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信仰專欄 > 鄉土關懷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點閱次數:1647
字級調整:
上一則 | 下一則
百年企業的夢想
作者 / 鍾榮中

企業的經營多半會自我定位為「營利事業」,因而經常可以看見許多公司開宗明義地表示其所追求的目標是「股東利益最大化」,我在研究所期間曾對此深信不疑,甚至不乏抱持著「有為者亦若是」的想法。但是,隨著年紀增長,再加上面對經營管理、生命歷程林林總總的關卡後,漸漸有了不一樣的看法,反倒是「成功不必在我」與「百年企業」的夢想在此期間悄悄成形。

※公司的成員就是家人

創業者難免帶有自我意識,這是創業過程中的優點,但當企業穩定下來後反而容易成為缺點,而且會有越來越強烈「家企業」之主觀想法,如果下一代既賢且能,那麼繼續傳承下去應該無妨,但偏偏富二代成為「負二代」的或然率偏高,因而造就許多遺憾。企業是由一群專業人員組合而成的有機體,應該以各司其職的概念來看待每位從業人員的責任與價值,如果有人因為天資聰穎而成長到足堪大任,血統怎能成為關鍵;而且公司生存與成長的動力來自於所有同仁,這是不容忽略的精神本體。我們的公司即是以所有成員為一體的觀念成形,不但建立員工入股制度可以在公開透明的情況下轉移給所有盡心投入的員工,而且堅持不讓下一代進入公司就職,因為我認定公司的成員就是家人,不需要血統證明;以「我們是一家人」的思維將對同事的照顧延伸到直系血親,而配偶的福利更等同正式員工,這是我百年企業夢想的起步。

※以技術和生活實踐愛地球

事業經營需要有目的為導向,否則就會淪為掙取金錢的手段;我在成長過程中非常喜歡親近大自然,長年穿梭於野外山林,享受孤單的清明與生機盎然的野趣,但台灣近五十年的發展幾乎可以說都是以珍貴的自然資源去換取的,幼年家後的清溪捕魚與率性裸泳的景況早已不復追尋,大地的變遷讓人感慨萬千,青山綠水、清風拂面的記憶,只有到了高山才能稍解相思之情。我在制式教育體系中學習企管與電機工程,依據所學希望可以為這環境盡一份力,因而將公司的願景設定為「以技術之石、愛護地球之心,讓地球生生不息」。我們運用節約能源的技術為能源使用者提供節能的規劃與顧問服務,在此願景下提出十年內以我們所提供的節能技術服務與規範日常生活中的習性達成為地球減少一千萬噸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目標──全體同仁透過全年或一週二次的茹素、不喝瓶裝水、空調溫度設定不得低於28℃、減少化學藥劑使用等方式,為此願景努力打拼,這是我百年企業夢想的根本。

事業經營不是獨角戲,一定要有業主才「有戲可唱」,而能與業主達成共識以承攬其委託的工程是一種緣分,這當中牽涉到的利益十分龐大,如果沒有信任很難做到,所以也是一樁恩典。因此,我們將「以誠實的態度面對客戶的期待、以專業的技術滿足客戶的需求、以感恩的心情回報客戶的信賴」做為公司經營的基本理念,幾乎以不計代價的心態執行業務,即使虧本都會完成承諾。在與業主互動的過程中絕不欺騙,完全秉持專業的良知為業主提供建議,用自家事的心情執行其所託,這是企業經營最關鍵的一環。因為如果無法堅持這項準則,以致於不能取得業主的滿意與信任,公司將無以為繼,那麼所有的理想都會付之一炬。但是這份堅持卻不能先考慮取得業主的信任才執行理念,應該首先讓理念落實,進而實現為成果,如此一來,業主的信任將成為經營紅利的一部分,這是我百年企業夢想的動力。

