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信仰專欄 > 信仰與生活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點閱次數:1589
字級調整:
上一則 | 下一則
藝術結合信仰, 給上帝空間1

■林子內教會:藝術牆,福音注入社區

林子內教會設立於1963年「倍加運動」時期,50年來歷經了11位上帝的僕人在此服事,和前人一同承接主耶穌基督吩咐的大使命:「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都賜給我了。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馬太福音28章18~20節)

來到林子內,投身於偏鄉地區的農村宣教,先人在此投入的福音宣教、社區鄰人的關懷訪視故事,從1995年來到這裡的第一天,就不斷的聽會友轉述著。這一個個感人的故事、前人流淚在此撒種的事蹟,聽在我這位初出茅廬,神的微小僕人耳中,心中不免驚惶!深知自己沒有比前人智慧,口才與能力更有諸多不及,前人費盡諸般努力,依然難在社區福音宣教上有所突破,如今當如何?

經過2年傳道生活的學習,嘗試過許多方式與努力,我們依然很難領人踏進教會。在社區居民的生活中,教會彷彿有一道無形、神祕又高聳的牆將彼此隔開,相近卻陌生,比鄰卻疏離!感謝上主給予我,比前人有更長的時間留在林子內學習,讓我們有機會嘗試更多種方式接近社區,在社區生活與環境中置入福音異象。

除了運用每年暑假兒童事工與社區家庭接觸外,1997年起嘗試從環境清潔、醫院訪視進入社區關懷;1998年後更積極投入社區環境綠美化與營造,期待藉由環境的改造來影響生命與品格,使人願意「聽」「信」福音。社區環境在大家的努力中,逐年被提升,只是福音依然難被「聽見」與「看見」,於是我們開始思考,是否可以將福音置入於社區環境中?

2000年機會終於出現!在社區訪談中,找回一段共同記憶──社區的古道,幾經討論與實地勘查,「懷舊古道」成了一個充滿信仰故事的「心靈步道」。步道運用實際景物及先人故事,串起一個個信仰真理,可惜實景常因天災或自然界的演進與轉換消失,故事因此被迫停住。

2006年起,我們有機會嘗試學習「藝術空間營造」,運用教會及社區住家的擋土牆、圍牆、牆面,從事藝術與信仰故事的創作。希望將福音故事與真諦,藉由藝術空間營造方式,呈現於平日生活環境中,讓福音故事可以被看見。2006年經由台南神學院師生的投入,2007年台南聖教會會友的參與,我們將詩篇23篇的意境,運用馬賽克拼貼方式,創作於教會前的擋土牆。2008年,我們又凝聚社區老人及「傳承藝術」課程,在多位志工的陪伴中,完成社區另一牆面的創作。

經過居民、會友、同工多年來努力與耕耘,社區牆面一個接著一個,被創作出不同的信仰故事。這些美麗的彩色牆面述說著福音的故事, 每天忠心的守候著村民,靜靜的向人們述說著上帝的信實與慈愛,默默的向訪客展現上主奇妙的作為,向所有參與服事的人們見證「祂是世界的主!」「祂是歷史的主!」我們是祂廣闊世界中的一小點,是祂偉大歷史計畫中的一小片段!卻又如此榮幸被看重、被容許參與祂偉大歷史計畫之中。

長老教會在台宣教明年邁入150週年,求上主引領我們,更謙遜順服於祂的旨意與聖工,將福音釘根鄉里,讓教會活出盼望的記號。

(作者/蕭瑞巧,林子內教會牧師)

■浸信會恩慈堂:點亮球燈,為引人駐足

2013年底,台南市東區大學路上出現了十多盞球燈,祥和地透著光,引人注目。走近一看,驚異發現球燈竟是由眾多小塑膠杯組合而成,還清晰可見釘書機釘接的痕跡;其中最大的球燈由白色置物籃串連而起,足足要兩、三個人才環抱得了。這是浸信會恩慈堂人行道上的裝置藝術,每每讓過往人們忍不住駐足欣賞。

