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06日 發刊時間:每日發刊 單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傳福音的熱情

參考經文: 使徒行傳2章1~36節

2:1 五旬節那一天,信徒都聚集在一個地方。 2 忽然有聲音從天上下來,彷彿一陣大風颳過的聲音,充滿了他們坐著的整個屋子。 3 他們又看見形狀像火燄的舌頭,散開,停落在每一個人身上。 4 他們都被聖靈充滿,照著聖靈所賜的才能開始說起別種語言來。 5 那時候,有從世界各國來的虔誠的猶太人住在耶路撒冷。 6 一聽見這響聲,一大群人就都聚集在一個地方。大家非常興奮,因為每一個人都聽見信徒用他本地的語言說話。 7 在驚訝詫異中,他們說:「你看,這樣說話的人不都是加利利人嗎? 8 為甚麼我們個個都聽見他們用我們自己的母語說話呢? 9 我們當中有帕提亞人、米底亞人、以攔人;還有從美索不達米亞、猶太、加帕多家、本都、亞細亞、 10 弗呂家、旁非利亞、埃及,和靠近古利奈的利比亞一帶地方來的人,也有從羅馬來的, 11 包括猶太人和皈依猶太教的外邦人;此外有克里特人和阿拉伯人。我們竟然都聽見他們用我們本地的語言述說上帝偉大的作為!」 12 他們又驚奇又困惑,彼此你問我,我問你:「這是怎麼回事?」 13 有些人竟取笑信徒說:「這些人不過是喝醉罷了!」 14 這時候,彼得和其他十一個使徒站起來。他高聲向大家說:「猶太同胞和所有住在耶路撒冷的人哪,你們要明白,要留心聽我的話。 15 你們以為這些人是喝醉了嗎?不是的,因為現在才早晨九點鐘。 16 這情形正是先知約珥所說的: 17 上帝說:這是我在世界的末期所要做的:我要把我的靈傾注給每一個人。你們的兒女要宣告我的信息;你們的年輕人要看見異象;你們的老年人要作奇異的夢。 18 在那些日子,我要把我的靈傾注出來,甚至給我的奴僕和婢女;他們要宣告我的信息。 19 我要在天上顯神蹟,在地上行奇事;有血,有火,有濃煙; 20 太陽要昏暗無光;月亮像血一般的紅;在主那偉大榮耀的日子來到以前,這一切都要發生。 21 那時,凡呼求主名的人必然得救。 22 「以色列同胞啊,你們要聽我的話。拿撒勒人耶穌的神聖使命,很清楚地由上帝藉著他所行的神蹟、異能、奇事,向你們顯示出來了。這事你們自己都知道,因為是發生在你們當中的。 23 上帝按照自己的旨意和先見早已決定把耶穌交給你們;而你們藉著不法的人把他釘在十字架上,殺了他。 24 但是上帝使他從死裏復活,把死亡的痛苦解除了,因為死亡囚禁不了他。 25 大衛曾經指著他說:我時常看見主在我面前;他在我右邊,我不至於動搖。 26 因此,我心歡喜,我的言語充滿快樂;而我必朽之軀仍要棲息在盼望中。 27 因為你不會讓我下陰間,也不會容許你忠心的僕人腐爛。 28 你已經指示我生命的道路;你的同在使我充滿喜樂。 29 「同胞們,關於先祖大衛的事,我必須坦白向你們說明。他不但死了,也埋葬了;他的墳墓到今天還在我們這裏。 30 他是先知,他知道上帝對他的應許:上帝曾發誓要從他的子孫中立一個王來坐在他的寶座上。 31 大衛預知上帝的計劃,所以當他講到關於基督的復活,他說:他沒有被撇下在陰間;他的肉體也沒有腐爛。 32 這位耶穌,上帝已經使他復活了;我們都是這事的見證人。 33 他已經被高升在上帝的右邊,並從他父親接受了所應許的聖靈。你們現在所看見所聽到的,就是上帝傾注給我們的恩賜。 34 大衛自己並沒有升到天上,可是他說:主對我主說:你坐在我右邊, 35 等我使你的仇敵屈服在你腳下。 36 「所以,以色列全體同胞啊,你們要確實知道,你們釘在十字架上的這位耶穌,上帝已經立他為主,為基督了!」

五旬節那天,當所有信徒聚集一起,突然有聲音從天上下來,彷彿大風颳過,又有火舌落在每個人身上,他們都被聖靈充滿,開始用各種語言講述上帝的偉大作為。這種能力讓大家非常興奮,因為每一個人都聽見信徒用他本地的語言說話。然而,也有人取笑信徒,「這些人不過是喝醉罷了!」對相信的人,「興奮」是因為上帝的作為;不信的人,則「取笑」信徒喝醉了。在宣教現況中,我們能做什麼?路加傳神地描述:「這時候,彼得和其他十一個使徒站起來」,並向猶太同胞和住在耶路撒冷的人傳講信息。「站起來」,是使徒們為我們立下傳福音的標竿。

楊士養編著的《信仰偉人列傳》,記錄了楊福春(1874~1914年)的故事。他是彰化二林人,自小便跟隨父親學習製作紙紮,生意不錯。一次偶然的機會,因當地一位基督徒銀匠向他傳福音,他信了耶穌,便決定不再從事這種助長迷信的行業。楊福春的決定卻招致父親的激烈反對和毒打,聖詩也被父親燒了。楊福春對父親說,寧願死也不放棄信仰。當時,信徒想幫助他,就讓宣教師梅監務(Campbell Naismith Moody)牧師帶他前往牛罵頭(清水)開拓教會。楊福春很有傳福音的熱情,帶領了許多人信耶穌。開拓教會一年後,他到台南神學院學習,總是熱心服事。求學期間,曾有人嘲諷他:「你雖然改變講道題目,但每主日的證道內容總是千篇一律,換湯不換藥。」畢業後,他比從前更認真準備講道,大家都喜愛他。雖然他不是博學的人,卻是個有愛心、盡心盡力傳福音的人。楊福春在40歲即因肺炎安息主懷,梅監務牧師在《異教徒之心》(The Heathen Heart)一書中提到:「如果每一個本國的傳道人像這個人一般勤奮,在短短一年內,福音會一遍再一遍的被傳至台灣的每個村莊。」梅牧師的話,見證了楊福春傳福音的熱情。

就像五旬節那天,有人相信,有人嘲諷,使徒們仍「站起來」作見證;而今我們能做的也是「站起來」,為傳福音說該說的話,做該做的事。保羅曾勉勵提摩太:「要傳福音,不管時機理想不理想都要傳,用最大的耐心勸勉、督責、鼓勵、教導。」不論任何時刻,我們都在信與不信之間為福音爭戰──有人熱情給鼓勵,有人冷漠看笑話,但不管怎樣,「站起來」為主宣講信息,是使徒們當時做的事,也是我們今天該做的事。因為,「這位耶穌,上帝已經使祂復活了;我們都是這事的見證人。」(使徒行傳2章32節)



默想:
在分享福音過程中,面對冷漠與嘲諷,我如何保持熱情?

祈禱:
與我同在的上帝,求祢賜我熱情與勇氣,在困難與嘲笑中勇敢「站起來」,作福音的見證人。奉主耶穌的名禱告。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