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信仰專欄 > 鄉土關懷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點閱次數:1458
字級調整:
上一則 | 下一則
蘭嶼極東之濱(上)
作者 / 于倉和
傳統地下屋

出發前一晚,我在網路上搜尋蘭嶼的資料,望著電腦螢幕上秀出的描述發呆。在蘭嶼附近海上隨時可見飛魚嗎?男生走在路上都穿丁字褲嗎?各種疑問不時在腦海裡浮現。不過馬上就要出發,到了蘭嶼一切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取消的船班

從台灣本島前往蘭嶼,只能先到台東,再搭船或飛機前往。早上10點,我才剛步下火車,卻馬上接到船公司來電,告知下午的船班因風浪太大取消,必須延後到隔天,我只得立即搭車到機場,看看能否補到機位。

一路上,開計程車的阿姨不斷地解釋我遇到的狀況,她說也許只是因為船班載客數不足而臨時取消,但也可能因為海象多變化,船班或航班被迫取消。她還說,台東市區有一個蘭嶼民眾服務中心,裡面有住宿設施,凡是蘭嶼居民因天候因素無法回到島上,均可免費入住,有人一住就是2、3天。

最後我在機場等了足足5個小時,幸運補上機位。忽然想到,同樣生活在這塊土地上,我不過是在一趟4天3夜的旅程上偶然遭遇,就已不滿船班臨時取消,但這樣的狀況對蘭嶼人來說卻可能是家常便飯,在最簡單不過的「回家路上」就有可能遇到。

飛機頂著強勁的西南風降落,下了飛機,所有旅客在門口等著裝載行李的貨車緩緩倒車,就可以直接拿取行李離開。蘭嶼機場的航廈十分迷你,外觀有達悟族的傳統圖騰裝飾。領到行李後,從租車行老闆娘手裡接過機車鑰匙,我的蘭嶼之行總算正式展開。

從機場出發,天氣還算晴朗,沿岸白浪滔滔,不過環島公路上人煙稀少,海風夾帶著細小的砂石,迎面打來,有時讓臉部刺痛不堪,再加上不時顛簸的路面,多少給人一種淒涼荒蕪之感。

饅頭山、開元港、加油站、引發爭議的便利商店、紅頭岩、雙獅岩、軍艦岩,從椰油部落、朗島部落,再一路來到我下榻的東清部落。一路上沒有飛魚、沒有丁字褲、沒有藤盔、甚至看不到有人划拼板舟,有的只是偶爾呼嘯而過的機車和汽車。

■拆除地下屋

蘭嶼有兩大海灣,東清灣及八代灣,其中東清灣位於蘭嶼東面,由東清及野銀兩部落南北合抱,而八代灣位於西南側,紅頭及漁人部落正對其面。因此東清部落可說是蘭嶼島上最適合觀賞日出月出的地點。

抵達東清部落之前,我先在附近民宿老闆開設的反核酒吧休息了一會兒。即使沒去過蘭嶼,也知道島上有座核廢料貯存場,「反核」確實是件大事。

下榻的民宿隱身在東清部落眾多房舍中,是一棟外型平凡無奇、部分牆面有著地中海風情粉刷的3層樓透天厝,和台灣本島的一般民宅沒有什麼不同。

舉目四望,看不到任何一棟傳統地下屋。「很久以前蔣宋美齡來到蘭嶼,覺得蘭嶼人住在那種落後的地下屋是政府無能,因此就下令拆除改建。」後來有一晚在反核酒吧裡,老闆娘如此說道,她隨後又補了一句:「這是文化差異。」我相信當時有當時的想法,但現在看事情的角度又不一樣了。就以住家形式的觀點來看,這確實是文化差異;但是挾國家權力「除舊布新」,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可能就是從「文化差異」升級到「文化霸凌」了。

這正是一個強勢文化慢慢吞噬弱勢文化的縮影。

在白天,東清灣是一片開闊的海灣,近岸處有幾座礁石和防坡堤可擋住較大的風浪,於是遊客便可在內側浮潛或體驗划拼板舟的樂趣,或是坐在岸邊的簡餐店,悠閒地一邊喝下午茶,一邊享受寧靜的海景。

