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518日 發刊時間:每日發刊 單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謹慎言語

參考經文: 馬太福音12章22~37節

因為,上帝要用你自己的話來宣告你有罪,也要用你自己的話來宣告你無罪。(馬太福音12章37節)

耶穌面對法利賽人及其他反對者一連串言語的攻擊;他們先是指責耶穌與門徒違反安息日的條例,又故意問耶穌:「在安息日治病是不是違法的?」接著耶穌醫好一個被鬼附身、又瞎又啞的人時,又有法利賽人指稱耶穌是靠鬼王別西卜的能力趕鬼。這些或許不是連續的事件,但馬太在些事件之後提起耶穌的教訓,勉勵門徒要謹慎言語,或許耶穌對當時的宗教領袖有更高的期待,希望他們不要在上帝審判的日子定了自己的罪。

耶穌認為,心是言語的根本。「因為心裡所充滿的,口就說了出來。」(馬太福音12章34節)日本作家永崎一則也曾在他的作品《輕鬆擁有好人緣》中說:「語言有色彩,語言有重量,語言有溫度,因為那是人心的產物。」

創造了世界頂尖的價值交換系統──VISA的狄伊哈克(Dee Hock),在《亂序》中提出領導者的四項責任,即領導自己、領導上司、領導同儕和領導部屬。他認為「領導自己」最困難,因此應該把一半的時間和最大精力用在自我管理上。他說:「不能管理自己,就算得到權力,也談不上掌握。」

管理自己在管理眾人之先,管理心思在管理言語之前。箴言25章28節說:「人不制伏自己的心,好像毀壞的城邑沒有牆垣。」(和合本)心是人的根本,心中所隱藏終究顯露。保守自己的心懷意念,「因為,上帝要用你自己的話來宣告你有罪,也要用你自己的話來宣告你無罪。」(馬太福音12章37節)



默想:
俗語說:「好也一句,歹也一句」;當用心衡量說出的每一句話。

祈禱:
主耶穌,當我心中許多不平、忿怒,我就容易閒言閒語;懇求祢將祢的話語填滿我的心思,使我能說祝福與造就人的言語。奉祢的名禱告,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