娘
追念普世神學家孔漢思的些許往事
 
   青年青不輕
 
珍惜上帝的殿
番薯簽詩,抒發農民生活之重
台灣國民文學,在土地、在農村
 
   鮮知啟示
 
祂接納你,在於祂的憐憫
青年信仰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從上帝豐盛賜予,反思食物、公義與愛的關聯
 
   信仰與生活
 
用生命影響生命
差異,碰撞出璀璨火花
珍惜樸實的健康與自由
 
 
 教會歷史
 
宗教改革的繪畫藝術
數百年教堂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一個青年對自己和群體的思考路徑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