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13日 發刊時間:每日發刊 單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好言相勸

參考經文: 提多書2章1節~10節

2:1 至於你,你的教導必須合乎健全的教義。 2 你要勸老年人,要他們嚴肅,有好品格,管束自己,要有健全的信心、愛心,和耐心。 3 你也要勸年老的婦女,要行為謹慎。不可搬弄是非,不作酒的奴隸。要作好榜樣, 4 善導年輕婦女,訓練她們怎樣愛丈夫和兒女, 5 怎樣管束自己,要貞潔,勤於家務,慈善,順服丈夫,免得上帝的道受毀謗。 6 同樣,你也要勸年輕人,要他們管束自己。 7 你自己呢,無論在甚麼事上都要有好行為,作別人的模範。教導人要誠懇、嚴肅, 8 言語要恰當,讓人家沒有批評的餘地。這樣,那些敵對的人,因為找不到我們的錯處,就會覺得慚愧,無話可說。 9 你要勸作奴僕的,要他們服從主人,事事討主人的喜歡,不可頂撞他們, 10 也不可偷竊,卻要事事表現忠厚可靠,好使在所做的一切事上,讓有關我們救主上帝的教義更受尊重。

以善意的言論開導、鼓勵他人,謂之「勸」。從小我的父母就勸我,不要說謊、不要與人爭吵,要用功讀書、以禮待人。上了國中,我讀後段班(當時被稱為「放牛班」),師長常勸導我們不要抽菸,不要在外面鬼混或與人打架,要培養一技之長。成年之後,有機會為人父和作教導者,才深刻體會勸人的工作並非易事。該用什麼態度勸?勸說的內容是否合宜?要如何勸才能發揮效果?這些若是做不好,勸人不成反而落人口實:「只會說,不會做!」

西漢時期,宣帝任命龔遂擔任勃海郡太守。龔遂見境內治安紊亂,人民好逸惡勞,便親自勤勞工作,並勸導居民種田養蠶、開墾種樹、種菜,鼓勵養雞、養豬。見人攜帶刀械防身,就勸誡:「為何把可以換成牛犢的刀劍帶在身上?去變賣兵器買牛耕田吧!」龔遂常下鄉撫慰勞苦民眾,日積月累後,田地有所收成,人民生活富足帶動社會祥和,爭利興訟之事漸漸消失。龔遂的作為,對當時的政局、民情影響極深,「龔遂勸農」的典故流傳至今。

初代教會時期,克里特人被認為是貪婪、撒謊、懶惰的。因此,保羅在這段經文一連四次使用「勸」,吩咐提多要勸年長的信徒要嚴肅,有好品格;勸年老的婦女行為謹慎,不可搬弄是非,要作好榜樣;勸年輕人要管束自己;勸作奴僕的服從主人,討主人的喜歡。勸人的言論必須立基在健全的教義,動機是免得上帝的道受毀謗,目的是讓敵對者找不到錯誤而覺得慚愧,讓有關救主上帝的教義更受尊重。保羅更提醒提多,無論在什麼事上都要有好行為,作別人的模範。除了告知要勸導的對象及信仰的知識外,保羅特別指示提多要以身作則,做人要誠懇、嚴肅,言語恰當,讓人無可批評。保羅這番話,顯出勸人的最佳態度。

保羅對提多耳提面命,是說的比做的容易嗎?並非如此!保羅曾在哥林多後書11章2節說:「我愛你們到了嫉妒的程度,像上帝對你們一樣。因為你們好像貞潔的童女,我只把你們許配給一個丈夫,就是基督。」保羅深切愛護信徒,期盼他們的信仰不受汙染。他吩咐提多對克里特信徒的勸導,就如他親自勸導他們一樣。保羅要提多對人好言相勸,是勸和、勸善又苦勸,既勸又訓,以言語和自身的模範來感化。保羅的語重心長,正是成為各階層的治理者、教育者和助人工作者的最好示範。



默想:
觀察家庭、教會、職場、社會的領導者,都如何勸人為善?我勸人時有好的態度嗎?

祈禱:
主耶穌,祈求祢讓我有受教的心,教導我出於敬神愛人的動機,以合宜的態度勸人歸主。奉主耶穌的名祈禱,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