負責此事工的恩慈堂執事呂賢文,本身是室內設計師,他說,這裝飾意外見證了弟兄姊妹合一服事的成果。恩慈堂緊鄰成功大學熱鬧的校區,平日人潮絡繹不絕,原本計畫重新整修門面,但礙於不久才剛完成禮拜堂內的整建,已耗費不少經費,門面拉皮工程只好暫緩。

經濟雖拮据,但創意無限。當大夥討論如何利用有限經費來佈置教會以迎接聖誕季時,一位建築系女學生畫來一張燈飾圖,提出以塑膠杯組裝成燈飾作為裝飾物的構想。另一位具有數學工程背景的弟兄看了圖便帶回家研究,最後以縝密的數學公式演算出構成球面需要的塑膠杯數量,並且模擬出立體圖及模板組合,證明了女學生的想法並非不切實際,而是可行的藝術裝置。

教會弟兄姊妹照著這個模板,開始以大量的小塑膠杯製作球燈,呂賢文則運用自己在空間設計的恩賜及專業,請師傅打造專屬的燈飾腳架;球燈內的燈泡也特地做了防水處理,以延長擺放室外的壽命。除了或掛或立的球燈,大夥還竭力從教會二樓垂掛一大面紅色與金色相間的布篷;牆面佈告欄及人行道地板, 也漆換成風格一致的色調,讓教會門面頓時高雅了起來。

雖有典雅的裝置,但人行道上常被停滿摩托車,很煞風景。呂賢文靈機一動,於是向台南市政府申請塗消教會前的機車格,如此一來,除了方便身心障礙者通行,也營造出空間感,再擺上幾座庭園椅供人歇息,整體裝置大為加分。

2013年聖誕季,恩慈堂就在人行道上舉辦音樂佈道會,也與台南市政府同步舉行點燈儀式;同時開放教會空間,邀請行人入內參觀、索取福音刊物,並備茶點招待。恩慈堂牧師吳瑞仁說,期間不少人受裝置藝術吸引踏進教會,甚至一對夫妻就此穩定聚會。直至今日,球燈仍天天佇立發光,前陣子還配合復活節,布篷由金色改換成紫色調。

由百萬預算縮減成萬元的門面佈置,創造出意想不到的果效,除了信徒發揮恩賜合一服事,佈置後的寧靜氛圍,更讓人對教會留下祥和印象,因而駐足,甚至走進恩典之門。「讓人願意停留。」呂賢文說,這是當初設計門面、一切為榮耀主而做的初衷。

(採訪/哀玉梅)

文章與圖片來源:<台灣教會公報>第3249期


資料提供單位:台灣教會公報社
上一則 | 下一則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無資料--
   鄉土關懷
 
站在宣教150周年的折點,省思與展望教會的影響力
恆春半島古戰場溯源
人多不一定正確
 
   姐妹開步走
 
唯獨耶穌 唯獨聖經
培力,改變生命的機會(下)
培力,改變生命的機會(上)
 
   原知原味
 
人在異鄉 身不由己
復和之路漫長艱辛
剎不住的狂想人生
 
   教會人物誌
 
基督裡蒙接納是人生的轉捩點
飛越病時苦
宣教師愛與奉獻,畫出台東最美風景4-4
 
   青年青不輕
 
在看不見的生命角落看見主
用聲音連結世界4-4
用聲音連結世界4-3
 
   鮮知啟示
 
普世需要更多的和解與盼望
【樂揚真理】號筒響起時,我會在那裡
兩三個人的聚會
 
   信仰與生活
 
我為什麼不受洗?4-1
從最初之處實質革新
神學對生命倫理學之貢獻與影響
 
 
 教會歷史
 
音樂事奉的神學反思(下)
音樂事奉的神學反思(上)
宗教對談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