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信仰專欄 > 教會人物誌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點閱次數:5443
字級調整:
上一則 | 下一則
尤金‧畢德生
牧者中的牧者
作者 / 陳榮爝

20世紀初在北美洲,有4位享有盛譽的靈修作家,他們的年紀相距不遠,卻彼此互相欣賞。這4位分別是:侯士庭(James M. Houston, 1922~),畢德生(Eugene H. Peterson, 1932~),盧雲(Henri M. Nouwen, 1932~1996),傅士德(Richard J. Foster, 1942~)。

身為上帝所選召的牧者,一生服事中經常面臨雙重的奮鬥,一方面要忠實於宣講上帝的話語,「要努力在上帝面前做一個經得起考驗、問心無愧的工人,正確地講解真理的信息。」(提摩太後書2章15節)另一方面,作為一位牧養關顧者(牧靈人員)是蒙召以他們的心去體認時代的苦難,並以此體認作出發點去為人們服務,明白並承擔現代社會中人們所面臨的各項挑戰與重擔,做醫治、安慰、扶持與釋放的事工,這實在不是一條易路。

因此,在牧養關顧的旅程中,如果有幸能夠獲得如同「牧者中的牧者」良師益友般的指引與幫助,實在是可遇不可求的福氣。首先要推介的是尤金.畢德生,一則是他的著作等身,漢譯本又出版了不少,而且至今尚健在,雖然年紀漸增,其影響力卻反而更大、更鉅。

■畢德生其人其事

畢德生牧師1932年11月6日生於美國西岸華盛頓州的東史坦伍德(East Stanwood),不久舉家定居東岸的蒙大拿州的卡利斯佩爾(Kalispell),當地的湖光山色,孕育出他質樸、真誠的生命。父親是肉店東主,母親則是教會傳道。

幼年時,他參加當地一間北歐人為主的五旬節教會。及長,他在美國西岸的西雅圖太平洋大學主修哲學,獲學士學位,接著在東岸的紐約神學院取得神學士(STB)學位,後來又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研修閃語,獲得碩士學位後回到紐約神學院教授聖經語言和英文聖經,同時擔任紐約州白平原市長老教會副牧師一職。

1962年他到馬里蘭州的郊區貝艾爾市(Bel Air)開拓「基督我王長老教會」(Christ Our King Presbyterian Church),擔任該教會牧師長達29年之久。1991年主持完兒子的按立牧師典禮後,深深覺得牧會工作可以交棒了,於是徵得牧師娘的同意,辭去牧會的工作,準備專心寫作或教書。

1992年他到匹茲堡神學院當駐院作家。1993年1月受邀成為加拿大溫哥華維真學院(Regent College)靈性神學教授。這個學院位於溫哥華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UBC)校園內,是個美麗寧靜的校區。他在那裡教學寫書,更值得欽佩的乃是他花費10年的心血,用現代人熟悉的語言,於2002年一個人獨力從希伯來文與希臘文,將整本聖經重新翻譯成《信息版聖經》(The Message)全譯本。至今世界各地銷售已超過600萬本。及至2006年,他從擔任了13年的維真神學院靈修神學教席退休,如今與愛妻回到蒙大拿州住家專心寫作。畢德生至今寫了30多本書,他特別著重於有關靈性造就方面的思考與操練。

根據校園網路書房的介紹,畢德生是一位敬虔的長老教會牧師,同時也是學有專精的神學院教授;但對不認識他的人而言,畢德生看起來更像一位天主教的修士。他削瘦的身材,類似方濟各會修士的禿頂,再長一點兒就像東正教神父的滿臉鬍鬚,加上一對睿智的眼神,真是像極了修道院的苦行僧。當他說話時,聲音沙啞低沉卻溫和堅定,彷彿從煉淨的靈魂中發出的智慧言語。

畢德生集牧師、學者、作家、詩人於一身,他所寫有關牧養的書,使他享有「牧者中的牧者」之尊稱。台灣以琳書房已經出版了5冊他的教牧更新叢書。

■無牆修院裡的呼召

這5本很能造就牧者的叢書當中,值得我們特別研讀與重視的就是他那本自傳式的著作《追尋呼召的探索之旅》(初版書名《莫測之樹》)(Under the Unpredictable Plant),這本書是畢德生從不同角度,闡釋他的牧職召命靈性學,這是他於1992年離開29年的牧職生涯後出版的,我們從書中處處看到他對牧職召命靈性學的定調和總結。

畢德生透過約拿先知的經歷,分享了他如何領受牧職召命,如何面對實踐牧職召命的一切衝擊、掙扎和軟弱,以及如何突破現況,扭轉局勢,並開創新局。這本書除了是畢德生心路歷程的剖白,也是他提供讀者靈性操練的整全構思,這就是他極力提倡、建構「無牆的修院」的主張與意象,畢德生他用「無牆修院」來表達他倡議的靈性操練的精神。不僅如此,他更清楚說明了作為牧者的核心工作是:靈性指導(Spiritual Direction)。

