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111日 發刊時間:每日發刊 單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參考經文: 帖撒羅尼迦後書三章6~13節

不做工的人不得吃飯。(帖撒羅尼迦後書三章10節)

俄國作家屠格涅夫(Ivan. S. TurgenevIvan, 1818~1883)說:「勞動是生活的基礎和人的天職。」中國著名的禪者百丈禪師創立「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叢林法規,他說:「我無德勞人,人生在世,若不親自勞動,豈不成為廢人。」

某日,一個祖母與孫子正在自家庭院整理農具。突然走進一位衣物破舊,蓬頭垢面的大叔,上前開口要錢。祖母看了他一眼,便要求他先幫忙把堆放在庭院左邊的柴堆,搬到庭院右邊後,才願意給錢。這位大叔動手將堆成小山的柴堆,搬到指定地點後,祖母依約給了他一些錢。

此時孫子不解地問:「阿嬤,庭院的柴堆不是妳昨天才費力地整理過來的嗎?怎麼今天又叫那位大叔把木柴搬過去,這樣不都白做了?」祖母瞇著眼笑笑地說:「可愛的孫啊,你要知道,我這樣做,是要讓那個大叔知道,我不是在施捨他,而是給他應得工資,讓他不只賺到錢,還要幫助他找回自信心與尊嚴啊!」

這個小故事告訴我們:勞動,不只與生產力有關,更與人的尊嚴有關。同樣地,保羅提醒基督徒:「不做工的人不得吃飯。」甚至訓斥:「要遠離所有遊手好閒、不遵守我們教導的信徒。」信仰無法請人代勞,教會的事工也不能一直以外包的方式,想要偷懶,坐享其成。沒有經歷為信仰承受的勞累與辛苦,要如何領受當中的平安與受解放之後的喜樂?


默想:
教會是否將太多事工外包,以致於弟兄姊妹不再親自為傳福音事工奉獻心力?教會是否寧願向政府要錢,僱請人來幫忙照顧弱勢與需要幫助的人,而不願親自服事他們?

祈禱:
不斷在做工的上帝,請讓我們能夠不嫌辛勞,願意為福音殷勤地勞動,因為我們會在勞動中彼此相遇。奉主耶穌的名禱告,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