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003日 發刊時間:每日發刊 單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永生的食糧

參考經文: 約翰福音六章25~35 節

因為上帝所賜的食糧就是那從天上降下來、把生命給了世界的那一位。(約翰福音六章33節)

1940年,二次世界大戰燃起時,一群關心全人類福祉的基督徒領袖認為,教會必須團結一致,祈求上帝憐憫陷入戰亂的世人,因此呼籲全球教會要團結一致,認罪悔改,縱使不同宗派間在教義與聖餐神學的主張有所分歧,也當捐棄成見,為世界的和平與人類的福祉擺上禱告,使人重建和上帝的關係。大戰結束後,普世的基督教會為了人類所遭遇的各種問題和災難,依然持守這個信仰傳統,於每年10月的第一個主日舉行「世界聖餐主日」。

今日的經文記載由耶穌主持的聖餐,並使5千人吃飽的神蹟。之後,群眾前來尋找耶穌。耶穌當然了解群眾的來意,祂要求群眾不僅是相信祂行的神蹟,而是要接受祂,分享祂的生命。耶穌說:「我就是生命的食糧;到我這裡來的,永遠不餓;信我的,永遠不渴。」(35節)這是多麼令人驚訝的宣告!這句話等於說:拒絕這重要的食物,就是拒絕生命本身。這糧不是基督以外的事物,乃是賜生命給人的基督本身。若相信耶穌只是先知或偉人,並不能叫我們得救,必須相信祂是道成肉身,是基督,是上帝的兒子,如此相信祂,才可得永生(約翰福音十七章3節)。

今日世界許多人活在飢渴中,多人苦於生命的不滿足,這是靈魂的飢渴。我們是否帶領這些人積極尋求那位說:「我就是生命的食糧」的救主,讓他們也找尋到生命深處需要的解答?


默想:
領受聖餐時,我是否清楚耶穌就是那提供我靈魂真糧的主,是否記念祂因愛我而受苦?

祈禱:
主啊,祢犧牲聖體賜我做生命的靈糧,且甘願把整個生命都獻上做神聖的贖罪祭,今我願學祢也獻上我能力和熱情為感謝祭。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