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信仰專欄 > 姐妹開步走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點閱次數:1574
字級調整:
上一則 | 下一則
在家教育-1
子女教育,父母的再教育
作者 / 薛夙娟

1998年的春天,我離開工作崗位,開始全職媽媽生涯,並首次聽到「在家教育」這個名詞。當時的我連「教養」孩子的觀念都還未具體,遑論「在家教育」。但這個名詞引發我的好奇心,便透過網路書店買了兩本英文書,書中從基督信仰角度介紹在家教育,研究一番後始對在家教育有粗淺的認識,並且深深認同以基督信仰為根基的教育理念。於是,我決定偷偷對當時快滿兩歲的大兒子實行「在家教育」,一開始其實只是想以這樣的方式陪伴他度過學齡前時光。

直到大兒子讀大班的年紀時,本來打算讓他進幼稚園就讀,偶然讀過報紙上一個介紹在家教育的專欄後,我改變了原來的計畫,毅然決然正式走上在家教育的路。

■善用團體資源

一開始投入在家教育,心中難免有些恐懼,和許多人一樣,不知道如何寫申請書和教學計畫、擔心資源不夠、擔心孩子是否能找到適當的友伴發展人際關係……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我加入了慕真在家教育協會。

我開始參加協會提供的課程及聚會,增進對在家教育的了解與信心,也在當中認識了同質性的家庭,彼此分享經驗、互相關懷。同時,我積極參加社區講座與教材業者舉辦的課程,擴展自我的知識領域並學習更多教學觀念。教學計畫的編寫則參考教育部網站所定的課綱及能力指標,這是為了讓自己在設計教學內容時,不至於過度天馬行空,而忽略了孩子一般能力的均衡發展。

此外,最令人關注的莫過於孩子人際關係發展的問題。我的孩子從小參加教會的主日學及各項活動,平日也常隨著父母參加家庭聚會。在教會裡,他有許多從小一起長大的友伴,有不時加入的新朋友,有時時關懷鼓勵他們的輔導與長輩,教會提供了安全穩定的人際互動環境。

此外,孩子在參加才藝課程時,在陪同媽媽上課、甚或跟著媽媽四處處理日常事務時,也在觀察人際互動並默默學習。在家教育孩子的人際關係建立不限於同儕之間,更擴及不同年齡、不同工作、不同階層的人群。就我這些年的觀察,除非天性過於害羞或本身有特殊狀況,大部分在家教育孩子在人際互動的表現其實相當穩健。

至於學校方面,因為擔心自家的資源不足,也擔心孩子若偶爾一次回學校參加考試,與同學不熟會造成困擾,我們自一開始便接受學校建議,讓孩子每週返校參加部分課程。可能是個性使然,我的兩個孩子在學校與同學相處都很愉快,沒有發生衝突。只有一次,大兒子在國中遭某位同學當面質疑在家教育自行打成績的公平性,但他只是一笑置之,不與其爭執。事後導師向我們談及這件事時,也很訝異孩子能這麼淡然處之。

其實,我們在為孩子申請國中自學之初,就與學校商定,升學全憑基測,不參加免試的甄選,也排除在畢業的敘獎制度之外。我們與學校之間任何的協議,都會向孩子說明;對孩子的計畫,每隔一段時間也會和他討論。平時我們也和孩子談及種種可能遭遇的狀況,並討論應對方法,所以當孩子遇到旁人質問或異樣眼光時,都可以應付自如。

■一同謙卑學習

走上在家教育的道路已10幾年,大兒子已經高二,在參加基測後回歸一般教育體制;小兒子目前小六,仍在自學當中。回顧這一路走來,耳邊一直有來自旁人好奇、提醒、鼓勵、甚至批判的聲音。不論別人眼光如何,我只知道,我們在家教育的每一個腳步,都是以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態度,戒慎恐懼地踩踏。每一天,都是謙卑學習的日子,坦白說,若不是有信仰的支持,我們無法持久走下去。

這麼多年下來,我常常問上帝的旨意如何?對我兩個孩子的計畫又是如何?在尋求上帝旨意的同時,我卻發現祂一次又一次改變我的眼光,祂的意念一次又一次高過我的意念,而我為什麼選擇在家教育孩子的想法,也隨之不斷改變。剛開始,也許是帶著虛榮心想做件不一樣的事,是為了教養出一個優秀的孩子,是為了避開校園文化對孩子的影響,或是對體制教育的反抗;然而,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我所看見的是:在家教育是一種經過選擇後的生活方式,是捨棄驕傲和孩子一同謙卑地重新學習,是教導孩子堅立信仰、追求真理的過程,是不受世俗文化綑綁、建立獨立思辨能力的訓練,是對孩子的教育,也是對父母的再教育。

文章與圖片來源:<台灣教會公報>第3238期


資料提供單位:台灣教會公報社
上一則 | 下一則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無資料--
   鄉土關懷
 
站在宣教150周年的折點,省思與展望教會的影響力
恆春半島古戰場溯源
人多不一定正確
 
   姐妹開步走
 
唯獨耶穌 唯獨聖經
培力,改變生命的機會(下)
培力,改變生命的機會(上)
 
   原知原味
 
人在異鄉 身不由己
復和之路漫長艱辛
剎不住的狂想人生
 
   教會人物誌
 
基督裡蒙接納是人生的轉捩點
飛越病時苦
宣教師愛與奉獻,畫出台東最美風景4-4
 
   青年青不輕
 
在看不見的生命角落看見主
用聲音連結世界4-4
用聲音連結世界4-3
 
   鮮知啟示
 
普世需要更多的和解與盼望
【樂揚真理】號筒響起時,我會在那裡
兩三個人的聚會
 
   信仰與生活
 
我為什麼不受洗?4-1
從最初之處實質革新
神學對生命倫理學之貢獻與影響
 
 
 教會歷史
 
音樂事奉的神學反思(下)
音樂事奉的神學反思(上)
宗教對談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