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信仰專欄 > 教會人物誌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點閱次數:1512
字級調整:
上一則 | 下一則
陳雲址--2000年第10屆醫療奉獻獎得主 
獻身偏鄉,黑暗得見光明
作者 / 採訪/方雅惠

恆春,國境之南陽光燦爛的小城,曾有很長一段時間因為沒有眼科醫師,居民活在失去光明的危機裡。18年前,第一個眼科醫師陳雲址到來,為他們帶來了出黑暗、入光明的契機。1934年生的陳雲址是第二代基督徒,基督信仰傳承自母親,但他坦言,小時候接受的是「媽媽的信仰」,直到讀高中二年級時,自己才開始追求,此後信仰就一直影響他做各方面的選擇。

陳雲址開眼科診所時,雖然周遭人建議他回到有地緣、人脈關係的家鄉高雄,但他因為不想離開當時聚會的教會,最後選擇在台北開設信望愛眼科診所,而且堅持禮拜天不看診。雖然在旁人看來這不是很聰明的決定,但上帝賜福,開業僅一年,他的患者已成長到一天上百人。

55歲那年,陳雲址因不堪負荷繁重的看診工作,肝病發作,於是提早退休,舉家移民美國休養。在美國,他停止看診工作,卻也因此有時間投入教會服事。直到他一天清晨靈修時,讀到馬太福音裡一千兩、二千兩與五千兩僕人的故事,忽然覺得自己像是那個拿一千兩的僕人,把上帝給他的恩賜荒廢不用,於是尋思再回台灣把恩賜用出來。

1994年年初開始,陳雲址和太太花了近一年時間尋求神的心意,物色需要眼科醫師及福音的地方。後來他們發現恆春不僅沒有眼科醫師,教會也缺牧者,醫師有時也要站講台,經過禱告,覺得到恆春最平安、踏實,於是住進恆春基督教醫院簡陋的宿舍,開始24小時待命、幾乎全年無休的醫療服事。

恆基的眼科門診,是恆春第一個眼科門診,一切從零開始,陳雲址前後只有兩個月時間準備。過程中陳雲址卻滿有平安,相信事情只要合乎上帝旨意,祂必成就一切,果然在很短時間內,儀器設備一一順利到位,並未遇到什麼困難,1995年3月如期開張。

1997年,陳雲址接下院長一職,面臨更多挑戰。首先是恆基因為興建醫療大樓,背負1億2500萬的巨額貸款,員工也從20幾人擴編到6、70人,人事費一下子增加數倍,每個月一開門就面對高達100萬的房貸支出,帳面都是赤字。再則是體力上的挑戰。由於門診照常進行,陳雲址每天下午5點多才有時間看公文,常常要忙到晚上12點。

此外,陳雲址院長任內曾發生醫院最怕碰到的醫療糾紛,他雖沒有處理經驗,幸而在禱告中找到釐清事情的方法,主動找檢察官接受調查,反而讓原本想敲竹槓的病人家屬知難而退。

兩年下來,陳雲址感到體力瀕臨透支,不得不暫辭院長。卸職後他仍繼續看診,看診人數不斷成長,一日要看上6、70個患者,對已有年歲、身體不好的他是不小的負荷,幸有妻子隨侍一旁照顧。後來因為環境需要,他又接下代院長職,一代就是3年。

「我不是靠自己在做院長,」陳雲址說。儘管恆基最困難的時期每個月都在負債,但他始終相信只要所做的合乎上帝旨意,就不用怕,上帝自有安排。對於走過的驚滔駭浪,他如今回想起來,「好像也沒什麼特別的!」和善的圓臉上盡是溫和的笑。

外人看來,卻不是可以一語帶過那麼雲淡風清。其實陳雲址上任院長後,還未支薪,便先自掏腰包拿出100萬元,捐給醫院買手術顯微鏡。接著,陳雲址還「上山下海」,上山,即延續恆基傳統,每週深入山地無醫療地帶進行巡迴醫療;下海,即一改之前坐在診所等病患自動上門,為了募款而放下身段到處開口「要錢」。

不僅忙於院務,陳雲址在專業上也沒有懈怠。他發現恆春因盛產洋蔥,不少工人遭洋蔥刺激而造成角膜潰爛,於是主動通報衛生署列入職業病系統,並參與勞委會衛生研究所「洋蔥作業人員角膜感染研究」計畫,積極防範洋蔥工人失明。

陳雲址說,恩賜是工具,如果沒有力量使用,工具的價值等於零,「信仰就是我們的力量,有很好的專業、裝備,還是要靠信仰才能好好使用。」他建議想到偏鄉服事的人要有兩個認知:一是預備好工具,每個階段都盡忠做好上帝賦予的工作,不要停下學習的腳步,因為工具每天都在改進。第二個認知是把生命連結於上帝,以謙卑、踏實的態度服事,深切明白自己擁有的一切都來自上帝賞賜。「預備好你的工具,有信仰做為力量,謙卑在人的面前,走到哪都不必煩惱,到了適當的時間,上帝就會用你。」

細數一路走來的點點滴滴,雖然擔過重擔、嘗過艱辛,但陳雲址舉重若輕,始終在主裡保有平安,他說:「雖然有時我們一時之間看不清楚上帝的帶領,但只要我們所行的合乎上帝旨意,就嘸免驚,一切所想的,上帝都會安排。耶和華以勒,祂必預備!」

文章、圖片來源:<台灣教會公報>第3219期


資料提供單位:台灣教會公報社
上一則 | 下一則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無資料--
   鄉土關懷
 
站在宣教150周年的折點,省思與展望教會的影響力
恆春半島古戰場溯源
人多不一定正確
 
   姐妹開步走
 
唯獨耶穌 唯獨聖經
培力,改變生命的機會(下)
培力,改變生命的機會(上)
 
   原知原味
 
人在異鄉 身不由己
復和之路漫長艱辛
剎不住的狂想人生
 
   教會人物誌
 
基督裡蒙接納是人生的轉捩點
飛越病時苦
宣教師愛與奉獻,畫出台東最美風景4-4
 
   青年青不輕
 
在看不見的生命角落看見主
用聲音連結世界4-4
用聲音連結世界4-3
 
   鮮知啟示
 
普世需要更多的和解與盼望
【樂揚真理】號筒響起時,我會在那裡
兩三個人的聚會
 
   信仰與生活
 
我為什麼不受洗?4-1
從最初之處實質革新
神學對生命倫理學之貢獻與影響
 
 
 教會歷史
 
音樂事奉的神學反思(下)
音樂事奉的神學反思(上)
宗教對談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