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23日 發刊時間:每日發刊 單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不同的生命

參考經文: 使徒行傳13章13~52節

13:13 保羅和他的同伴從帕弗開船,到了旁非利亞的別加;約翰‧馬可在那裏離開他們,回耶路撒冷去。 14 他們從別加繼續他們的行程,到了彼西底的安提阿。在安息日,他們到猶太人的會堂去,坐下。 15 讀過了摩西的法律和先知的書後,會堂的主管們派人去告訴他們:「兄長們,如果你們有話要勸勉大家,請說吧。」 16 保羅就站起來,做個手勢,說:「以色列同胞和所有敬畏上帝的外邦人哪,請聽! 17 以色列人的上帝揀選了我們的祖先。當他們寄居在埃及的時候,上帝使他們成為一個偉大的民族,用大能的手領他們出了埃及, 18 在曠野他容忍他們約有四十年之久。 19 他消滅了迦南地區的七個民族,把他們的土地交給他的子民; 20 這些事歷時約四百五十年。「以後,上帝又給他們設立士師,直到先知撒母耳的時候。 21 後來,他們要求有一個王,上帝就從便雅憫支族選出基士的兒子掃羅,立他作他們的王,前後四十年。 22 掃羅被廢後,上帝又替他們立大衛為王。關於大衛,上帝說:『我已經找到耶西的兒子大衛;他是合我心意、事事遵從我旨意的人。』 23 從他的後代中,上帝照著他的應許為以色列立了一位救主,就是耶穌。 24 耶穌開始工作以前,約翰向全體以色列人民傳道,要他們悔改,接受洗禮。 25 約翰的使命快要完成的時候,他向以色列人民說:『你們想我是誰?我並不是你們所期待的那一位。但是,那位隨後來的,我連替他脫鞋子都不配。』 26 「諸位同胞─亞伯拉罕的子孫和所有敬畏上帝的外邦人哪,這拯救的信息是傳給我們的! 27 可是,住在耶路撒冷的人和他們的領袖不知道他是救主,也不明白每安息日所宣讀先知的經文。他們把耶穌定了罪,倒應驗了先知的預言。 28 雖然他們找不到定他死罪的理由,仍然要求彼拉多處死他。 29 他們做了先知書所記載關於耶穌的一切事情以後,就從十字架上把他取下來,安放在墓穴裏。 30 可是,上帝使他從死裏復活, 31 而且在一段時間裏,他好多次向那些曾經跟他一道從加利利到耶路撒冷去的人顯現。這些人如今在以色列民間成為他的見證人。 32 我們現在把這福音傳給你們:藉著耶穌的復活,上帝應許要為我們祖先成就的,已經向我們作子孫的實現了。正如詩篇第二篇所說:你是我的兒子;我今天作了你的父親。 33 34 關於使他從死裏復活、永不再死的事,上帝這樣說過:我要把應許給大衛那神聖可靠的恩典賜給你們。 35 在另一處,詩篇的作者也說:你不會容許你忠心的僕人腐爛。 36 「大衛在世的時候實現了上帝的計劃,死後被葬在祖先的旁邊,腐爛了; 37 但是,上帝使他從死裏復活的那一位卻沒有腐爛。 38 同胞們,你們都應該明白,那赦罪的信息就是耶穌傳給你們的。你們要知道,摩西的法律不能使你們解脫一切罪;可是每一個信耶穌的人都能從罪得釋放。 39 40 所以,你們要謹慎,免得先知所說的發生在你們身上: 41 藐視上帝的人哪,瞧吧,你們要驚駭,要死亡!因為我在你們的時代所做的事,即使有人向你們說明,你們總是不信!」 42 保羅和巴拿巴正要離開會堂的時候,大家邀請他們下一個安息日再來向他們講解這些事。 43 散會後,許多猶太人和皈依了猶太教的外邦人跟隨著保羅和巴拿巴。兩位使徒鼓勵他們要繼續倚靠上帝的恩典。 44 下一個安息日,幾乎全城的人都來了,要聽主的道。 45 猶太人看見這一大群人,心裏充滿嫉妒;他們辯駁保羅所說的話,並且侮辱他。 46 可是,保羅和巴拿巴更加勇敢地宣講說:「上帝的道必須先傳給你們。但是,你們不接受它,自以為不配得到永恆的生命。所以,我們要離開你們,到外邦人當中去; 47 因為主已經吩咐我們說:我已經指定你們作外邦人的光,要你們把拯救帶到天涯海角。」 48 外邦人聽見了這話都很高興,頌讚主的道;那些已經被上帝揀選來接受永恆生命的人都成為信徒。 49 主的道在那一帶地方傳遍了。 50 可是,猶太人煽動當地有地位的人士和外邦上流社會那些歸信上帝的婦女,開始迫害保羅和巴拿巴,把他們驅逐出境。 51 兩人跺掉了腳上的塵土,警告他們,然後往以哥念去了。 52 安提阿的門徒們心裏充滿了喜樂和聖靈。

