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信仰專欄 > 教會人物誌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點閱次數:2988
字級調整:
上一則 | 下一則
台灣教會音樂之母──吳瑪利師母
作者 / 陳美玲(台灣神學院兼任老師)

吳瑪利(Margaret Mellis Gauld, 1867-1960)就是吳威廉牧師的妻子。1892年秋天,吳牧師夫婦接受加拿大長老教會的差派,來到台灣北部宣揚基督福音。他們夫婦育有兩男四女,其中兩位女兒受到父母親的影響,長大之後也獻身成為宣教師,在台灣服務教會,服事上帝。她們投入在醫療宣教事工中,長女吳阿玉(Gretta)是護士,三女吳花蜜(Flora)為女醫師。

■熱心推動教會音樂

吳牧師娘在26歲那年結婚,婚後兩個月就和吳威廉牧師一起踏上旅程,到台灣擔任海外宣教師。抵達淡水之後,他們夫婦兩人受到熱切的歡迎,成為馬偕牧師的得力同工。

吳牧師娘最令台灣信徒念念不忘的,是她對教會音樂的熱愛,以及她在教會音樂教育上的耕耘,培育人才。她極具音樂方面的才能,也擅長音樂教學。早期北部教會學校的音樂教育,在她殷勤努力之下打造了非常穩固的根基,不管是淡江中學、淡水女中或是神學院的音樂課堂上,都有她的身影。1926年由她組織帶領的淡江中學合唱團,還曾經到日本演唱。除了負責教會學校的音樂課程之外,她也到地方教會指導聖歌隊(詩班),讓教會中充滿美妙的讚美詩歌,無形中塑造出台灣教會喜愛吟詩讚美上帝的性格。

吳牧師娘的學生都記得她的笑容和溫暖的性情,不過,她對音樂的態度可是一點也不馬虎。受教於她,在音樂領域相當有成就的陳泗治校長(1911-1992)憶及年少學習鋼琴時,吳牧師娘曾經慎重地提醒他,在音樂上無「大約」之事。這件事深深留在陳校長的腦海中,也讓他和其他的學生從年輕就養成認真不含糊的態度,受用一生。

■堅心成為女宣教師

隨著丈夫遠離家鄉服事上帝的吳牧師娘,在1923年遭逢吳牧師病故的傷痛。她原本可以返回加拿大,結束宣教工作,然而她實在喜愛用音樂服事台灣的教會和信徒,加拿大長老教會的女宣道會因此正式差派她為女宣教師。這樣,她可以繼續留在台灣事奉。

1931年起,她和女兒阿玉轉換到南部教會服事。發自內心深處對音樂的熱愛,她把心力投入到太平境教會等南部的教會,帶領聖歌隊,另外也在鋼琴和聲樂方面個別指導學生。

長老教會信徒很喜愛吟唱的〈咱著來吟詩〉就是吳牧師娘介紹給台灣的詩歌,很多老一輩的信徒一聽到旋律,立刻琅琅上口,而且還會自動分聲部,從內心深處讚美我們的救贖主。難怪這首詩歌有長老會會歌之稱。

另外,新聖詩521首(原聖詩317首)〈你若欠缺真失望〉是吳牧師娘為台灣信徒作曲填詞的作品。這首旋律優美,意義深遠的詩歌,在許多主日裡由台灣各地基督徒吟唱,揚聲傳頌著基督信仰中信徒在聖靈的幫助之下,互相關懷扶持、遵循主的命令彼此相愛的精神。

奉獻三十年的歲月在北部教會的音樂服事上,為吳牧師娘博得了「北部教會音樂之母」的頭銜。她在南部教會服事的時間相較之下雖然短暫,可是,她獻上自己的音樂天賦和教導的恩賜,對於南部教會的影響也同樣重要。因為這樣,也有人把她看做「台灣教會音樂之母」,來感念她的付出,使我們成為愛吟唱詩歌的教會。這個頭銜她當之無愧!

1938年吳牧師娘年事已高退休返回加拿大,由女兒花蜜陪伴照料,得到上帝賞賜的高壽,直到1960年安息。

■愛心照顧巴克禮牧師

吳牧師娘除了音樂方面的專業之外,她生活裡同時洋溢著對人的愛心。對於經濟上較為拮据的傳道人家庭或是清貧的信徒,她會伸出資助的手,以實際的行動關心他們。在台南的時候,除了為音樂服事忙碌之外,她還協助照料當時已經年邁生病的巴克禮牧師。

她用行動實踐基督信仰中的愛的真理,成為我們的榜樣。當我們在服事中感到氣餒失望時,不要忘記開口吟唱她對我們的提醒和鼓勵:

你若欠缺真失望,我著盡力來幫助,

救主看了就歡喜,顯明真實趁道理。

咱決意相愛,求聖神來幫助!

◆參考資料:

•王貞文。〈台灣教會音樂的奠基者──吳威廉牧師娘〉。《台灣教會公報》3168期(2012年11月12-18日):14。

•林熙皓。〈全方位的牧師娘──吳瑪利老師〉。《信仰的記憶與傳承──台灣教會人物檔案2》。台南:公報社,2013。

•楊士養。《信仰偉人列傳》。林信堅修訂。台南:人光,1995增訂版。

•劉慶理。《追憶吳威廉牧師娘》http://www.laijohn.com/works/Helen/wu.htm(擷用2015年9月21日)。

文章出處:<女宣雜誌>第420期

圖片來源:總會資訊中心


資料提供單位:婦女事工委員會
上一則 | 下一則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無資料--
   鄉土關懷
 
前進澎湖,離島福音隊集合!3-3
前進澎湖,離島福音隊集合!3-2
前進澎湖,離島福音隊集合!3-1
 
   姐妹開步走
 
教會不斷改革,性別走向平權
彼此相愛的家規
上帝的恩典代代無盡
 
   原知原味
 
帶著學生下田去
正名、文面與我
恢復族名的意義
 
   教會人物誌
 
論李登輝總統的兩條路線
致力婦女教育的林安姑娘
追念普世神學家孔漢思的些許往事
 
   青年青不輕
 
珍惜上帝的殿
番薯簽詩,抒發農民生活之重
台灣國民文學,在土地、在農村
 
   鮮知啟示
 
祂接納你,在於祂的憐憫
青年信仰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從上帝豐盛賜予,反思食物、公義與愛的關聯
 
   信仰與生活
 
用生命影響生命
差異,碰撞出璀璨火花
珍惜樸實的健康與自由
 
 
 教會歷史
 
宗教改革的繪畫藝術
數百年教堂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一個青年對自己和群體的思考路徑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