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信仰專欄 > 姐妹開步走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點閱次數:1343
字級調整:
上一則 | 下一則
祖母的奉獻
作者 / 張惠慧

■頑強的大伯

就如耶穌所說:「康健的人用不著醫生,有病的人才用得著。我來本不是召義人,乃是召罪人。」(馬可福音2章17節)我們這個家族的得救就是從一個卑微的景況開始的。當年祖父過世時,大伯14歲、二伯7歲,我爸爸還未滿週歲,祖母年紀輕輕就守寡。

那時代的女人多半沒有謀生能力,只能靠著夫家的供給過日子。為了幫助家計,祖母決定不讓大伯繼續升學,讓他提早出去賺錢。雖然學校的老師覺得可惜前來勸說,祖母因為經濟上的困難,仍然無奈地拒絕。

於是大伯開始白天在印刷廠、晚上在警察局上班。有一次,他路過宜蘭長老教會,正好教堂內傳來唱詩歌的聲音,吸引他進去一探究竟,從那之後,他就沒有再離開教會。

大伯生來個性頑強,他不認輸的個性使他常與人起糾紛,甚至動武,一旦動手,他一定要打到贏才肯罷休,為此鄰舍還勸祖母幫他轉學,免得他「遲早會被人打死」。但也因他這頑強的個性,使他後來可以面對全家族的反對,仍然堅持信主的決定。

除了頑強,大伯對於想做的事也很果斷。他小時候有一次過節時路過廟宇,看到廟內有紅龜糕可任人拿取,他心想居然不用錢,就進去拿了一些回家,怎知那是隔年要加倍還給廟宇的。於是他果斷決定踏入教會的門領受上帝的救恩,因為基督信仰不同,恩典是上帝白白賜給人而不需要償還的。

■牧師三兄弟

祖母自己雖然不識字,但對三個兒子的管教非常嚴格,每天晚上一定陪他們做功課;如果他們任何事不順從,她的棒下也絕不留情。大伯去信基督教,在當時注重祭祖的社會是犯了大忌,加上祖父的家族還是宜蘭張氏公廟的主持,大伯又是長子,必須代替過世的父親在祭祖大會上拿香祭祖,引起的衝擊可想而知。

祖母是一個自尊心很強的人,當然不願意留人話柄,所以極力反對大伯去教堂,為此好幾次痛打大伯。但她覺得不同的是,以前她打,大伯都會閃避,但幾次為了教會的事打他,他卻任她下手打到累為止。祖母記得每次打大伯時,他都說:「妳現在不明白,但將來有一天妳就了解,我信主這件事是為了全家族的好處。」後來他不但帶領兩個弟弟信主,整個張家也因他得以聽到福音。

雖然祖母強烈反對,大伯仍然熱心地參加教會各項聚會,常常晚上回家時不但沒有飯吃,而且被祖母鎖在門外。但有幾次,大伯發現祖母刻意開了一扇窗,讓他可以爬窗進屋,由此他也體會到母愛暗地裡的關懷。

大伯幾次參加教會主辦的夏令營,在日語和台語的演講比賽都奪得冠軍,那時的宣教師明有德牧師(Hugh MacMillan)決定栽培大伯成為傳道人,於是上門說服祖母讓大伯去神學院讀書。沒想到,祖母竟然答應讓他去!上帝做了非常奇妙的工作。

不僅如此,後來二伯和我父親也先後進神學院讀書。他們三兄弟就是張逢昌牧師、張承宗牧師和張清庚牧師。

■寡婦獻上所有的

祖母是在大伯當牧師之後才信主,受洗當天,她由還是神學生的父親和大堂兄(張信一牧師)扶她進去,並讓大伯幫她施行洗禮。祖母不識字,六十幾歲信主之後,還學會了用羅馬拼音看聖經,每天讀經靈修。

每次回想我們這個家族得救的過程,內心就不禁充滿感恩。上帝憐憫一個不起眼的寡婦,揀選她的三個兒子成為祂的僕人。祖母一生沒有任何財富,三個兒子是她在這世上僅有的資產,她全都獻給上帝使用。這也讓我聯想到聖經中寡婦的奉獻,耶穌說:「我實在告訴你們,這窮寡婦所投的比眾人還多;因為眾人都是自己有餘, 拿出來投在捐項裡,但這寡婦是自己不足,把她一切養生的都投上了。」(路加福音21 章3~4節)祖母的奉獻,沒有比這個形容更貼切的了。

文章與圖片來源:<台灣教會公報>第3244期


資料提供單位:台灣教會公報社
上一則 | 下一則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無資料--
   鄉土關懷
 
站在宣教150周年的折點,省思與展望教會的影響力
恆春半島古戰場溯源
人多不一定正確
 
   姐妹開步走
 
唯獨耶穌 唯獨聖經
培力,改變生命的機會(下)
培力,改變生命的機會(上)
 
   原知原味
 
人在異鄉 身不由己
復和之路漫長艱辛
剎不住的狂想人生
 
   教會人物誌
 
基督裡蒙接納是人生的轉捩點
飛越病時苦
宣教師愛與奉獻,畫出台東最美風景4-4
 
   青年青不輕
 
在看不見的生命角落看見主
用聲音連結世界4-4
用聲音連結世界4-3
 
   鮮知啟示
 
普世需要更多的和解與盼望
【樂揚真理】號筒響起時,我會在那裡
兩三個人的聚會
 
   信仰與生活
 
我為什麼不受洗?4-1
從最初之處實質革新
神學對生命倫理學之貢獻與影響
 
 
 教會歷史
 
音樂事奉的神學反思(下)
音樂事奉的神學反思(上)
宗教對談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