某次主日禮拜結束後,有一位同工跑去找牧師握手,向牧師表達由衷的感謝。他對牧師說:「今天的禮拜,上帝好像透過牧師的講道來提醒我……」從那次開始,他總是認真地聽牧師講道,並且勤作筆記,那些講道筆記也成為他當週每天靈修時對自己的提醒。不過,同一個主日,也有另外一位同工在禮拜後氣沖沖地去牧師面前,用手指著牧師並大聲說:「今天的講道若針對我,就直接說,不要在那裡指桑罵槐……」從此,他對牧師充滿敵意,常常批評牧師的講道,私下論斷攻擊牧師,甚至對其他人說一些不真實的事,在教會造成擾亂與紛爭。同一篇講道帶來兩樣情,同樣聽道卻有不同的反應,產生不一樣的結果。其實,信徒對於講道的反應,正突顯其信仰與生命態度的實際狀況。

這樣的情形,或許讓很多牧者感到心有戚戚焉,因為類似的狀況在不少教會都曾發生過。正如傳道書的作者所說:「發生過的事還要發生;做過的事還要再做。太陽底下一件新事都沒有。」(傳道書1章9節)其實在初代的教會,也同樣經歷過類似的情形。使徒行傳13章13~52節這段經文,描寫保羅與巴拿巴來到彼西底的安提阿傳道的過程。按照慣例,保羅在安息日的時候進入猶太人的會堂,在禮拜程序中,會堂的主管邀請保羅分享,保羅就藉此機會講道,宣揚真理。

16~41節記載了保羅的講道篇,內容要點可分作三個段落:16~25節,概述以色列的歷史,目的在於將耶穌的拯救和以色列的拯救史連結,尤其要和大衛的傳統連接起來。26~37節,保羅說到耶穌被釘十字架與復活的事蹟,多次強調這是應驗先知的預言,並引用多處舊約經文,目的是要證明耶穌的拯救事工應驗了上帝的應允。38~41節是結論,保羅勸勉會眾接受這個赦罪的福音,免得先知所說的發生在他們身上。不過,從經文中可清楚看見會眾不一樣的反應,顯出兩種不同的生命。有一群人是謙卑領受、相信並渴慕追求,於是他們被聖靈充滿、滿心喜樂。相反的,另一群人自高又心生嫉妒、好辯並製造問題,結果就是棄絕上帝的道,失去得到永恆生命的機會。

不同的生命,對同一個道理產生不同的反應,也帶來不同的結局。親愛的朋友,你的生命是屬於哪一種光景呢?盼望你我都能擁有謙卑、柔和的心,願意在聽道中被聖靈調整和更新。



默想:
對於每一次的講道,我是帶著什麼態度來領受?

祈禱:
親愛的主,求祢幫助我每次聽講道時,能敞開心,以正確態度來領受祢話語的督責、勸勉與鼓勵。奉主的名求,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