※企業不能獨善其身

企業生存於社會,相對的,社會勢必會影響企業,如果以獨善其身的態度經營,那是跟自己過不去;有好的社會,企業才能穩健地發展成長。最近幾年,台灣漸漸開始注意到企業的社會責任,雖然我的公司規模不大,卻同樣是社會的一份子,無法遺世獨立,為了善盡企業的社會責任,我們以有限的資源長年贊助學童課後輔導公益團體,提出一定比率的盈餘成立捐款基金為弱勢族群盡一份心力,成立獎助學金照顧孩子的求學需求,更從2010年世界地球日開始編撰《節能電子報》,推廣節能概念與技術……。這些行動的出發點說穿了就是抱持著「莫以善小而不為」的心情──既然我們是社會的一環,社會的好與不好我們都置身其中且難以逃避,即使不談世界大同的理想,但完善安全的社會環境對每個人來說都不可或缺,也唯有外在環境安穩平和,個人的生活與企業的經營才能圓滿。這份體悟是我閱讀日本百年企業生存法則時所獲得的啟發,只有對社會有所貢獻的企業才能抵擋歲月的考驗而逾百年,這是我百年企業大夢的起點。

儘管近期政府公布了14年來六月份同期最低的失業率,但在社會底層仍有許多失業人口,他們幾乎是最弱勢的一群;處在不同的社會結構中,每個人失業的原因皆不同且難以歸類,但終究是令人幾乎窒息的生活壓力來源,我一生幸運順遂,未曾遭遇過這樣的考驗,但我也常設身處地想像失業者在物質面與精神面的苦楚,我相信那是一個需要強大力量與意志才能克服的難關。我也曾經思考過可以為此做些什麼努力,由於我們執行的技術服務,需要高度專業的技術和知識,一般人無法勝任,所以我們無法聘請更多人來參與,但在某些領域的服務過程中有大約百分之八十的人力支出是一般的勞力作業,只要提供足夠的技術陪伴與指引即可,因此從2012年開始推動「預防技術」系統開發,第一階段完成作業標準書與標準工時的建立,第二階段則準備開發「能源管理專家系統」,以電子化的模式取代需要專業工程師部份的專業判斷與指引,如果這專案可以順利完成,即可因具備標準化作業流程而推廣至各地,屆時就可以聘請大量失業人士參與執行技術服務業的工作,甚至可以擴及全世界。這是我退休前的一個大夢,應該也是我百年企業大夢的翅膀。

※百年企業之夢

最後談談企業經營追求盈餘的價值觀。追求利潤是應當的,但是需要先界定其目的及優先順序,如文初所述我於研究所階段對追求股東利益最大化的誤解,現今臨屆退休我才真正了解,企業追求利潤的最初目的是為了讓企業可以繼續生存下去,因為企業只有繼續生存下去才有機會實現理想,在實現理想的過程中才有機會造就幸福企業、幸福同事、幸福股東,進而才有幸福的家庭與社會。我希望未來公司的走向也能依此順序一步一步邁向這個目標,因為在我退休後,同事們將有高比率的股東持份,而每年的經營盈餘將優先提撥30%給同事分享;同時也將在未來遴選出足堪大任的夥伴將公司傳承下去,一代代的進化成長。當我走完此生安然而去時,希望心中最大的滿足是「傑能系統工程股份有限公司(http://www.jp-system.com.tw/)」沒有辜負上天給與的福澤與恩典,沒有忘卻身為人的感動與慈悲,能夠抱持著這樣的謙卑與努力延續百年。

文章出處:<新使者雜誌>第144期

圖片來源:<台灣教會公報>,https://tcnn.org.tw/archives/38973,擷取日期:2019.06.11


資料提供單位:大專事工委員會
上一則 | 下一則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無資料--
   鄉土關懷
 
前進澎湖,離島福音隊集合!3-3
前進澎湖,離島福音隊集合!3-2
前進澎湖,離島福音隊集合!3-1
 
   姐妹開步走
 
教會不斷改革,性別走向平權
彼此相愛的家規
上帝的恩典代代無盡
 
   原知原味
 
帶著學生下田去
正名、文面與我
恢復族名的意義
 
   教會人物誌
 
論李登輝總統的兩條路線
致力婦女教育的林安姑娘
追念普世神學家孔漢思的些許往事
 
   青年青不輕
 
珍惜上帝的殿
番薯簽詩,抒發農民生活之重
台灣國民文學,在土地、在農村
 
   鮮知啟示
 
祂接納你,在於祂的憐憫
青年信仰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從上帝豐盛賜予,反思食物、公義與愛的關聯
 
   信仰與生活
 
用生命影響生命
差異,碰撞出璀璨火花
珍惜樸實的健康與自由
 
 
 教會歷史
 
宗教改革的繪畫藝術
數百年教堂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一個青年對自己和群體的思考路徑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