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信仰專欄 > 鮮知啟示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點閱次數:1165
字級調整:
上一則 | 下一則
【古韻仍新】〈大家勇敢同齊腳步〉
一條信靠的路
作者 / 虛吾

聖經有許多用字遣詞與借代的觀念,均與戰爭、軍事相關。典型的有出埃及時,以「耶和華的軍隊」稱以色列人(出埃及記12章41節),爾後的曠野路上,其行止也如行軍序列與安營紮寨的安排(民數記2章)。新約亦然,耶穌要求門徒,以君王酌量打仗的態度,決定是否要背十字架跟從主(路加福音14章25~35節)。

保羅則進一步勸勉提摩太:「你要和我同受苦難,好像基督耶穌的精兵。凡在軍中當兵的,不將世務纏身,好叫那招他當兵的人喜悅。」(提摩太後書2章3~4節)他更以「美好的仗」形容自己一生蒙召跟隨主、事奉的歷程。當然不可不提的是,很多人第一時間會想到他在以弗所書6章10~18節關於穿戴全副軍裝的教導。

■黑暗中勇敢前行

相關的記載,突顯基督徒所處的世界並非無刀劍凶險的安舒樂境,而是有價值、思想的對峙,當警醒禱告,免得入了迷惑。此類衝突成為〈大家勇敢同齊腳步〉(Courage, brother, do not stumble)這類詩歌的基礎。這首由蘇格蘭牧師諾曼‧麥克勞德(Norman MacLeod,1812~1872年)作詞的詩歌,富節奏的旋律讓詩歌有如軍歌、進行曲般,令人聞之精神抖擻。替這首詩歌作曲的亞瑟.蘇利文(Arthur Seymour Sullivan,1842~1900年),在英國樂壇頗具盛名,除了為戲劇配樂之外,不少詩歌的旋律出自他筆下,〈我作基督兵丁〉(Onward Christian soldiers)即是他的代表作。

〈大家勇敢同齊腳步〉的歌詞中,吸引詠唱者彼此激勵,雖會「經過黑暗路」,雖是「遙遠路途」,但「有咱救主啲保護」。

詩歌呼應著保羅對這世代「黑夜已深」的形容(羅馬書13章12節),也有彼得的提醒:「我們並有先知更確的預言,如同燈照在暗處。你們在這預言上留意,直等到天發亮,晨星在你們心裡出現的時候,才是好的。」(彼得後書1章19節)

■基督裡合一進前

麥克勞德的詩歌描繪出一幅在幽暗夜中奔走的畫面,提醒應當「攑頭看伊來進前」,鼓舞著天路客旅持續前行,「倚靠上帝好膽進前,著進前,著進前,倚靠我主來進前」。

這條天路誠然是倚靠的路,若憑著人的能力、意志,絕無法貫徹到底,如同詩歌所表白的:「無靠勢力無靠本事,倚靠全能咱的主」。

詩歌亦有剛強壯膽、整齊劃一的訴求,在強調「合一」的今天,實是重要的提醒。因為「功名富貴」「人情勢力」「世間的法度」「屬世私慾以及虛榮」這些可能滲透至基督教會的事務及觀念,應當拋諸腦後,戒慎被它們「引誘、纏絆及迷惑」,應當「攏總除到清」。教會若只是口口聲聲呼喚合一,但未堅定站在以聖經為根基、以基督為中心的立場,容讓這些令人趨之若鶩的觀念侵蝕教會,那麼所謂「大家勇敢同齊腳步」,只是如亞拿尼亞和撒非喇出於私心的「同心」,徒然有敬虔的外貌,卻不是「專心行主正路,真實跟隨主耶穌。」

基督教會的合一,乃是同有一位救主,並與之同死同活,在此之外,合一沒有別的立足之處。

〈大家勇敢同齊腳步〉

1.大家勇敢同齊腳步,雖然經過烏暗路;

咱的頭前遙遠路途,有咱救主啲保護。

星啲導路燦爛光明,攑頭看伊來進前;

倚靠上帝好膽進前,著進前,著進前,

倚靠我主來進前。

2.功名富貴放佇後面,專心為主來精進;

為著正義應該勇猛,修整戰甲來進前。

無靠勢力無靠本事,倚靠全能咱的主;

倚靠上帝好膽進前,著進前,著進前,

倚靠我主來進前。

3.莫互名聲人情勢力,引誘纏絆及迷惑;

聽趁命令向主正路,無趁世間的法度。

屬世私慾以及虛榮,應該攏總除到清;

倚靠上帝好膽進前,著進前,著進前,

倚靠我主來進前。

4.咱若專心行主正路,真實跟隨主耶穌;

到尾福氣平安歡喜,主欲賜咱到滿意。

咱著時常同齊腳步,勇敢經過烏暗路;

倚靠上帝好膽進前,著進前,著進前,

倚靠我主來進前。

文章出處:<台灣教會公報>第3491期

圖片來源:Serene 攝


資料提供單位:台灣教會公報社
上一則 | 下一則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無資料--
   鄉土關懷
 
前進澎湖,離島福音隊集合!3-3
前進澎湖,離島福音隊集合!3-2
前進澎湖,離島福音隊集合!3-1
 
   姐妹開步走
 
教會不斷改革,性別走向平權
彼此相愛的家規
上帝的恩典代代無盡
 
   原知原味
 
帶著學生下田去
正名、文面與我
恢復族名的意義
 
   教會人物誌
 
論李登輝總統的兩條路線
致力婦女教育的林安姑娘
追念普世神學家孔漢思的些許往事
 
   青年青不輕
 
珍惜上帝的殿
番薯簽詩,抒發農民生活之重
台灣國民文學,在土地、在農村
 
   鮮知啟示
 
祂接納你,在於祂的憐憫
青年信仰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從上帝豐盛賜予,反思食物、公義與愛的關聯
 
   信仰與生活
 
用生命影響生命
差異,碰撞出璀璨火花
珍惜樸實的健康與自由
 
 
 教會歷史
 
宗教改革的繪畫藝術
數百年教堂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一個青年對自己和群體的思考路徑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