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30日 發刊時間:每日發刊 單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上帝憐憫,在祂的時機

參考經文: 詩篇102篇1~28節

102:1 上主啊,求你聽我的禱告;求你垂聽我求助的呼聲。 2 在我陷入困境的日子,求你不要躲開不理我。求你垂聽我;我呼求的時候,立刻回答我。 3 我的生命如煙霧消逝;我的身體像爐火焚燒。 4 我的心像枯乾的草被踩碎;我連食慾也喪失了。 5 我呻吟歎息;我全身只剩皮包骨。 6 我像荒野的野鳥;我像廢墟中的貓頭鷹。 7 我睡不著覺;我像屋頂上一隻孤單的麻雀。 8 我的仇敵整天辱罵我;戲弄我的人指著我的名詛咒。 9 因你的氣憤和惱怒,我吃爐灰,像吃飯一樣,眼淚混著飲料喝。你把我舉起來,又把我摔下去。 10 11 我的生命好像黃昏的暗影;我像枯乾了的草。 12 但上主啊,你永遠掌權;世世代代將懷念你。 13 你要起來,要憐憫錫安;因為你憐憫它的時候到了,現在時機成熟了。 14 雖然錫安已被摧毀,你的僕人還是愛它;雖然它已成為廢墟,他們還是憐惜它。 15 萬國要敬畏上主;地上萬王都要畏懼他的威儀。 16 上主重建錫安的時候,要顯示他的榮耀。 17 他要聽窮苦人的呼求;他不會藐視他們的禱告。 18 要為後代把上主的作為記錄下來,讓那些未出生的人曉得頌讚他。 19 上主從至高的聖所俯視;他從天上觀看人間。 20 他垂聽囚犯的呻吟;他釋放被定死罪的人。 21 這樣,人要在錫安傳揚上主的名;他們要在耶路撒冷頌讚他。 22 那時候,萬國要聚在一起;萬民要一同敬拜上主。 23 我壯年的時候,上主使我衰弱;他縮短了我的生命。 24 我的上帝啊,不要使我夭折。上主啊,你的歲月無窮無盡。 25 你在遠古創造大地;你親手造了諸天。 26 它們都要消失,你卻長存;它們都要像衣服破爛。你要更換天地,如更換衣服;天地都要消失。 27 但是,你始終如一;你的歲月無窮。 28 我們的子孫將享受安康;他們的後裔在你保護下也將繁盛。

宗教改革家加爾文(John Calvin)曾有這樣的信仰體會:「沒有什麼比知道在不幸中被上帝的愛所圍繞,更能使人感到安慰。」這句話我所領受的重點是:被上帝的愛圍繞,會比不幸被化解更能使人感到安慰。無論是誰,都可能有「上帝不按著我的禱求應允」的痛苦經驗,這也是詩篇102篇,詩人面對的情況。不過,詩人在12節使用一個字「但」,來作為他雖絕望卻仍可轉換心境的禱告。

1~11節,詩人為自己生命中無法改變的苦楚懇求上主。詩中的「我」,其實是指向認同此禱文的所有讀者,讓同受此苦的人藉著「我」的祈求觸動心弦,與詩人同祈禱,並接受詩人的代禱。倘若你也在禱文中受到感動,反覆誦讀,這句禱文也會引導你與詩人一同信靠上主。12~22節,是詩人為經歷國族滅亡所造成巨大環境變遷的禱告。這說明人不可能單獨活著,而且不可避免地活在兩難、天不從人願又無可奈何的夾縫中。從禱文可知,錫安顯然已遭到摧毀,復國返鄉已經毫無希望。

處於這兩個絕望的夾擊中,詩人仍然堅持禱告。詩人祈禱的態度,不是懇求上主應允,而是願上主在「我」的祈禱中掌權。例如12節,詩人插入「但上主啊,祢永遠掌權」這句禱詞,承認上主有祂的時機。他的態度是,無論上主在什麼時候憐憫錫安,他都堅持為錫安禱告,相信在上主所定的日子,祂一定會憐憫錫安。

有一次,我有機會為美麗島事件受刑人姚嘉文先生的演講作引言,我特別介紹他在獄中所寫300萬字的歷史小說《台灣七色記》。會後,他回贈我《姚嘉文追夢記》一書,並分享他年輕時因為喜歡看書,很羨慕會寫書的作者。不過,當時生活困苦,加上工作繁忙,沒能實現這個夢想。直到因美麗島案被判刑入獄,當他以信仰接受這個處境,他的心得安寧了。當他意識到這是上主在特定時間給他的憐憫,他發現,被囚禁的日子不就是上主為他預備書寫的時空嗎?當然,他也期盼能早日得釋放,但在獲釋前,他體會到上主在他面對苦難的特定時間,對他的憐憫就是讓他寫小說。

詩人的「但」所帶出的轉變,不是上主已應允他的祈求,而是他在絕望中仍堅持禱告。這樣的人,上主會藉著他的祈禱,在特定時間施予憐憫,讓他在不幸中仍能感到被上帝的愛所圍繞的安慰。



默想:
禱告不是為了解決人生問題,而是為了親近上主,以理解生命的難題為我開啟了上主的奧祕。

祈禱:
主上帝,懇求祢帶領我憑著祢尊榮的權能祈禱,不為滿足自己的慾望和期待,而是藉著這禱告引領我走出自己熟悉的想像,使我就近祢,踏入新天新地。奉主耶穌的名求,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