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信仰專欄 > 姐妹開步走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點閱次數:611
字級調整:
上一則 | 下一則
從這海到那海 潮水擁抱的人生
作者 / 報導@林婉婷

海洋有怎麼樣的魅力?四面環海的台灣,不少縣市距離海岸仍有段距離,不過可以看見不少水域活動愛好者把握每次假日時光到海邊運動、休閒。邱百合,現任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研究院海下科技研究所研究助理,同時是自由潛水教練,利用假日到屏東恆春指導自由潛水和帶領帆船體驗。

邱百合出生於台南北門,當時父親邱瑞淵牧師就在台南中會北門嶼教會牧會。她回憶,由於基督教家庭不會有農曆七月禁止嬉水的限制,所以小時候都會趁著暑期去玩水,當時就感受到自己對於水域活動的喜歡。喜愛鯨豚的她思考著未來朝相關領域發展,很感謝當時教會長老張文信帶著她到墾丁浮潛,這也是邱百合正式接觸海洋的開始。

邱百合的大學就讀中山大學海洋資源系,期間學習浮潛和水肺潛水,也通過水肺潛水證照。她表示,雖然當時海洋相關科系較為冷門,但她周遭的人都很喜歡水域活動,因此相處起來都很融洽。

█啟航 首位賞鯨業女船長

大學四年級時,喜歡觀賞和記錄鯨豚生態的邱百合曾在花蓮的賞鯨船上擔任解說員,後來有機會接受船長指導開船,也愛上自己掌舵的感覺,於是考取動力小船執照,又經過實習2年,正式成為台灣賞鯨業首位女船長。

邱百合點出,在陸地上,車子可以停在停車格,但在海上,每艘船位置、大小都不同,且會隨著水流與風移動,因此自己最開始在停船時總擔心撞到別人的船。開船出海除了有駕駛的技術,更要有判別海洋環境的能力,例如在東海岸開船時要避開流刺網、延繩釣等漁具,因此要學習認識當地的漁具標誌方式和放置方向;西海岸也會有漁具,例如西子灣有補螃蟹的籠子,但這就是單一個漁具,而不是蔓延開來的漁網。

關於賞鯨業,曾經在花蓮有隻非常親人的抹香鯨,因此賞鯨船出海都會帶著觀光客去觀賞,後來這件事也引發公民團體抗議,認為這是消費動物。邱百合指出,過去中華鯨豚協會曾推動「賞鯨標章」制度,即派員至賞鯨船擔任遊客,觀察該船在尋找、接近鯨豚時是否友善,及是否有向遊客進行生態教育解說等;不過這個標章制度較少人知道,民眾搭乘賞鯨船可能還是參考網路資料或民宿推薦,邱百合認為若是這樣的制度可以廣為人知,相信有助於提升賞鯨業整體發展。

█往返 在東沙擔任研究人員

在台灣,適合賞鯨的時候約在4到9月,僅半年時間;邱百合坦言,若真的要以此為主業較為困難,於是後來她轉換跑道,在公部門當職務代理人。不過深知自己性格不喜歡被束縛,所以邱百合並沒有長期擔任公務人員的打算;確實,在1年的工作期間內,邱百合再次確定自己並不適合這樣的工作環境。

很幸運的是,當時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要在東沙成立海洋研究站,需要會開船、潛水和實驗採樣技術的駐站人員,符合上述資格的邱百合順利於2013年再度回到海洋專業領域。

聽到「東沙」,多數人會直覺地想到「東沙群島」,不過邱百合指出,其實東沙不是「群島」,而是單獨一座島嶼,又因為屬於環礁地形,所以正確名稱應是「東沙環礁」。東沙位在高雄西南方約240海里(430公里)處,和台灣有段距離,島型如螃蟹的螯,長3公里、寬1公里,把有路的地方都走過大約耗時20分鐘;島上有其他單位如海巡署、海軍、空軍、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等人員駐島。

邱百合等研究人員在東沙的工作,主要是採樣海水和生物,並放置長期間設測儀器等。2年後,邱百合結束往返東沙島與台灣本島的生活,回到中山大學擔任海下科技研究所研究助理。

