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110日 發刊時間:每日發刊 單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成為上帝家裡的人

參考經文: 以弗所書2章17~20節

這樣看來,你們外邦人不再是外人或陌生人;你們是上帝子民的同胞,是上帝一家的人。(以弗所書2章19節)

1987年,德國東柏林有位牧師帶領3位青年查經。有一天他們查到以賽亞書上寫著:「生活在黑暗中的人已經看見大光……。」(以賽亞書9章2節)他們看到東德的百姓就像活在黑暗中,他們希望政府與百姓都能看見大光。於是他們開始每人身上帶2、3支蠟燭,走上街頭,分享他們對國家人民的期望;然後,他們把蠟燭分發出去,也請對方用同樣的方法把光傳下去。

參與蠟燭遊行的人愈來愈多,當局雖下令射殺遊行民眾,更讓人民群情激憤。1989年11月初,百萬人民走上街頭,東德領導人何內克(FrichHonecker)因此下台。11月9日阻絕東、西德國的柏林圍牆終於倒塌,德國人民在自由的呼吸中再次成為一家人。

想像我們在耶穌時代的聖殿敬拜上帝,我們坐在外邦人院,隔著牆,裡頭是猶太人的專屬區域。「牆」隔開兩個世界,阻隔人際的交流,也形成聖俗的偏見。然而,耶穌做了奇妙的事,「祂使猶太人和外邦人合而為一,以自己的身體推倒那使他們互相敵對、使他們分裂的牆。」(以弗所書2章14節)

但耶穌為我們推倒的那座「牆」,是否讓我們在不知不覺中以另一種形又建立起來了呢?我們是否建了「冷漠的牆」,讓愛與關懷只留在教會中;是否建了「自私的牆」,雖然擁有資源卻吝於分享;是否建了「鬥爭的牆」,叫人分不清是教會還是議會。請記得,當我們都成了上帝家裡的人,更要關心教會以外的百姓,他們也會是上帝家裡的人。


默想:
在教會中、在家庭中、在人際關係中……,「牆」象徵了什麼?給了我什麼啟發?

祈禱:
主耶穌,祢犧牲自己,為我拆去攔阻的牆,使我進上帝的大家庭,不是外邦人、也不是陌生人,是做上帝家裡的人,謝謝祢。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