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信仰專欄 > 教會歷史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點閱次數:2715
字級調整:
上一則 | 下一則
約瑟和他的弟兄們-5
黨國基督徒的愛國愛教
作者 / 曾慶豹
護教反共特別崇拜大會,台上由右至左坐有盧祺沃、陳溪圳及張靜愚。

[公報總編按]一場基督教在台宣教百年大會,原本應是宣揚各教派合一精神的婚禮,或至少是記念宣教師腳蹤、歸榮耀給上帝的週年生日慶典,但因著政治勢力的介入,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卻與打著護教反共旗幟的黨國基督徒之間,演變成兄弟鬩牆的局面,長老教會更是成了遭弟兄們聯手陷害的約瑟……。

輔仁大學哲學系教授曾慶豹針對這段1965至2015年間風起雲湧的台灣教會歷史,蒐集極多珍貴的史料,揭露被人遺忘或不想被提起的一段遭遇,認識這段歷史的進程,也認識政治如何深入地介入教會的宣教和治理。今日台灣教會的屬靈面貌及神學系譜,都必須從50年前的那場大會開始說起。本專欄自本期開始將每兩週刊登兩版,預計將分十次連載刊登,敬請賞讀。

■護教與反共

1966年8月18日,假台北市中山南路國語禮拜堂舉行了一場名為「護教反共特別崇拜大會」。這次大會印製了精美的會議手冊和程序表,在諸多出席人士中,我們留意到一位陌生的人物──張靜愚。

說陌生的原因是,在這些帶領的人士裡,其他如陳溪圳、盧祺沃等人都是牧師,只有張靜愚是一般平信徒,此外,當時也許沒有人刻意提到──他同時也是中原理工學院的董事長。

張靜愚究竟是誰?何以之後台灣島展開的一系列護教反共活動,他一直都是主要的領導人物?又為什麼是他?黨國系統何以如此信任他?如果我們把他的地位比作中國領導三自愛國運動的吳耀宗,也許就能明白他的重要性和影響力。

■從亞聯會到世聯會

1965年,台灣基督教界積極籌辦「基督教來台百週年紀念大會」,基督教各界代表紛紛予以祝賀,由於同時也是慶祝台灣教會公報社成立八十週年,主辦單位收到的賀詞都提及了這兩件事:基督教來台百週年紀念暨教會公報社八十週年。同是基督徒的黨國要員,如雷法章,賀詞上也提及了上述兩件事。

然而,有趣的是,張靜愚的賀詞只提及教會公報社八十週年,卻隻字未提基督教來台百週年紀念大會一事。其中原因當然是極為微妙,因為張靜愚當時正同時籌備另一個大型的活動:「亞洲基督教護教反共聯合會」(簡稱「亞聯會」)。

推敲起來,亞聯會的動機即是要「淡化百年大會的影響力」,因為就當時整個情勢而言,百年大會正籠罩在「親共」的疑雲中,「基督教來台百週年紀念大會」捲入了戒嚴時期最為敏感的問題,島內某些基督教團體已被編派成「共匪」的同路人。從此,一連串的政治壓力都傾倒於台灣基督長老教會身上,於是「退出普世教協(WCC)」的浪潮一波又一波來襲,這個事件從1965一直發展到1970年。

同樣是1965年,百年大會之後,最為引人注目的,就是亞洲基督教護教反共聯合會的成立,其於1965年10月8日召開會議,由中華民國基督教聯誼會促成,假台北市中山堂舉行兩天,由當時任國際基督徒從業人員協會中國分會理事長張靜愚主持召開,副主席為台灣福音聯誼會擴展委員會主席、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七星中會雙連教會牧師陳溪圳、基督書院院長賈嘉美、美國佩帶聖經會遠東區代表盧祺沃和國際基甸會台北支會會長吳嵩慶。

會議籌備會委員名單中,從顧問、常務委員到委員約有近百人之多,差不多邀請了台灣當時重要的基督教教會、團體或組織主要負責人或代表加入,其中黃武東、周聯華、成文秀等人都羅列其中,另外如著名的外籍傳教士如戴紹真、榮耀秀、道雅伯等均出席,可謂陣容浩大。外賓與會者中,主要都是一些在台灣境內從事教會工作的外籍人士,再加上一些華僑,此時的國際聯繫還不是特別強。

1966年和1967年,相繼又主辦了兩次的亞聯會,第三屆則移師到韓國。第四屆於1968年10月27日至11月2日在東京舉行之際,張靜愚提出了為適應時勢的需要,有必在召開「第五屆亞洲基督教護教反共聯合會議」之時,將之擴大為世界性的聯合會,這次會議於是決定了將於下屆在台北舉行亞聯會時,擴大籌組「世界基督教護教反共聯合會」(簡稱「世聯會」)。

為籌組1969年年底之世聯會,亞聯會先在各地進行宣傳活動,包括1月29日在台北市許昌街青年會禮堂主辦座談會、3月4日在台北延平南路實踐堂舉行由日籍牧師荒原朴水主持的反共佈道大會、在長老教會台中中會民族路教會亦舉行反共佈道大會等。事實上,這兩個組織的基本成員、目標及工作性質都是一樣的。世聯會成立之後, 亞聯會仍然存在,1972年6月20日籌備第二屆世聯會會議中提案通過,隔年(1973年)兩者才正式合併。(待續)

(作者為輔仁大學哲學系教授)

文章與圖片來源:<台灣教會公報>第3287期


資料提供單位:台灣教會公報社
上一則 | 下一則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無資料--
   鄉土關懷
 
站在宣教150周年的折點,省思與展望教會的影響力
恆春半島古戰場溯源
人多不一定正確
 
   姐妹開步走
 
唯獨耶穌 唯獨聖經
培力,改變生命的機會(下)
培力,改變生命的機會(上)
 
   原知原味
 
人在異鄉 身不由己
復和之路漫長艱辛
剎不住的狂想人生
 
   教會人物誌
 
基督裡蒙接納是人生的轉捩點
飛越病時苦
宣教師愛與奉獻,畫出台東最美風景4-4
 
   青年青不輕
 
在看不見的生命角落看見主
用聲音連結世界4-4
用聲音連結世界4-3
 
   鮮知啟示
 
普世需要更多的和解與盼望
【樂揚真理】號筒響起時,我會在那裡
兩三個人的聚會
 
   信仰與生活
 
我為什麼不受洗?4-1
從最初之處實質革新
神學對生命倫理學之貢獻與影響
 
 
 教會歷史
 
音樂事奉的神學反思(下)
音樂事奉的神學反思(上)
宗教對談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