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19日 發刊時間:每日發刊 單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建殿前更重要的事

參考經文: 以斯拉記3章1~13節

3:1 到了七月,以色列人在自己的家鄉都安頓下來。於是他們全體同心一意在耶路撒冷聚集。 2 約薩達的兒子耶書亞和他的祭司同事們,撒拉鐵的兒子所羅巴伯和他的親屬們,重新築了以色列上帝的祭壇,好照神的人摩西法律上的指示,在壇上獻燒化祭。 3 雖然返回的流亡人懼怕當地的居民,他們還是在祭壇的舊址上重建祭壇,然後再開始在壇上獻早晚的燒化祭。 4 他們按照規定守住棚節,每天按數照例奉獻該獻的燒化祭。 5 另外,他們又獻上例常的燒化祭,以及在初一日和在所有其他敬拜上主的聚會中所該獻的祭,又有向上主獻的自願祭。 6 雖然人民還沒有開始重建聖殿,但從七月的第一天,他們已經開始向上主獻燒化祭了。 7 民眾付工資給石匠和木匠,又拿食物、飲料、橄欖油,向泰爾和西頓城的人換取黎巴嫩的香柏樹。這些樹要經過大海浮運到約帕。這事得到波斯皇帝塞魯士的許可。 8 民眾返回耶路撒冷後那年的第二月,他們在上主聖殿的原址開始動工。所羅巴伯、耶書亞,和其餘的同胞,祭司和利未人,事實上,所有從流亡返回耶路撒冷的人都參加這工作。所有二十歲以上的利未人都被派來監督重建聖殿的工程。 9 利未人耶書亞和他的子孫、親屬,以及甲篾和他的子孫(何達威雅宗族),都聯合起來監督重建聖殿的工程。利未人希拿達的子孫也協助他們。 10 他們開始奠立聖殿根基的時候,祭司都穿上禮服,站在各人的位置,手拿著號角;利未人亞薩的子孫拿著鐃鈸站在那裏。他們按照大衛王時代傳下來的規矩讚美上主。 11 他們對唱,感謝讚美上主說:上主至善;他對以色列的愛永遠長存。每個人都大聲呼喊,讚美上主,因為聖殿奠基的工程已經開始了。 12 許多年老的祭司、利未人,和族長曾經親眼見過以前的聖殿,現在看到聖殿再次奠基,不禁放聲痛哭;其餘在場的人卻都大聲歡呼。 13 沒有人能分辨出歡呼的聲音和哭號的聲音,因為聲音太大,好遠的地方都聽得到。

第一波歸回的以色列人在故土安頓好,便全體同心一意在耶路撒冷聚集。住棚節期間,他們同心聚集在耶路撒冷,按照律法規定守節。當時他們尚未開始重建荒廢的聖殿,雖然可能面對當地居民的攻擊,祭司還是先重新建造上帝的祭壇,按照摩西的律法每天獻祭,個人也甘心獻上自願祭(以斯拉記3章1~6節)。此外,他們也支付工資給預備材料參與建造聖殿的工匠。當各樣材料送達,在返回耶路撒冷後那年的第二月,他們就於聖殿原址動工。在他們為聖殿重新奠基時,祭司都穿上禮服站在各人的位置,利未人也按照大衛王時代傳下來的規矩讚美上帝。看到聖殿重新奠基,那些曾見過舊聖殿的長輩不禁痛哭,其餘的人則大聲歡呼(7~13節)。

過去,以色列人的國家被滅、聖殿被毀、人民被迫流亡;如今,人民得以歸回重建聖殿,則是上帝的憐憫和應許的實現。那些長輩痛哭,是因為他們的君王與同胞犯罪,讓曾帶領他們出埃及的上帝受褻瀆;而聖職人員與其餘人的讚美與歡呼,則是感謝上帝讓他們有機會修復聖殿,知道祂仍住在他們當中。從經文可見,祭司們不是等聖殿修建完成才獻祭,而是在歸回上帝應許的土地、稍微安頓之後,就按照摩西的律法守節與獻祭。

塞魯士皇帝下令修建聖殿,目的並非讓以色列人敬拜上帝,而是要顯揚他作全世界統治者的威名。但對以色列人來說,在重建聖殿前就開始獻祭,則是恢復與上帝的關係:恢復對上帝的敬拜、感恩與認罪,也祈求上帝的保護。這是從摩西頒布律法以來就有的,更是以色列人照先知耶利米預言再次回到上帝賞賜列祖的土地,與上帝建立新的約定和敬拜(參閱耶利米書31章31~34節)。

多年前,長老教會為迎接宣教150年,推動了「一領一‧新倍加運動」,各中會和教會紛紛響應,積極推動福音事工、開設教會。但在推動福音事工時,究竟該先購置會堂與設備,或先培育信徒與開始禮拜呢?今天的經文提醒我們再思:教會在宣教的過程中,究竟是要優先考慮購置軟硬體設施,還是建立信徒對上帝的敬拜更重要呢?在設立福音中心或教會時,應該要有更多的禱告與敬拜,讓聖靈親自運行,使上帝的大能在當中彰顯。我們所信靠的上帝,才是我們敬拜的真實對象。



默想:
教會或團契的建立,最重要的是什麼?若教會需要建堂,信徒在建堂之前可以做些什麼?

祈禱:
天父上帝,求祢幫助我明白,用心靈誠實敬拜祢,勝過外在的儀式。願我在每個地方、每個時刻都能敬拜祢。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