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914日 發刊時間:每日發刊 單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對同胞迫切的愛

參考經文: 耶利米書八章18節~九章1節

同胞的創傷使我心碎;我悲痛萬分,驚憂不已。(耶利米書八章21節)

曾有人做過一個實驗:將一隻燕子捉來,把牠帶往235公里外再放走。結果燕子花了1小時7分鐘即返回城中,速度達每小時207公里。燕子為什麼能飛這樣快?原來牠是從燕巢中捉來,巢中還有幾隻等待牠餵哺照顧的雛燕──因為牠愛牠的兒女,所以便拚命飛回自己的燕巢去。

耶利米看到民族的厄運,內心有無限的傷痛。先知絕對不是一個冷靜隔離的觀察者,他將自己完全介入在其內,與同胞一同受苦。他聽見百姓求助的哀聲:「上主不在錫安了嗎?錫安的王不在城裡了嗎?」如果耶和華真的在錫安,他們何致如此無助呢?錫安既是耶和華的聖所,不是應該有祂的保護嗎?在困惑之中,他們得到神的答覆。神並非不救助,但他們拜偶像的大罪惹祂發怒。耶利米先知深切地愛他的同胞,但是並未因此失去判斷是非的能力。他有極大的矛盾,一方面由於深切的同胞愛,他不願上帝公義的審判臨到他們;但另一方面由於愛上帝,看到百姓的罪惡,義憤填膺,認為他們應受刑罰與管教。因此,他「悲痛萬分,驚憂不已」。

當我們一再表明自己如何愛這塊土地以及土地上的人民時,我們的愛是否迫切?而我們愛的方式是否正確?在新約,保羅也是如此愛他的同胞,他甚至願意自己被上帝詛咒,跟基督隔絕(羅馬書九章3節)。保羅對同胞熱切的愛轉換成極大的宣教動力。我們是否也該省思如何以最正確的理念與方式來愛我們的台灣呢?



默想:
耶利米先知深切地愛他的同胞,但並未因此失去他判斷是非的能力。我是否也該省思如何以最正確的理念與方式來愛我們的台灣呢?

祈禱:
主上帝!求祢讓我真正以迫切的心來愛我們的國家與同胞,更求祢賜下智慧與能力,以合祢心意的方式來愛這塊土地。奉主名求,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