█下潛 自由潛水經驗與心得

2016年,邱百合觀察到自由潛水的趨勢,喜愛水域活動的她也自己嘗試,並在2017年正式接觸自由潛水課程;邱百合回顧,最開始上課是想認識相關知識和提升安全性,不過越學習越有樂趣和挑戰感,所以在2019年初考取教練資格。

談到聽聞或本身的自由潛水經驗,邱百合提到,在2018、2019年聽到不少自由潛水時因缺氧而「昏迷」的意外事件,而情況較嚴重者多是沒有受過專業訓練或沒有潛伴陪同。

去年也曾有類似的驚險時刻就在邱百合眼前發生。當時她在上課,看到一行約10人在玩水,然而貓鼻頭一帶的水流較強勁,因此他們被水流越帶越遠;見狀,邱百合與夥伴趕緊將學生們帶上岸並通報海巡;好險那10人裡有水性較好者,即時帶頭把其他人也帶上岸,才沒有釀成憾事。面對從事戶外活動卻因專業與預備不足而造成的意外,邱百合直言,海洋是開放的,不能限制任何人親近,但確實也需要許多海洋教育;她強調,海洋教育不光只是知識,更包含建立對環境的危機意識,也建議民眾從事水域活動找專業人士陪伴、帶領。

邱百合又指出,不同海域都有其特性,因此哪怕是有水域活動經驗的人,他們到不同地方的海邊也會請教當地人,以暸解合適玩水的時間和範圍。

上岸 海洋運動與休閒展望

雖然潛水與游泳屬於不同類型活動,甚至近來受到歡迎的獨木舟、SUP(Stand Up Paddle,立式划槳)等水上活動更不會實際接觸到水,但邱百合建議從事水域活動還是應有基本游泳能力,因應突發事件能自我保護。

除了熱門的潛水、獨木舟、SUP、衝浪等,「帆船」是近幾年邱百合在推廣的水上活動;帆船主要靠風力為動力,速度約10公里,沒有引擎油味和噪音,可以安靜享受悠閒的海上時光,且兼具參與感和趣味性。不過帆船仰賴風況條件,風太強時可能導致帆船傾斜、影響體驗。

水域活動對當地海洋環境和生態是否會造成影響?邱百合直言,只要有「人」就會有影響,例如浮潛、水肺潛水時踐踏、採集珊瑚與觸碰、驚擾魚類等,都是對環境、生態的傷害,又或是還有潛水時以麵包等食物餵食魚類;另外還有海洋廢棄物問題,包含被丟棄在沙灘或被沖入海中的人為垃圾。
不過,邱百合也看見不少年輕人留意到這些問題,並以行動改善,例如宣導環境保護意識和知識、主動發起淨灘等;近幾年恆春也較少潛水時餵食魚類的現象。

最後,邱百合提出兩項提醒:從事水域活動要以「安全為首要」,未經過專業訓練者應請尋求相關資源協助;重視「海洋禮儀」,對環境和生物保持尊重、避免破壞,「並不是因為海洋是開放的,我們就可以恣意使用,對海洋的生物來說,人類畢竟是外來者。」

文章與圖片來源:台灣教會公報第3633期

照片提供:邱百合


資料提供單位:台灣教會公報社
上一則 | 下一則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無資料--
   鄉土關懷
 
站在宣教150周年的折點,省思與展望教會的影響力
恆春半島古戰場溯源
人多不一定正確
 
   姐妹開步走
 
唯獨耶穌 唯獨聖經
培力,改變生命的機會(下)
培力,改變生命的機會(上)
 
   原知原味
 
人在異鄉 身不由己
復和之路漫長艱辛
剎不住的狂想人生
 
   教會人物誌
 
基督裡蒙接納是人生的轉捩點
飛越病時苦
宣教師愛與奉獻,畫出台東最美風景4-4
 
   青年青不輕
 
在看不見的生命角落看見主
用聲音連結世界4-4
用聲音連結世界4-3
 
   鮮知啟示
 
普世需要更多的和解與盼望
【樂揚真理】號筒響起時,我會在那裡
兩三個人的聚會
 
   信仰與生活
 
我為什麼不受洗?4-1
從最初之處實質革新
神學對生命倫理學之貢獻與影響
 
 
 教會歷史
 
音樂事奉的神學反思(下)
音樂事奉的神學反思(上)
宗教對談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