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信仰專欄 > 原知原味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點閱次數:3048
字級調整:
上一則 | 下一則
產業福音化原青返鄉深耕
作者 / Namoh Arang

台灣的休耕補助行之有年,當人們習慣農業休耕補助後,往往不再有興趣從事農耕的苦差事。對於以種稻或雜糧維生的部落而言,農業實在很難讓族人在原鄉一方面從事生產,一方面照顧家庭,多數只好舉家搬遷至都會區,致使部落多半剩下老年人,最後只能任憑土地荒蕪。

看見部落的窘境,阿美中會產業宣教部眾牧長備感壓力與責任,除了要落實關懷族人的信仰造就聖工,更多一份責任想陪伴信徒把產業福音化、強化在地就業,以留住青年在地深耕。我們清楚,唯有取得更多農業資訊,才能幫助經濟薄弱勢的族人在產業和經濟升級。因此,我們發現部落需要一個平台,評量產業結合福音的可行性及未來性,以確保教會在推動聖工時,能明確且大力支援部落產業的發展。

在農業困窘下,我們在太巴塱部落為信徒尋找農業資源,並與國家高科技機構工業研究院生醫所接洽,盼將其研究成果──澳洲茶樹(Melaleuca alternifolia)精油萃取技術,引進部落成為主要產業。協助部落栽種、開發適合部落的小規模生產線,讓部落生產、加工後,可自行販售,除了促進部落經濟發展,也能鼓勵優質的青年人才回鄉,帶動部落生機。

■白螃蟹之鄉,科技輔助農業

太巴塱部落的天氣多雨濕潤,土地肥沃,蘊育豐富濕地生態。昔因有許多白螃蟹(afalong),阿美族族語音似「太巴塱」而得名。

當初我們要引進澳洲茶樹在太巴塱種植時,因族人從未種過,剛開始有點難推廣,族人多抱觀望態度。但一直以來,我除了希望營造部落自然生態環境外,更期待為部落創造工作機會。這個想法與工研院科技合作輔導農業的科技方案一拍即合。因此,我們導入適合本地環境的澳洲茶樹,也獲得客製化萃取技術,鼓勵族人投入。

澳洲茶樹並不是茶,而是桃金孃科、白千層屬的常綠喬木,是澳洲特產。因為具消炎抗菌效果,擁有獨特香氣,無刺激性,是少數可直接塗抹皮膚的精油,因此茶樹精油是坊間熱門商品。

感謝主一步步帶領,從2017年接洽澳洲茶樹相關研究單位開始,到簽約技術轉移,當時種的茶樹苗今已高達3公尺,樹型就像聖誕樹,特殊的瓶刷狀白花嬌巧可愛,盛開時彷彿雪花妝點聖誕樹般,變成本地的美麗自然景觀。

為讓茶樹精油產業翻轉部落,使族人繼續在土地深耕茁壯,我們成立了太巴塱小型量產的基地。離開光復市區一段距離,循著鄉間小路左彎右拐,就可來到我們的基地。以阿美族傳統工法模仿傳統祖屋建蓋的竹製建築物,矗立田間,一旁的水塘,有魚、鴨、鵝嬉遊,彷彿世外桃源。這裡以前是太巴塱社區營造協會的基地,如今種一整片澳洲茶樹。行經時,空氣中傳來陣陣沁人心脾的清香,充滿大自然的美好氛圍。

如今,我們已能自行採收、萃取茶樹精油,主要是將葉子及末端嫩枝以蒸氣蒸餾方式萃取精油。茶樹精油具有抗菌、防腐及抑制黴菌功效,其殺菌消炎功效是一般化學消炎劑的4倍。相傳澳洲原住民受傷時,會把茶樹葉搗碎敷在傷口,幫助消毒,加速康復。在今日的澳洲,茶樹精油可說是急救箱中的萬靈藥!如漢方草藥在台灣占重要地位般,茶樹精油在澳洲原住民的生活上,占有重要一席之地。真心期待太巴塱的澳洲茶樹精油,能夠成為串起部落產業、經濟與文化的關鍵,讓年輕族人安心回家。

■了解部落處境,攜手發展特色產業

受現代文明衝擊,原住民族產業和社會結構產生劇變。現今部落最大的問題,在於部落中沒有能讓年輕人留下來工作的經濟產業。

我出身太巴塱部落,玉山神學院畢業後,陸續在花蓮壽山、屋拉力等部落的長老教會牧會,除了傳教工作外,也致力於部落社區營造。我認為,源自上帝的話,乃至付出具體行動的關懷,都是關顧心靈的工作,與社區民眾密不可分。因此每到不同教會服務,我總是捲起袖子走進部落,了解當地產業結構與社區問題,希望以社區營造方式解決部落困境。過去在其他部落服務時,就積極了解當地產業狀況,試圖為族人創造能留在部落工作的環境。在壽山、屋拉力服事期間,成功打造壽豐木雕與鶴岡文旦的特色產業,累積豐富的產業經驗。不過與太巴塱部落頭目碰面時,常被叨唸:「你把別的部落弄得這麼好,都沒有在自己的部落努力!」這句話讓我明白,是時候回到原生部落服務了。