到了夜晚,東清部落靠海邊的那段馬路,就會變成蘭嶼島上最熱鬧的夜市。儘管夜市的規模無法和台灣本島相比,還是可以讓外地遊客或當地人一飽口福。買了宵夜後,便可坐在堤防邊,或者更幸運地獲得當地人的邀請,脫鞋上涼台,嘴裡吃著美味的烤飛魚,一邊享受徐徐吹來的沁涼海風,一邊欣賞不時從雲間穿透灑下的皎白月光,把夜裡的東清灣染成一片銀,不時還可以看見水面下有光束隨著波浪晃動,那代表有漁夫正在水下作業捕捉海鮮。

■流放的人犯

東清部落再往南,就是野銀部落。野銀部落除了有冷泉,也是島上目前達悟傳統建築分布最密集、最完整的部落,若是想要一探有人居住的傳統地下屋,來野銀就對了。此外,島上有一條橫貫公路,就是從野銀直接通到西南方的紅頭部落,可以省下不少路程,而這條橫貫公路除了聯絡蘭嶼東西兩側之外,也通往蘭嶼氣象站。

進入蘭嶼氣象站的大門,就可發現在周圍幾棟白色建築物中間,有一座斑駁的斷垣殘壁,屋頂早已不見蹤影,牆上只剩下窗孔,沿牆蔓生的大樹顯得綠意盎然。原來蘭嶼氣象站早在日治時代便已設立,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還曾經遭到美軍空襲,斑斑彈痕今日依舊清晰可見。即使是當年的蘭嶼,就算遠離「大島」,與世無爭,但俗世的戰爭惡靈卻還是會自動糾纏上這美麗的海島。

站在蘭嶼氣象站的大門往山下望,左手邊是東清灣,中間可遠眺包括大森山、望南峰與奧本嶺在內的蘭嶼南部群山,右手邊則是八代灣,左右擁海,中抱群山,一島兩洋,氣勢磅礡,迎風環視,就算是在台灣本島,如此瑰麗美景亦屬罕見。

離開野銀部落之後,一路往南騎,半路上會看到一座斑駁的白色水泥柱,上有「永興農莊」指標,牆面上均有前總統蔣中正手書的標語。永興農莊是戒嚴時期政府在蘭嶼島上開墾的農莊之一,許多需要管訓的榮民會被送來此地,有點像中國古代屯墾戍邊、又帶點流放的味道。如今農莊的建築物早已湮沒在荒煙蔓草中,許多遊客來到此地,是為了一睹蘭嶼角鴞的蹤跡。

把需要管訓的人從台灣本島上送來蘭嶼,某種意義上就是把台灣不要的東西送來蘭嶼。不過,從台灣送來不要的東西,可不只人犯而已。(待續)

文章與圖片來源:<台灣教會公報>第3270期


資料提供單位:台灣教會公報社
上一則 | 下一則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無資料--
   鄉土關懷
 
站在宣教150周年的折點,省思與展望教會的影響力
恆春半島古戰場溯源
人多不一定正確
 
   姐妹開步走
 
唯獨耶穌 唯獨聖經
培力,改變生命的機會(下)
培力,改變生命的機會(上)
 
   原知原味
 
人在異鄉 身不由己
復和之路漫長艱辛
剎不住的狂想人生
 
   教會人物誌
 
基督裡蒙接納是人生的轉捩點
飛越病時苦
宣教師愛與奉獻,畫出台東最美風景4-4
 
   青年青不輕
 
在看不見的生命角落看見主
用聲音連結世界4-4
用聲音連結世界4-3
 
   鮮知啟示
 
普世需要更多的和解與盼望
【樂揚真理】號筒響起時,我會在那裡
兩三個人的聚會
 
   信仰與生活
 
我為什麼不受洗?4-1
從最初之處實質革新
神學對生命倫理學之貢獻與影響
 
 
 教會歷史
 
音樂事奉的神學反思(下)
音樂事奉的神學反思(上)
宗教對談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