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信仰專欄 > 信仰與生活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點閱次數:1438
字級調整:
上一則 | 下一則
教育啟蒙反浪費:《反普特刊》反什麼?
作者 / 葉瓊霞

普度,一般被認知為濟度孤魂滯魄,召請「好兄弟」前來傾聽經聞懺、普施法食,本是被中國閩南移民挾帶入台灣的民間習俗。道光年間丁紹儀所寫的《東瀛識略》便有「南人尚鬼,台灣尤甚」這樣一筆民俗素描。然普度最早起源於佛教「盂蘭盆會」,流傳到台灣早已佛、道混合,這兩者基本的宗教觀是不同的,佛教的盂蘭盆會,最重要是孝親報恩;而地官赦罪、普施餓鬼之說則來自道教。數百年來,每年農曆7月中元普度乃成為台灣重要年中歲時,各地大小宮廟和台灣底層庶民階層投注的人力財力物力,難以計數。

日治時期昭和4年(1929年)開始,全台普度活動具指標性的幾個城市,包括基隆、艋舺、台南等地,一群台灣民眾黨外圍組織的「勞働青年會」成員,發起「反對中元普度」運動。其中最積極的是台南的「赤崁勞働青年會」,1929年舉辦演講、發表〈反對普度宣言〉。隔年1930年9月,莊松林、林宣鰲、林占鰲、林秋梧、朱點人、廖毓文等人,更集結一年來有關反對普度、破除迷信的文章,編印成《反普特刊》,由林占鰲、林宣鰲兄弟所經營,位於台南本町(民權路)的興文齋書局發行。

《反普特刊》作者群十分多元,各篇反普論述的批判點也做了巧妙的區隔,顯見編輯群具有高度戰略意識。分量最重的卷首文〈我們為什麼要參加勞青的反普運動〉,作者林秋梧原為文化協會辯士,1927年於開元寺出家,法號證峰,1930年3月甫自日本駒澤大學畢業返台,以出家僧眾的身分加入台灣民眾黨、台灣工友總聯盟、赤崁勞働青年會。〈我們婦女對於普度應取的態度〉出自台南溫卿女士之手,是全書唯一女性作者,編輯並以此預告台南婦女青年會將重新出發。最後,更重要的是網羅3篇反映迷信現象的文藝創作:文苗(朱點人)〈城隍爺惱了〉、廖毓文〈一種的詐取〉,以及KK(莊松林)的獨幕劇〈誰之過〉,這三篇創作繼承了文化協會以降,台灣文化人以貼近民眾的方式進行文化啟蒙的實踐路線(諸如新劇、演講、電影巡迴等),也讓《反普特刊》不只是運動文宣,而具有大眾文化刊物的性質。

於今,回頭翻閱這本《反普特刊》,重新檢視這段歷史,這群「反對者們」槓上存在台灣社會數百年的舊慣民俗,幾乎等同與某種約定俗成的傳統生活方式公然作對,所欲彰顯的是什麼樣的價值觀?這激進的行為與論述之中,又隱含了怎樣的現代性與進步性?

在民間信仰,普度有其歷史和社會淵源,但前後長達1個月的活動勞民傷財,過度耗費物資、動員群眾,所形成的集體氛圍足以形成一種強大的社會制約,祭拜、擺筵、出錢、出人,對宮廟、商家自是利多,但對原本就在基本生存線掙扎的清寒家庭,則是巨大負擔。

蔡胡夢麟《嶽帝廟前》書中就曾描述這種窘境:「修廟已捐出些錢,落成祭典又有緣金分攤,建醮那天要上供,每家多則八大碗,少則二大碗,不用說要用錢。……家中最後普度那一天要請客,場面要鋪張,樣樣都必須錢,但是錢從哪兒來?」當時,蔡胡夢麟已經就讀台北醫專五年級,決定把每學期存在學校的畢業旅行基金56元提領出來救急,放棄了畢業旅行。其他清寒家庭,只有舉債一途,無疑雪上加霜。

以上種種有形的鋪張行徑,在這批年輕生猛的文化人眼中,可以化約為兩種壓迫:強迫消費的經濟壓迫、作為廟境居民的社會制約,這兩種實質的壓力會造成關懷面的窄化。而當民眾被拘限在思想傳統、債務困境時,就無心無力體會其他無產者、失業者的苦難,導致民智不開,社會退步,於是更方便支配階級掌控,如此往復循環。所以,他們在方法上提倡科學、注重教育,要從根本思想解套,甚至主張「廢普興學」,寧可將過度浪費的資源用在更具意義的教育事業上。至於救濟孤魂那種抽象的慈悲心,應該合理轉換為關懷當下無產者失業的困境,不作資本家或支配階級無抵抗的順民。這樣清晰尖銳、從社會現象探究思想根源的論述猶如平地一聲雷,炸響了1930年代,即使2019年的今天重讀,仍令人肅然起敬。

歷史長流奔騰,時光轟然流逝,每個世代都有挑戰威權和既定成俗的「衝組」,透過《反普特刊》,我們看到這群文化人,把現代性的文化觀及啟蒙心態更加銳化,不只反殖民、反封建,而以大無畏的精神面對數百年的積習,勇於為弱勢族群橫刀而立。透過測量一個人所反對的事物,可以衡度他思想的格局;透過他所想對話的對象,可以知道他立足的高度。他們啟蒙與對話的對象不只是受教育者,而是台灣底層向來被視為順民的父老姊妹,因為思想桎梏不除,他們永難掙脫有形無形的壓迫。反對普度,是希望社會資源可以合理分配,民眾可以過節約、有度的生活。打倒迷信,是想要解脫普度及其引申的各種枷鎖。能思想,才能得自由。

文章與圖片出處:<台灣教會公報>第3492期

相片提供:葉瓊霞


資料提供單位:台灣教會公報社
上一則 | 下一則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無資料--
   鄉土關懷
 
前進澎湖,離島福音隊集合!3-3
前進澎湖,離島福音隊集合!3-2
前進澎湖,離島福音隊集合!3-1
 
   姐妹開步走
 
教會不斷改革,性別走向平權
彼此相愛的家規
上帝的恩典代代無盡
 
   原知原味
 
帶著學生下田去
正名、文面與我
恢復族名的意義
 
   教會人物誌
 
論李登輝總統的兩條路線
致力婦女教育的林安姑娘
追念普世神學家孔漢思的些許往事
 
   青年青不輕
 
珍惜上帝的殿
番薯簽詩,抒發農民生活之重
台灣國民文學,在土地、在農村
 
   鮮知啟示
 
祂接納你,在於祂的憐憫
青年信仰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從上帝豐盛賜予,反思食物、公義與愛的關聯
 
   信仰與生活
 
用生命影響生命
差異,碰撞出璀璨火花
珍惜樸實的健康與自由
 
 
 教會歷史
 
宗教改革的繪畫藝術
數百年教堂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一個青年對自己和群體的思考路徑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