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21日 發刊時間:每日發刊 單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恩典仍然在

參考經文: 歷代志下36章15~23節

36:15 上主─他們祖先的上帝不斷地派遣先知警告他的子民,因為他仍珍惜他的子民和聖殿。 16 他們卻譏笑上帝的使者,不理上帝的話,嘲笑他的先知。到最後,上主對他的子民大發烈怒,以致他們無法逃脫。 17 上主差巴比倫王來攻打他們,甚至在聖殿裏殺死猶大的年輕人。巴比倫王對誰都沒有憐憫,無論男女老幼,他都不憐憫。上帝把他們都交在他手中。 18 巴比倫王洗劫聖殿、聖殿寶庫,以及王和他臣僕的財寶,把所有東西都帶到巴比倫去。 19 他燒毀了聖殿和宮殿以及在裏面的財寶,又摧毀了城牆。 20 他把劫後餘生的人帶到巴比倫,強迫他們在那裏作奴隸伺候他和他的後代,一直到波斯帝國興起。 21 上主藉著耶利米先知所預言「這塊土地要荒涼七十年,為要補足那沒有被遵守的安息年」這話實現了。 22 波斯皇帝塞魯士登基作皇帝的第一年,上主為要實現他藉耶利米先知所說的預言,激動塞魯士下了一道詔令,用文字記下,傳送到帝國的每一個角落。詔令的內容如下: 23 「這是波斯皇帝塞魯士的命令:上主─天上的上帝使我作了全世界的統治者;他要我負責在猶大的耶路撒冷為他建造一座殿宇。現在,你們這些屬於上帝的子民要到那裏去,願主─你們的上帝與你們同在。」

歷代志下36章,是關於南國猶大滅亡的故事,主要描述這個國家因為行上帝眼中看為邪惡的事,以致上帝大發烈怒,讓他們無法逃脫敵人的侵犯,遭到滅亡的經過。我們若把上帝對猶大國的要求拿來檢視,會發現除了單單敬拜上帝外,其餘的要求都是一個國家(不管這個國家是不是信奉上帝)應該做的事。

猶大國的最後幾個王,都做了上帝看為邪惡的事。這不僅顯示他們對上帝沒有敬畏的心,也凸顯出人們一旦失去敬畏上帝的心,就會對上帝的話語充耳不聞。歷代志的作者就指出,上帝曾不斷派遣先知警告祂的子民,他們非但不聽,還譏笑上帝的使者,不理上帝的話,嘲笑祂的先知。可見,當人不敬畏上帝,內心就失去約束力,只照自己的想法任意而行。猶大國最後幾個朝代正如士師時代,因為不敬畏上帝,整個社會沒有紀律,人和人之間失去信任。不只如此,人們只看到自己的利益,不顧他人與公眾的利益,不會照顧弱勢者,遑論為弱勢者發聲,甚至為了利益而做出邪惡的事。最終,人們也不管國家會不會繼續存在,因為人們只管自己會不會安全、能不能苟活,這正是這個國家向下沉淪的原因。

從以色列的歷史可以看到,如果整個社會敬畏上帝,讓上帝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讓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讓人民的能力都得以發揮,那麼,國家就可以富強,人民整體的能力也可以提升。然而,如果統治者只重視自己的利益,為了維護個人的政權而不顧人民的死活,對外發動戰爭,對內剷除異己,只照自己的喜好一意孤行,這樣一定會把國家帶向滅亡。

歷代志下36章21節提到,上主藉著耶利米先知所預言「這塊土地要荒涼七十年,為要補足那沒有被遵守的安息年」這話實現了。安息年是摩西律法的規定,每七年的最後一年為安息年,要讓土地完全休息,不可耕種。關於土地休耕的規定,除了讓土地充分休息之外,也顯明上帝才是土地的主人。近年來,人們重新注重土地的休耕,因為這對土地、對農作物、對人都有好處。

從今天的經文可以看到,以色列人並沒有遵守安息年的規定,也可以發現,上帝對祂的命令很重視。當以色列人不願遵守,上帝就用自己的方法讓他們遵守,並在他們遵守之後令其回到耶路撒冷,重建聖殿。上帝並沒有放棄以色列人,恩典仍然在。



默想:
安息是上帝給予的禮物,我應該怎麼過安息日呢?

祈禱:
慈愛的天父,我要為我的國家──台灣禱告,求祢使執政掌權者心存正直、秉持公義,除去國家體制中的惡,使社會彰顯公義與慈愛。奉主耶穌的名禱告,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