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22日 發刊時間:每日發刊 單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踏實地往前走

參考經文: 以斯拉記6章1~22節

6:1 於是,大流士皇帝發佈命令查閱保存在巴比倫的皇室記錄。 2 他們卻在米底亞省的亞馬他城的宮內發現了一卷古卷,上面有這樣的記載: 3 「塞魯士皇帝當政的第一年,他下令要重建耶路撒冷的聖殿,作為獻祭的地方。這殿要有二十七公尺高,二十七公尺寬。 4 牆要每三層石頭上加一層木材。一切費用由國庫支付。 5 尼布甲尼撒王從耶路撒冷聖殿帶到巴比倫來的金銀器皿也要歸還耶路撒冷的聖殿,放在原來的位置。」 6 於是,大流士皇帝回覆如下:「河西省省長達乃、示他‧波斯乃,以及在河西省的官員們:「你們要遠離那聖殿; 7 不要干涉建殿的工程。要讓猶大省長和猶太人的領袖在原處重建上帝的聖殿。 8 我現在命令你們要幫助他們重建。他們的全部費用要儘快從王庫中、河西省稅收的部分撥出,以免工程停頓。 9 你們要天天不間斷地供應耶路撒冷祭司的需要;不管是用來作燒化祭獻給天上上帝的小公牛、公綿羊、小綿羊,還是麥子、鹽、酒,或橄欖油,你們都必須供給。 10 這樣,他們才能夠供獻天上上帝所喜歡的馨香牲祭,並且祈求他賜福給我和我的子孫。 11 另外我下令:如果有人擅自刪改我的命令,要把他房屋上的大樑抽出一根,刺穿他,把他懸掛起來;他的房子也要成為垃圾堆。 12 如果有君王或人民刪改這命令,想毀壞這聖殿,願那位選擇耶路撒冷作為敬拜他場所的上帝推翻這人。我─大流士頒佈此令,應徹底遵行。」 13 於是,河西省長達乃、示他‧波斯乃,以及他們的同僚們徹底奉行皇帝的命令。 14 猶太人的父老領袖得到先知哈該和撒迦利亞的鼓勵,建殿工作進行得很順利。他們遵照以色列的上帝的旨意,以及波斯皇帝塞魯士、大流士,和亞達薛西的命令完成了建殿工程。 15 聖殿在大流士皇帝在位的第六年,亞達月第三日完工。 16 以色列的人民,包括祭司、利未人,和所有流亡歸來的人,都歡歡喜喜地舉行奉獻聖殿的典禮。 17 為這奉獻典禮,他們獻了一百頭公牛,兩百隻公綿羊,和四百隻小綿羊作牲祭,又獻十二隻公山羊作贖罪祭,每一隻代表一個以色列支族。 18 他們按照摩西書上的指示,把祭司和利未人組織起來,按照班次在耶路撒冷的聖殿裏事奉上帝。 19 第二年正月十四日,流亡歸來的人民守逾越節。 20 所有的祭司和利未人都照儀式潔淨自己。利未人為一切返回的人民、祭司,和自己殺了逾越節的祭牲。 21 所有流亡歸來的以色列人都吃了這祭牲;那些住在這地、離棄異教而敬拜上主─以色列上帝的人也吃了這祭牲。 22 他們歡歡喜喜地慶祝除酵節,共七天之久。他們充滿快樂;因為上主使亞述皇帝對他們友善,支持他們重建以色列的上帝的聖殿。

重建聖殿的過程很漫長,但漫長非僅指時間,更是要從藍圖看到終點的挑戰。這好比人要去一個陌生地方,因為對距離和環境不熟,去程曲曲折折,難免焦慮地問:「到底還要走多久?」回程則因有了經驗,而能放鬆心情,快速抵達。以色列人重建聖殿的過程正是如此,並不能按照藍圖和進度穩定地進行,反而因諸多挑戰而停頓。外部挑戰是被殖民的政治壓力、宗教的對立、官員的刻意刁難與反對者的攻擊;內部挑戰則是人民的嘲諷、放棄努力,以至工程擺爛。由於以色列人缺乏信心,把重建聖殿的工作置身事外,顯示這個信仰群體與上主的關係很疏離。

雖然以色列人重建聖殿過程因受阻而心灰意冷,但上主從來沒放棄他們。原本波斯官員想阻止重建聖殿,以此向大流士皇帝表達忠誠。但是大流士皇帝查明歷史真相後,承繼塞魯士皇帝的詔書,再次下令官員不可干涉聖殿重建,反而要全力供應材料與祭司的需要,否則將被處以極刑。詔令上甚至說,若有人意圖刪改這命令,想毀壞聖殿,願那位選擇耶路撒冷作為敬拜場所的上帝推翻這人(以斯拉記6章12節)。一位殖民統治者竟顧念被殖民者的權益,支持其信仰,甚至出資重建聖殿,這豈不是上主保守的明證?

上主一再興起以色列人的領袖、先知、祭司,甚至使用外邦皇帝成為重建聖殿的推手,鼓勵祂的百姓同心建造聖殿與城牆,與祂重新建立連結。這不是倚賴某些特定對象就可完成的目標,而是需要所有群體共同投入,也是眾人無法迴避的責任。以色列人要重建的不只是聖殿,也包括靈性生活、宗教節期與制度。而這些工作便是祭司以斯拉的使命,藉此喚起信仰群體的良知,共同忠於上主。最後,聖殿竣工了,各支派獻上祭物感謝上主,並回復穩定的聖殿事奉。試想,聖殿從被毀到重建的過程,究竟付出多少代價呢?

1935年11月22日,是台灣史上首次官辦選舉的日子。在日治期間,台灣人從武力抗爭轉向體制內的請願與地方自治運動。雖然選舉被設下諸多限制以致結果不如預期,但整個過程有許多人透過演講、自製宣傳曲,喚起人民思考自己的身分認同,成為重要里程碑。回顧台灣歷史,民主自由得來不易,願習慣舒適圈的民主富二代能記取歷史、傳述故事、珍惜民主自由,踏實地往前走每一步。



默想:
走在看不見前方狀況的路途時,如何調整心態來穩定步伐?假若我身為主管或握有權力,會如何看待位階較低的人?

祈禱:
至高的上主,祢始終顧念卑微者,傾聽他們的嘆息,這完全出於祢的公義與憐憫。願我擁有祢的眼光與心腸,善盡自己的責任來顧念身邊有需要的人。奉主耶穌聖名祈求,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