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信仰專欄 > 信仰與生活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點閱次數:2273
字級調整:
上一則 | 下一則
教會增長與遵行主的命令
作者 / 林昭仁

■宣教大使命

上帝要藉以色列百姓的宣揚、見證,使萬國萬民知道祂的大名和權柄,並進一步歸向祂。大使命是福音書的頂點,也是使徒行傳的起點,是主耶穌在地上期間至高無上的最後一道命令:到世界各地宣教、見證。教會只要遵行這一道命令就會增長。

主耶穌的命令如下:「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馬太福音28章19節)「你們往普天下去, 傳福音給萬民聽。」(馬可福音16章15節)「並且人要奉祂的名傳悔改、赦罪的道,從耶路撒冷起直到萬邦。你們就是這些事的見證。」(路加福音24章47~48節)「父怎樣差遣我,我也照樣差遣你們。」(約翰福音20章21節)「但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著能力,並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瑪利亞,直到地極,作我的見證。」(使徒行傳1章8節)

上列主的命令,以馬太福音28章19節為核心,其步驟如下:1.「去」即出去傳福音、作見證;2.「使萬民作門徒」是指基督教教育;3.「施洗」是進入教會團契的門戶;4.「歸於父、子、聖靈的名」即成為教會會員。

■教會與宣教

20世紀神學家Emil Bruner說得好:「教會有宣教,才能存在;正像火焰有燃燒,才能存在。」換言之,沒有宣教,則無教會; 正像沒有燃燒,則無火焰。我們這一時代的文化和科技乃快速衝向未來,我們的教會若沒有宣教行動,便將呈現「冬眠」狀態,活在歷史中,被拋在時代的角落裡。七星中會雙連教會牧師陳文欽說得蠻好:「傳福音是教會的心臟,不傳福音的教會等於患了心臟衰竭的病症,如果心臟停止跳動,就是生命的結束,不傳福音的教會是死的教會。」

到底教會要宣揚什麼信息呢?宣教的信息最主要的是強調人的處境。自始祖開始,世人都犯了罪,人因著罪就和上帝疏遠、隔離,其結果是普世充斥著不幸情景,諸如天災、飢荒、政治壓迫、經濟剝削、仇恨、虐待等。人在可憐處境下,他的最大需要就是救贖。

到底人要如何得到救贖呢?行善是可嘉許的,但是行善不能救贖人,因為救贖不能來自罪人自己的作為;救贖只能來自上帝的恩典,並且相信耶穌基督得稱為義。使徒保羅說:「人心裡相信,就可以稱義;口裡承認,就可以得救。」(羅馬書10章10節)教會必須忠實於宣教,罪人才有機會聽到福音,進而接受耶穌基督為救主。正如保羅所說:「人未曾聽見祂,怎能信祂呢?沒有傳道的,怎能聽見呢?」(羅馬書10章14節)接受基督救贖的人越多,教會就隨著益加增長。

如何進行宣教事工

那麼教會要如何進行宣教事工呢?首先,須知「有效的宣教原則」,包括:1.從事多樣化的事工;2.去贏得可以贏得的人歸主、去接觸可以接觸的人歸主;3.基督教的救贖教義以及傳福音給萬民的使命是千年不變的,不過傳福音的方式必須創新、改進,以適應、符合時代潮流的需求;4.不作使人惱羞成怒、引起反感的宣教方式;5.切記,失敗為成功之母。沒有嘗試,哪來成功?即使失敗,也得到了寶貴的教訓。

其次,須有「宣教的新技巧、策略」,例如:1.善用多媒體作宣教工具。媒體人傅傑利(Jerry Falwell)說得妙:「我在一個禮拜天早晨電視廣播所觸及的人,比保羅一生事奉中所接觸的人還要多。」

2.善用主日餐會。美國柳溪社區教會牧師比爾‧海波斯(Rev. Bill Hybels)發現:基督徒帶領非基督徒來到教會禮拜,大部分的人是於主日禮拜後,在停車場聊天或在當地的餐廳用餐閒聊時,才決定信主的。

3.作市場調查。市場調查可以了解所座落地區的人們之情況及需要,並了解哪些人可以接受福音,然後所策劃出來的事工、活動,才能贏得他們進入教會。

4.鎖定「目標群眾」。海比爾牧師知道,他無法同時注意到社區中每一族群的需要,因此他將「目標群眾」鎖定在社區人口統計中最大的一群。台灣教會若要進行「目標群眾」的策略,最好事先把目標分類出來,諸如兒童、少年、青年、壯年、中年婦女、松年等,然後排列優先順序,按照階段進行宣教事工。

5.使用「3次聽道律」。信徒帶領非基督徒來教會做禮拜,至少持續聽了3次的講道後,比較有可能開始連結於教會。不過,其先決條件是牧師所傳講的信息必須有良好架構、豐富內涵,使非基督徒聽了之後,感受到信息對於生活規範、做人道理、人際關係、內心平安、人生歸宿等切身問題有指點作用。

6.使用「7次接觸律」。教會對於一位可能成為新會友的人作了密集的7次接觸,並使他們加入教會成人主日學、團契或小組,這些人就容易留在教會中。多數台灣教會對於初次前來教會做禮拜的新朋友,似乎不夠關心,沒有跟進的動作,也沒有儘快使他們加入教會團契、小組或成人主日學,結果新朋友從教會的前門進來,從教會的後門溜走,實在可惜。當然,過猶不及,殷勤過度可能引起新朋友的反感,這一點需加以留意。