早期,太巴塱部落以獨有的紅糯米聞名,但很多人都不曉得。因此回到原生部落,便號召族人復育「天神賞賜的禮物」──紅糯米,造就部落特色產業。過去,族人只有在婚喪喜慶或招待重要貴客時才會烹煮紅糯米,因此有「阿嬤的口袋種子」之稱。由於紅糯米植株易被風吹倒,照顧不易,產量不多,而逐漸消失於部落。一番努力下,族人看見紅糯米產業的重要,努力參與復育,讓人重新認識口感Q軟、香氣特殊的紅糯米。

紅糯米成功打響名號後,太巴塱部落也成立協會積極復育生產。但紅糯米一年僅一穫,產量過少,加上不易加工,難以擴大成為支撐部落的經濟產業。為解決問題,我在2016年擔任中會總幹事後,除了持續在中會所屬63間教會推廣以友善耕種方式生產金針、文旦、紅藜、野蔬等特色作物,成為部落經濟產業,也思考太巴塱部落還有何作物適合產業化。

當時正好遇上工研院在花蓮設東部產業服務中心Omega Zone,推動以工輔農的科技,就帶產業宣教部同工前去求助,相信工研院將工業技術導入地方農業累積的豐富經驗,一定能幫助我們。我還記得在Omega Zone看見澳洲茶樹,當輕輕搓揉針葉嗅聞到清香的那一刻,便知道:「就是這個了。」

■南島民族締緣,澳洲茶樹定根太巴塱

當澳洲原住民的茶樹,遇上台灣原住民,會迸出什麼火花?18世紀英國人登陸澳洲時,發現澳洲原住民會將這種散發香味的葉片搗碎後敷在傷口,更發現其枝葉具豐富油腺,香味具穩定心神的作用,便萃取製成精油,利於攜帶使用。澳洲原住民的茶樹,竟在200多年後跨越海洋來到台灣,與同是南島民族的阿美族締結緣分,定根太巴塱,成為部落發展產業的種苗。

2017年底,太巴塱部落在工研院南部院區實驗室協助下,種植約200株澳洲茶樹種苗,土地並於2018年獲有機認證。除了扎根經濟產業、傳承文化特色,工研院也根據部落需求,教導族人應用客製化設備萃取精油與純露。工研院擁有多種萃取技術,根據對象的規模、目標不同,進行客製化組合,以最適合的方式加工。這種模式,對東部微型產業發展非常重要。

為拓展太巴塱茶樹精油產業,我們也努力規劃通路擴點、品牌建立等事宜。目前因產量不多,只鎖定飯店、觀光工廠小量供貨,並與地方公益團體合作,打造太巴塱茶樹精油品牌,讓大家知道這有機認證的澳洲茶樹精油是來自太巴塱。

包裝方面我們特別設計,銘刻Pisalamaan字樣的精油木盒,質感溫潤,是族人以在地樟樹、櫸木手工製成。Pisalamaan在阿美族語意思為「休閒的地方」,意指澳洲茶樹精油產品與休閒、放鬆有所連結,也代表太巴塱部落歡迎大家循著香氣前來做客,體驗部落在地文化。

除了打造產業外,多年來我們也致力於社區營造。感謝上帝,太巴塱部落已於2018年獲「國際安全社區」認證,未來將朝串聯在地特有紅糯米文化及Pisalamaan茶樹精油的方向前進,形塑太巴塱部落獨特的文化與產業特色,扎根經濟。

我深信,年輕族人在部落需要有穩定的工作,才能留下來照顧老人與小孩,我們的文化才能傳承下去。儘管未來仍充滿挑戰,但期許藉由茶樹精油產業發展,能翻轉部落經濟,更讓祖先傳承千年的文化能繼續在太巴塱的土地生根茁壯。

文章與圖片出處:<台灣教會公報>第3525期

圖片來源:作者


資料提供單位:台灣教會公報社
上一則 | 下一則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無資料--
   鄉土關懷
 
前進澎湖,離島福音隊集合!3-3
前進澎湖,離島福音隊集合!3-2
前進澎湖,離島福音隊集合!3-1
 
   姐妹開步走
 
教會不斷改革,性別走向平權
彼此相愛的家規
上帝的恩典代代無盡
 
   原知原味
 
帶著學生下田去
正名、文面與我
恢復族名的意義
 
   教會人物誌
 
論李登輝總統的兩條路線
致力婦女教育的林安姑娘
追念普世神學家孔漢思的些許往事
 
   青年青不輕
 
珍惜上帝的殿
番薯簽詩,抒發農民生活之重
台灣國民文學,在土地、在農村
 
   鮮知啟示
 
祂接納你,在於祂的憐憫
青年信仰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從上帝豐盛賜予,反思食物、公義與愛的關聯
 
   信仰與生活
 
用生命影響生命
差異,碰撞出璀璨火花
珍惜樸實的健康與自由
 
 
 教會歷史
 
宗教改革的繪畫藝術
數百年教堂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一個青年對自己和群體的思考路徑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