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01日 發刊時間:每日發刊 單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尋得肥美的草場

參考經文: 歷代志上4章24~43節

他們在那裡找到一大片肥沃的草原;那片寬廣的草原非常幽靜。從前有含族人住在那裡。(歷代志上4章40節)

雅各的第二個兒子西緬,在約書亞時期的示羅抽得第二支籤,他所分得的土地在猶大支派當中。當年因為西緬跟利未曾用詭計除滅示劍人,而不被父親雅各祝福,西緬家族在各支派中人數最少。根據民數記26章,以色列進迦南地前第二次人口普查,西緬家族只有2萬2200人。他們原本居住在猶大家族境內,後來人數增多,就往平原的東邊延伸,尋找肥美的草場,讓這原本最微小的支派漸漸擴張。

西緬支派雖然人數不多,經文中卻可以看到他們持續在領地居住,且向東、向南延伸,甚至不受戰亂、朝代更迭的影響,直到被擄歸回的王公貴胄後代回來,他們仍居住於此。這讓我想起〈桃花源記〉故事中,「土地平曠,屋舍儼然」「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的避秦遺民。

台灣是個過度開發的地方,任何一個地方政府只要爭取到經費,就想進行土地開發,看起來好像是努力拚經濟,實際卻如同「殺雞取卵」。台灣人一直缺少永續經營的觀念,總是隨著流行一窩蜂地盲從。記得過年前,桃園有一農戶在自己土地種植落羽松,當秋冬來臨,落羽松翻紅落葉,景色夢幻美麗,偶然有人經過拍下美景上傳網路,進一步吸引更多人前往,造成農戶困擾,而引起紛爭。若這農戶將此看成商機,花錢建設收取費用,擔保風潮過後一定血本無歸。

西緬家族不跟他人爭名分,務實地在自己所屬的土地上營生,只願尋得一片寬闊幽靜肥美之地,讓子孫平安過日子,與世無爭。回頭來看台灣現況,紛爭四起,也許其中有部分是人故意挑起的爭議,但看看那些爭黨產、爭福利、爭年金、爭性別公義者,無非是對將來沒有安全感所致。西緬家族雖然一開始好像寄人籬下,但後來他們的家族不斷增多,甚至在猶大王希西家時代,其土地擴大到基拉耳,這是幾百年一點一滴累積起來的成果。在平安裡安居樂業,才是真正的福分。



默想:
在人的生命中,常需要面對競爭與奮鬥,只是你所爭的是千秋萬世,還是瞬間榮耀?西緬家族只願尋得肥美的草場,讓子孫安居樂業,使生命延續,這也是值得我們追尋的真理。

祈禱:
慈愛的父神,求祢讓我們的生命不被過去的汙點掩蓋,求祢讓我們懂得尋求生命的價值,讓我們在不利的環境中能踏穩腳步,更求祢開闊我們的視野,看清祢賜下恩典的奧秘。奉主耶穌的名,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