7.善用「社區宣教」。信義會板橋福音堂牧師張復民認為,與社區人士建立良好的關係是傳福音的第一步。該教會設立了「人工魚礁」(本文辭乃借用的專有名詞,在教會事工上是指提供一些社會人士接納的有益活動)。教會每年舉辦不定期的大型演唱會、園遊會、野台戲、特別營會等,這是密集式的「人工魚礁」。教會租下社區活動中心,舉辦定期的「學習工作坊」,招生多種學藝班級,以及舉辦社區講座,內容包括投資理財、生活規劃、夫妻溝通、親子關係、身體保健、茶道文化等,這是細水長流式的「人工魚礁」。

無論是密集式或細水長流式的人工魚礁,都讓會友有機會和慕道友接觸並建立友誼關係,藉此對他們傳福音,引人歸主。

■遵行大誡命

大誡命又稱為新誡命,包含舊約10條誡命。主耶穌指示我們,「愛上帝和愛人」這兩條誡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總綱(馬太福音22章40節)。新約聖經有多處記載主耶穌的新誡命:「要愛你們的仇敵。」(馬太福音5 章44節)「你要愛人如己。」(22章39節)「你要愛鄰舍如同自己。」(路加福音10章27節)「我賜給你們一條新命令,乃是叫你們彼此相愛。」(約翰福音13章34 節)「你們要彼此相愛,像我愛你們一樣;這就是我的命令。」(15章12節)「我這樣吩咐你們,是要叫你們彼此相愛。」(15章17節)

主耶穌解釋祂來到這個世界的使命是:「傳福音給貧窮的人,報告被擄的得釋放,瞎眼的得看見,叫那受壓制的得自由。」(路加福音4章18節)許多西方教會,特別是美國,認為宣教就是以基督的名向貧困的人作服務。換言之,他們認為宣教就是慈善行為──關心世人身體、心理、精神、社會和經濟上的需要。慈善行為可謂為「具體化的見證」,也是屬於教會的使命。

最近幾年台灣街道上出現不少失業而貧窮的街友,有些教會為了力行主耶穌的大誡命而成立「基督教恩友中心」。目前該中心已在全國設立23個據點,每日免費供應午、晚餐。除外,各據點也收容老弱、殘疾以及無居所的中、青年,同時提供輔導就業服務。其宗旨以「福音為主,救濟為輔」,每餐半小時前有聚會,每天又有早、晚禱。這種措施是正確的,因為應驗了主耶穌所說的話:「你們的光也當這樣照在人前,叫他們看見你們的好行為,便將榮耀歸給你們在天上的父。」(馬太福音5章16節)

美國波特蘭新希望社區教會在1970年代開拓初期,每10名信徒就成立一個「愛心關懷小組」,其特色不在於查經,乃在以愛心服事人。該小組所做的事工是致力於「心靈受創傷的人得著醫治,按照人們的需要來服事眾人」。各小組勤做醫院探訪、為病患禱告、關心離家出走或家庭有問題的人。在台灣也有不少教會有「細胞小組」,若能做到這種地步,則遵行「大誡命」而使教會增長的成果就彰顯出來了。

X  X  X

基督教神學強調世界各地的基督徒需認知「教會與世界」是息息相關的,其關係就是教會要對世界宣教。其實,使徒們所建立的正統基督教會在本質上就是宣教的教會。基督徒務必裝備自己受差遣出去對所接觸的人們為基督作美好的見證。主耶穌曾命令門徒要以善行和話語為祂做見證,依照使徒行傳的記載(4章29~30節),門徒們做到了。今日的基督教會只要依照使徒們的模樣宣教,則將和初期教會一樣:「信而歸主的人越發增添,連男帶女很多。」(使徒行傳5章14節)

(作者為長老教會退休牧師)

文章與圖片來源:<台灣教會公報>第3250期


資料提供單位:台灣教會公報社
上一則 | 下一則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無資料--
   鄉土關懷
 
站在宣教150周年的折點,省思與展望教會的影響力
恆春半島古戰場溯源
人多不一定正確
 
   姐妹開步走
 
唯獨耶穌 唯獨聖經
培力,改變生命的機會(下)
培力,改變生命的機會(上)
 
   原知原味
 
人在異鄉 身不由己
復和之路漫長艱辛
剎不住的狂想人生
 
   教會人物誌
 
基督裡蒙接納是人生的轉捩點
飛越病時苦
宣教師愛與奉獻,畫出台東最美風景4-4
 
   青年青不輕
 
在看不見的生命角落看見主
用聲音連結世界4-4
用聲音連結世界4-3
 
   鮮知啟示
 
普世需要更多的和解與盼望
【樂揚真理】號筒響起時,我會在那裡
兩三個人的聚會
 
   信仰與生活
 
我為什麼不受洗?4-1
從最初之處實質革新
神學對生命倫理學之貢獻與影響
 
 
 教會歷史
 
音樂事奉的神學反思(下)
音樂事奉的神學反思(上)
宗教對談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