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信仰專欄 > 青年青不輕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點閱次數:419
字級調整:
上一則 | 下一則
他們激勵了我
作者 / 盧俊義
被人稱讚為台灣人道主義者的蘭大衛醫師這樣說:「機器沒有仁慈,放射線無法表現同情。」(A machine can not show kindness; radiation can not show sympathy.)他強調任何一個「病人也是人」,因此,身為醫療工作者就必須「要有憐憫、仁慈、耐心,願意傾聽病人述說他的病情」。

有一次他受邀到一所醫學院對全校師生演講。他告訴在場的師生說:「要想想你當初進入醫學院是為了甚麼?但不論是甚麼理由,是為了賺錢也好,或是為了要醫治病人也好,你都必須注意到一點:你所面對的是人,是有人性、情感的人,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還要注意到一點:在我們的社會上,有許多對象是一般人常會疏忽的,他們正等待著你去幫助他們,就是那些在社會邊緣的人,包括在都市裡謀生的原住民、在監獄中的受刑人,以及生活在貧困中的人。會去注意到他們,就會幫助你提升醫療工作的理想,甚至會使你重新建立一個夢想。能這樣,就對了。」

重新讀蘭醫師的這段話,很快使我想起有一次聽謝緯牧師說話。那是一九六八年的某一天,我們有一群同學騎著腳踏車去台南北門嶼烏腳病醫院。他剛好從開刀房出來,看到我們這群神學生,他主動過來跟我們打了個招呼。我們當中有一位高年級的學長好奇地問他,為甚麼當了醫生,還想要當牧師?而且還每個禮拜特地老遠從南投開車到北門嶼來當「沒錢工的醫師」?

謝緯牧師並沒有立即回答這位學長的問題,而是招呼著我們跟著他巡視病房的每個角落,我看到他蹲下來,跟那些被他手術鋸腿截肢、坐在小板凳上的病人握手,摸摸他們的頭,觀察他們手術後斷腿斷手復原的情形。這樣的行為,後來我也在胡文池牧師身上看見。那是我在關山牧會時,有一次他帶我去探視位於崁頂的肺結核病人收容所,他也是這樣地在探訪病人。

與謝緯牧師結束病房探視之後,我們走到烏腳病院的中庭停了下來,這位學長逐一介紹我們給謝緯牧師認識。他顯然知道我們這位學長想要問的是甚麼?因為在路上,學長就曾私下跟我們說,當醫師可以賺很多錢,若是在牧養的教會中有多幾位醫師,那在牧會工作上一定很「容易」。他說想不通,為甚麼謝緯牧師已經是醫師了,還要當牧師?

就跟平常一樣,謝緯牧師沒有特別表情,只是緩緩地回答說:「醫師確實是可以賺很多錢,沒錯。賺錢並不是罪惡,也不是甚麼不好的事,我認為基督徒應該好好認真賺錢!」隨後他引用很多聖經經文說明上帝賜福給以色列人民,就是要給他們過富足的生活。但講到最後,他突然話鋒一轉,提高了聲調說:「但基督徒不要忘記,賺了錢,是為了甚麼?賺錢固然很重要,更重要的是:怎樣用所賺的錢來幫助自己活得更有意義?這一點才重要。不要讓錢箝制了你原本寬闊的胸襟,也不要讓錢纏絆住一個人往理想境界前進的勇氣、毅力。記住,千萬不要因為想要賺更多錢,害你墮落了,結果成為賺錢的機器!我比較擔心的是,當人在過富裕的物質生活時,忘記了有貧窮人在身邊,這樣,就會使人忘記了上帝賜福的意義。我來這裡,其實,是向這些病人學習;他們在這樣的苦難中,尚且還認真活著,想盡辦法要工作賺錢養家,使家人可以生活下去,這點才是生命最可貴的地方。我比他們幸運,條件都更好,我就應該更認真工作和生活。我當醫生,確實比一般人收入要好,但來這裡當義工,等於是『付學費』學習怎樣實踐聖經的教導。」

