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10日 發刊時間:每日發刊 單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應該沒有人知道?

參考經文: 使徒行傳4章32節~5章11節

4:32 這一群信徒都同心合意,沒有一個人說他的財物是屬自己的;所有的東西大家公用。33 使徒們大有能力地見證主耶穌的復活;上帝大大降福給他們每一個人。34 在他們中間,沒有人缺乏甚麼。那些擁有田產房屋的,都賣了,35 把賣產業的錢交給使徒,照各人的需要分給各人。36 有一個出生在塞浦路斯的利未人,名叫約瑟,使徒們叫他巴拿巴(巴拿巴的意思是鼓勵者);37 他賣掉了自己的一塊田地,把錢拿來,交給使徒。5:1 另外有一個人,叫亞拿尼亞;他和他的妻子撒非喇賣了一些田產。2 他留下一部分錢,把剩下的交給使徒;這事他的妻子也同意。3 彼得對他說:「亞拿尼亞,為甚麼讓撒但控制了你的心,使你欺騙聖靈,把賣田產所得來的錢留下一部分呢?4 田產沒有賣出,是你的,賣了以後,錢也是你的;你為甚麼存心這樣做呢?你不是欺騙人,是欺騙上帝!」5 亞拿尼亞一聽見這話,就倒下去,死了;聽見這事的人都非常害怕。6 有些年輕人進來,把他的屍體裹起來,抬出去埋葬了。7 約過了三個鐘頭,他的妻子進來,還不知道已經發生了的事。8 彼得對她說:「告訴我,你們賣田產的錢都在這裏嗎?」她回答:「是的,都在這裏。」9 彼得就說:「你們為甚麼串通來試探主的靈呢?你看,埋葬你丈夫的人就在門口,他們也要把你抬出去!」10 她立刻倒在彼得腳前,死了。那些年輕人進來,看見她已經死了,就把她抬出去,葬在她丈夫旁邊。11 全教會和其他聽見這事的人都非常害怕。

初代教會的信徒甘心樂意捐出自己的財物作為公用,以此實踐耶穌的教導,大家同心合意、分享共用,沒有一個人說他的財物是屬於自己的。那些擁有田產房屋的信徒都賣了產業,因為大家的無私奉獻,沒有人缺乏什麼。使徒們大有能力地見證耶穌的復活,上帝大大賜福給他們每一個人。

當時,亞拿尼亞和撒非喇夫婦也賣了一些田產,不過,他們留下一部分錢,把剩下的交給使徒,卻說那是賣田產的全部所得。這對夫婦在奉獻時串通好存心隱瞞,卻欺騙聖靈,最終付出死亡的代價。罪的工價乃是死,人卻常忘記犯罪的後果;即使知道說謊不對,仍試圖用更多的謊言來掩蓋自己的罪行。在今日,有些信徒也跟亞拿尼亞與撒非喇這對夫婦一樣,剛開始在教會的服事和奉獻都是出於甘心樂意,後來卻可能受誘惑,內心被撒但控制了,以為暗地裡做的事應該沒有人知道,最後落入罪的羅網,越陷越深。

筆者所屬的中會,每年都會舉辦財務研習訓練會,目的是幫助教會財務同工更熟稔財務會計及個資法,以正確的態度謹慎管理教會財務,弟兄姊妹的奉獻和教會的每筆支出都不能馬虎,讓教會財務公開透明。在研習課程中,講師總是會舉實際案例,提醒同工不要重蹈覆轍,勿以為自己私下做的事沒有人知道。以下是幾個實例:同工為了核銷,有時會向商家索取空白收據,有人卻拿禮儀公司的收據報請電腦器材費用;有人則收據填寫不實金額,浮報費用,等於報假帳;有人沒有實際購買電視、音響設備,卻拿相關的收據申請費用;也有同工拿到信徒託付奉獻的錢,結果沒有登入教會的奉獻收入,而是落入私人的口袋。這些案例顯示,教會基於信任原則,總是信任同工會謹慎、誠實處理教會財務,因此往往不會馬上發現弊端;常常都是東窗事發,才驚覺事態嚴重。不過,最讓介入處理的牧者和長執同工錯愕的,莫過於當事人以為私下做的事沒有人知道,被質問時往往極力否認,或者合理化自己的行為,說一切都是為了教會好,認為大家都誤會他。要避免這種事繼續發生,確實需要眾教會同工們互相提醒,謹慎面對。

在今天的經文中,彼得對亞拿尼亞說:「你為什麼存心這樣做呢?你不是欺騙人,是欺騙上帝!」但願上帝所揀選的每一位同工,都能誠實面對自己和上帝,謹慎完成上帝託付的聖工與使命,因為有一天,我們都要向上帝交帳。



默想:
在教會中,最重要的服事態度是什麼?

祈禱:
慈愛的上帝,求祢時時提醒我,讓我用誠實的態度、敬畏的心,一生盡忠服事祢。奉主的名求,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