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信仰專欄 > 姐妹開步走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點閱次數:2081
字級調整:
上一則 | 下一則
耶穌受難的省思
作者 / 林以撒

參與我們教會的受難週祈禱會,每天早晚透過經文信息、詩歌默禱,相信大家在信仰上都有各種程度上的省思,而不論深淺的思考都對我們的生命有了助益。盧牧師所編寫的受難週默想手冊──《從基督的受難再思人生的苦難》,的確使我去思考許多東西。使我對聖經的認識或者是生命價值觀上面,發現許多需要被提醒的地方。這本書裡頭講到了人類中的種種苦難,有身心疾病的苦難、面對親友死亡的苦難、暴力及爭奪的苦難、文化壓迫的苦難、經濟壓迫下的苦難等,這些苦難述說了人類生命的渺小、短暫、有限、無常。人的生命就在這些的經歷中掙扎度日,如同詩篇90篇所說:「我們的生命像一聲歎息消逝了。我們一生的年歲不過七十,健壯的可能到八十;但所得的只是勞苦愁煩;生命轉瞬即逝,我們都要成為過去。」然而很多人短暫的生命卻也可以激起美麗的漣漪,燃起熱烈的光芒。我們可以想像一下這樣的畫面,在一平靜的湖面上,哪怕是起伏不大的一圈圈漣漪就可以使整個景色起了變化,看似充滿了生機。同樣的當我們仰望夜空時,一道流星短暫的劃過天際增添了這晚星空的神秘。人的一生雖然在歷史上短暫有限,但是所做的某些事務卻可以影響著萬代,因為這些事務關係著生命的基本元素。聖經上所記載的這些人生苦難是我們生命歷程中的必經之路,這些事與每個人都息息相關,於是我們要若能從這些經歷中尋求智慧,那將會是我們生命的寶藏,也是保障。而聖經讓我們做一件事,那就是「注目看耶穌」,學習耶穌的榜樣,跟隨祂的腳步!

在盧牧師所編寫的這本默想手冊中,我要探討的是關於文化與性別上的壓迫。在禮拜四早上祈禱會的經文主題是「當孕育生命變成壓迫生命時」,這樣的主題令我相當的驚訝,怎麼會孕育生命成為壓迫了生命呢?這樣的事情怎能讓它繼續的存在下去呢?經文是採用撒母耳記一開始那位不孕的母親哈拿的故事。在那個時代,不能生育對於母性來說的確是一件悲慘的事情,而男性所在意的卻是家族的香火可否延續的問題。對於哈拿來說,雖然他的先生的其他妻妾已經為他解決傳宗接代的問題,但是在家庭的地位上,哈拿仍然是繼續被恥笑、污辱的對象,她尚未擺脫這樣的受壓迫的命運,所以他用內心的吶喊向上帝禱告,為了要求得從自己腹中出來的小孩,不是女孩,而是男孩。我不是女性,我不能體會其中所承受的壓力,但是我深覺這樣的文化壓迫是非常沒有人性的。或許我現在也是這種文化中的壓迫者,但是我希望將來可以改變這樣的文化。

再來,在禮拜四晚上的經文主題更深入談到「文化中性別的迫害」。在聖經的文化背景中,猶太人的確是男性為主的社會,這也意味著他們歧視婦女的社會地位。從他們的律法書中,我們就可以一窺究竟,在明文或是不明文的律法上,女性是比較差的,女性是無法單獨承受家族產業的,女性是不算在人口數字中的,這些文化上的性別差異的確是長久以來的壓迫,若是哪一天這些壓制女性的理由不見了,以男性為主的社會上,這些男性們可能會無法適應,會感到沒有安全感、失去尊嚴、失去控制的權力等。事實上,進入資訊時代的社會,在工作職場上,的確可以看見越來越多的女性成為公司的主管,而且一些職務非得女性才能做的好,因為女性有其敏感度、細心、體貼的天生特質,所以我們看見女性在社會上是越來越有能夠嶄露頭角了,我認為這才是天父所創造的世界,男與女各有所長,成為互補,而非以男性為主,要女性遷就男性。當然在家庭中男性與女性的相處就更複雜了,因為家人的關係是更親密的,彼此的接觸是更頻繁的,所以如何互敬、互重、互愛,這不是一套公式可以說明的。總之,在這樣的經文主題中,讓我去思考的是:我們的文化中有多少是我們應當去改變的東西,不要再讓男女的差異成為彼此宰制、互相「爭頭」,或是互相壓迫的局面。

在目前熱門的國際新聞中,大家所關注的有美國總統的大選和西藏受壓迫的事件,在美國總統選舉中,民主黨的初選候選人,一位是非裔的歐巴馬,另一位是女性候選人希拉蕊,這樣的局勢告訴我們整個世界的思潮已經跟過去的男性文化為主的社會不同了,歐巴馬雖然是一位男性,但是他的政見中支持「公平待遇法」要確保婦女的同工同酬;另外他將重新推動「責任父親與健全家庭條款」,為家庭成立救助服務,協助推動家暴防治等。綜觀這些社會的思潮與脈動,我期望自己是向前看的人。

在原住民泰雅爾中會中,越來越多的女性傳道人出來服事教會,意味著越來越多的「師丈」在我們的教會界中,這些師丈他們有著自己的工作,但是他們不忘記成為另一伴最好的支持者,他們大部分也是教會中的同工或是幫助者,從這裡我們往回看,過去以男性傳道人為主的教會界,我們對於「師母」這角色都有一些特別的期待,若是這些期待套用在「師丈」的身上,那會是怎樣的情形?在男女互重的教會中,我們如何調整對女性的觀點,這值得我們以耶穌的受難來探討。

(本文寫作時,作者為台北東門教會傳道,現為泰雅爾中會士林教會傳道)

文章來源:台北東門教會
圖片來源:John 攝


資料提供單位:台北東門教會
上一則 | 下一則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無資料--
   鄉土關懷
 
站在宣教150周年的折點,省思與展望教會的影響力
恆春半島古戰場溯源
人多不一定正確
 
   姐妹開步走
 
唯獨耶穌 唯獨聖經
培力,改變生命的機會(下)
培力,改變生命的機會(上)
 
   原知原味
 
人在異鄉 身不由己
復和之路漫長艱辛
剎不住的狂想人生
 
   教會人物誌
 
基督裡蒙接納是人生的轉捩點
飛越病時苦
宣教師愛與奉獻,畫出台東最美風景4-4
 
   青年青不輕
 
在看不見的生命角落看見主
用聲音連結世界4-4
用聲音連結世界4-3
 
   鮮知啟示
 
普世需要更多的和解與盼望
【樂揚真理】號筒響起時,我會在那裡
兩三個人的聚會
 
   信仰與生活
 
我為什麼不受洗?4-1
從最初之處實質革新
神學對生命倫理學之貢獻與影響
 
 
 教會歷史
 
音樂事奉的神學反思(下)
音樂事奉的神學反思(上)
宗教對談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