那次簡短的對話,一直深刻地烙印在我的心房中。我常想起他的話--向烏腳病人學習實踐聖經的教導。那次在謝緯牧師的回答中並沒有解釋為甚麼每個禮拜,他會特地遠從南投來北門嶼和這些烏腳病的病人在一起,甚至只要有需要,他就會將診所交待妻子代診,隨即趕過來北門嶼幫助烏腳病的病人,或是趕過去埔里幫助那些肺結核病的病人。後來我才知道,他在南投和埔里都是一個備受尊崇的醫療工作者,且是個相當具有人道主義精神的關懷者。

一九七四年神學院畢業後,我剛去台東關山教會牧會,發現關山有一群修女開設了天主教醫院,而且有遠從瑞士來的「義工醫師」在看診。後來才知道醫院有二十張病床,所收容住院的病人都是由這些修女親自看護著,只有白天才開放給病人家屬去探視。更特別的是,當我看到入院的病人幾乎都是原住民時,我一直在想一些問題:她們是為了甚麼遠到這個孤島台灣來?為甚麼來到台灣後,是選擇「後山」這個地方?日子久了,跟她們也熟了,我才逐漸知道她們開設該醫院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服務原住民。她們認為原住民才是真正需要幫助的人。雖然她們告訴我,「後山」就像瑞士一樣美麗,所以到「後山」台東可以減少她們懷鄉思親的心情。這些話都是她們謙卑的信仰內涵的表現。

最近去浸信會神學院授課,為介紹學生看林保寶所寫的《奉獻》這本書,我再次翻閱,讀讀這群遠從法國來台灣的天主教神父們,看他們怎樣在東部偏遠的村落、高山等地開拓據點,播撒下福音種子。這群來自法國的神父,從沒有任何福音的據點開始,然後深入山中、小村落、海邊等偏遠地區,與那些生活在貧困中的部落居民相處,與他們分享耶穌降生救贖的愛。
這又使我想起來自瑞士白冷差會的錫質平神父,他就是看到台東地區許多原住民和在街頭遊蕩的青年,沒有參與升學的競爭能力,又沒有一技之長,錫質平神父於是在台東市郊開創公東高工高級職業學校,訓練了一批批最有能力參與國際技能競賽的台灣青年子弟,直到他病逝台灣、且葬在台灣。

我發現他(她)們都有一個共同特色,就是對於媒體總是避而遠之,就像大家所熟悉的德蕾莎修女,也是一再拒絕媒體的採訪。原因只有一點:對生命的關懷,是在實踐信仰、是他(她)們獻身的使命,並不是用來宣揚自己能力的。

每當想起他(她)們,就會再次激勵起我獻身的使命感,敦促我想盡辦法要參與在他們的行列中。

(作者為台北東門長老教會牧師)

文章來源:台北東門教會
圖片來源:http://www.crossmap.com


資料提供單位:台北東門教會
上一則 | 下一則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無資料--
   鄉土關懷
 
站在宣教150周年的折點,省思與展望教會的影響力
恆春半島古戰場溯源
人多不一定正確
 
   姐妹開步走
 
唯獨耶穌 唯獨聖經
培力,改變生命的機會(下)
培力,改變生命的機會(上)
 
   原知原味
 
人在異鄉 身不由己
復和之路漫長艱辛
剎不住的狂想人生
 
   教會人物誌
 
基督裡蒙接納是人生的轉捩點
飛越病時苦
宣教師愛與奉獻,畫出台東最美風景4-4
 
   青年青不輕
 
在看不見的生命角落看見主
用聲音連結世界4-4
用聲音連結世界4-3
 
   鮮知啟示
 
普世需要更多的和解與盼望
【樂揚真理】號筒響起時,我會在那裡
兩三個人的聚會
 
   信仰與生活
 
我為什麼不受洗?4-1
從最初之處實質革新
神學對生命倫理學之貢獻與影響
 
 
 教會歷史
 
音樂事奉的神學反思(下)
音樂事奉的神學反思(上)
宗教對談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