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信仰專欄 > 信仰與生活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點閱次數:1911
字級調整:
上一則 | 下一則
陪──以馬內利的愛
作者 / 新媽

孩子在將近兩歲的時候,有一次孩子的爸爸漫不經心地跟他玩著積木,玩著、玩著,爸爸就斜躺下來,然後又變成平躺。原本孩子很投入在玩,當看到爸爸平躺的時候,突然生氣地拍打爸爸,看起來想哭的樣子。

爸爸已經很疲倦,還被打,很不高興,我看到他一臉倦容又快忍不住怒氣,趕忙去抓起孩子的手說:「你如果想要爸爸陪你,你可以牽爸爸的手。」然後我示範給他看,拉著爸爸的手,像拔蘿蔔一樣說:「依啊、依啊,爸爸陪我吧!」

孩子好像頓悟了一樣,從此以後,常常拉著我們的手說「陪」。自從他學會這樣表達,次數就變得很頻繁,我們才發現,原來他很多時候生氣,都是因為想要我們陪。

孩子的爸爸有一天哭喪著臉說:「我就在他的旁邊呀,做自己的事也不行嗎?這樣不是陪嗎?」我說:「這樣不是陪喔,你需要全心投入跟他在一起,才是陪。」我想他不是很能理解我說的。

*真正的陪伴

有一天,我們陪孩子一起看《粉紅豬小妹》。這一集講到喬治跟他的新恐龍。喬治有一隻恐龍,天天陪著他,吃飯的時候,恐龍一起吃飯,喬治一邊吃飯,一邊「吼──」搖晃著恐龍;洗澡的時候,恐龍一起洗澡,喬治一邊洗澡,一邊「吼──」讓恐龍在水裡怒吼;睡覺的時候,喬治準備睡覺,他把恐龍放在旁邊,一起睡覺。

但是有一天,恐龍的尾巴斷了,豬爸爸、豬媽媽決定幫喬治買一隻新的恐龍。他們到了店裡,老闆推薦他們一隻很酷的恐龍,按下按鈕會發出厲害的吼叫聲,而且還會走來走去。「太棒了!」一家人異口同聲地說,決定把這隻恐龍帶回家。

喬治一回到家,想跟新恐龍一起洗澡,但是豬媽媽說不行,因為恐龍裡面有電池,泡進水裡會壞掉。好吧,他有點難過。沒關係,等一下他可以跟恐龍一起睡覺。

但當喬治終於抱著新恐龍一起入睡時,不小心壓到恐龍的按鈕,於是恐龍在半夜「吼──」發出怒吼,把姊姊佩佩豬吵醒了,爸爸媽媽也跑到房間看怎麼回事。「噢,喬治,我想新恐龍可能不適合陪你睡覺。」豬媽媽這麼說。於是喬治也不能跟新恐龍睡覺了。

天一亮,喬治看起來不太好,他看著他的新恐龍,沒有前一天的喜悅。豬爸爸決定把新恐龍的電池都拿出來。這時佩佩豬找到了舊恐龍的尾巴,豬爸爸拿著尾巴把舊恐龍修好了!喬治又恢復了笑容。

「陪──」先生看了這一集之後,學孩子的口氣說了這個字,他終於明白孩子說的「陪」是指什麼了。新恐龍雖然功能多,又能發出聲音,但是不能一直「陪」在喬治旁邊。對喬治來說,會發出聲音雖然很好,但是卻不能真正地「陪」。

*與我們同在

「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馬太福音28章20節)神使用孩子教導我們同在的功課,實在使我敬畏。孩子的目標明確,不厭其煩地一直要求我們把焦點對準他,要我們關注他,敏感於陪伴的品質,而我們是如此漫不經心地揮霍在一起的時間。

神在歷史上用各種不同的方式陪伴我們,在歷史上藉著眾先知好說歹說、多次多方地表達,但人卻視而不見,只專注在其他短暫且空虛的事物,好服事自己的肚腹,服事自己的需要。但神一再地關注我們,不放棄地招呼,甚至親自成為人,來到這個世界上,與祂揀選的人一起生活,要祂的百姓知道祂的陪伴是何等全心全意,並且不受空間、時間的限制,直到永永遠遠。這份「以馬內利」的愛,誰能領受呢?我想是那些真正了解「陪」的真義的孩子們。

文章出處:<台灣教會公報> 第3485期

圖片來源:Serene攝


資料提供單位:台灣教會公報社
上一則 | 下一則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無資料--
   鄉土關懷
 
站在宣教150周年的折點,省思與展望教會的影響力
恆春半島古戰場溯源
人多不一定正確
 
   姐妹開步走
 
唯獨耶穌 唯獨聖經
培力,改變生命的機會(下)
培力,改變生命的機會(上)
 
   原知原味
 
人在異鄉 身不由己
復和之路漫長艱辛
剎不住的狂想人生
 
   教會人物誌
 
基督裡蒙接納是人生的轉捩點
飛越病時苦
宣教師愛與奉獻,畫出台東最美風景4-4
 
   青年青不輕
 
在看不見的生命角落看見主
用聲音連結世界4-4
用聲音連結世界4-3
 
   鮮知啟示
 
普世需要更多的和解與盼望
【樂揚真理】號筒響起時,我會在那裡
兩三個人的聚會
 
   信仰與生活
 
我為什麼不受洗?4-1
從最初之處實質革新
神學對生命倫理學之貢獻與影響
 
 
 教會歷史
 
音樂事奉的神學反思(下)
音樂事奉的神學反思(上)
宗教對談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