這讓我想起在加拿大溫哥華旅遊時,友人帶我們去參觀一間處在深山中的無牆修院──韋斯敏斯德修道院(Westminster Abbey),又叫做「基督是王神學院」(Seminary Of Christ The King)的所在地。在那裡看不到高聳林立的圍牆與警衛室,眼前是一望無際的草地,青翠樹林、潺潺流水,藍天白雲。這種開闊的空間讓身在其間的人們享盡靈性呼吸,充足的空間包容廣大不同的情況、情緒及成長的各種層次,就在無牆的修院裡,一天的任何時間都用來禱告。置身其間的男男女女的活動與禱告劃上等號。如此,日復一日,禱告的生命不單內化於個人生命,也貫穿於整個社群。

■用詩篇向上帝禱告

另外,畢德生牧師在1989年寫了一本《回應上帝:用詩篇禱告》,書中不但幫助讀者認識詩篇,更知道怎樣運用詩篇來祈禱。如此,屬靈生命可以不斷成長。該書結合了釋經書和靈修書,因為作者也是精通聖經和靈修神學的大師。畢德生認為,聖經絕大部分的書卷是神對人講話,詩篇卻是人對神說話,用詩篇祈禱是最適合不過的,因為我們無論落在什麼境況裡,都可以從詩篇找到合適的話向上帝傾心吐意。透過禱告,上帝在我們之內執行祂的旨意。透過禱告,我們成為上帝創造、救贖和賜福的那位。

由於畢德生一生很喜歡用詩篇作為自己靈修生活的重心,因此,他從詩篇的15首上行之詩(詩篇第120~134篇)寫了一本《天路客的行囊──恆久專一的順服》(原書名《靈命更新禮讚》),透過對15篇上行之詩的深入默想和闡釋,同時敏銳於現代基督徒所遭遇的挑戰,使本書成為社會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靈性地圖,為門徒生活提供一份全面性而且激發渴望的導覽手冊;而且昔日希伯來天路客所吟唱的上行之詩,在他緩慢地、富想像力地、虔誠禱告地、順服地禱讀中,挖掘出前所未有的豐富主題與意涵。

■改變生命的54封信

畢德生還有一本名為《改變生命的54封信》(原書名The Wisdom of Each Other:A Conversation Between Spiritual Friends)的書,這是他累積35年的牧養經驗、20年的寫作經歷,以54封書信的形式,與朋友「阿谷」討論基督信仰與教會生活。在這些信件中,他討論了五大主題:屬靈生命、讀經禱告、信仰與成長、教會與服事、大自然之美。這些主題使讀者深深體會到,生活中上帝的恩典無所不在。

讀過這本書,讓我們頓悟原來天地之間最美好的恩典,就是耶穌不僅是救主,祂同時也是我們知心的密友;我們隨時都可以信靠、交託,在聖靈的幫助下走天路;在敬拜中,我們經歷上帝的塑造,我們的靈性生命會更加整全與茁壯!

X  X  X

畢德生教授對於什麼是「屬靈」有其獨特的見解。他非常注重默想、安靜的操練,認為在靜修中才能面對上帝,並聆聽到上帝說話。他說:「屬靈不是情緒高漲的氣氛或外表的敬虔,屬靈是聖靈所堅定的人,擁有的內在生命實質。」他用約翰一書4章8節:「那沒有愛的,不認識上帝,因為上帝就是愛。」來測量人的屬靈狀況。比起前些時候在世界各地教會流行的「特會」之熱鬧氣氛,有很不一樣的主張與看法。

時至今日,據我所能蒐集到的漢文譯本已經有33本之多,我相信還有人在繼續翻譯他的英文著作。期能助益有心想一窺靈修境地的信仰追尋者參考之用。

(作者為長老教會退休牧師)

文章與圖片來源:<台灣教會公報>第3227期


資料提供單位:台灣教會公報社
上一則 | 下一則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無資料--
   鄉土關懷
 
站在宣教150周年的折點,省思與展望教會的影響力
恆春半島古戰場溯源
人多不一定正確
 
   姐妹開步走
 
唯獨耶穌 唯獨聖經
培力,改變生命的機會(下)
培力,改變生命的機會(上)
 
   原知原味
 
人在異鄉 身不由己
復和之路漫長艱辛
剎不住的狂想人生
 
   教會人物誌
 
基督裡蒙接納是人生的轉捩點
飛越病時苦
宣教師愛與奉獻,畫出台東最美風景4-4
 
   青年青不輕
 
在看不見的生命角落看見主
用聲音連結世界4-4
用聲音連結世界4-3
 
   鮮知啟示
 
普世需要更多的和解與盼望
【樂揚真理】號筒響起時,我會在那裡
兩三個人的聚會
 
   信仰與生活
 
我為什麼不受洗?4-1
從最初之處實質革新
神學對生命倫理學之貢獻與影響
 
 
 教會歷史
 
音樂事奉的神學反思(下)
音樂事奉的神學反思(上)
宗教對談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