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829日 發刊時間:每日發刊 單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謙卑之道

參考經文: 路加福音十四章7~14節

因為上帝要把自高的人降為卑微,又高舉自甘卑微的人。(路加福音十四章 11節)

這兩段經文給人第一個印象是,一群有成就、財富,志得意滿的人,正在爭奪首席。耶穌看到這群人的舉動,除了批評客人的無禮,也指出主人錯誤的待客之道。一個尊貴的人絕不會爭奪首席,恐怕主人對他說:「請讓座給這一位吧!」屆時真是尷尬萬分。至於待客之道,主人的態度若是為要得報答,則已失去了請客的精神。在此,耶穌指明不良的動機和不好的態度之間的關係。我們動機若不良,態度就不好;動機若是好的,就不會爭奪高位。若我們請客的動機是要得別人的回報,這種請客的本質是粗鄙的;不過,假如我們是「請那些貧窮的、殘疾的、跛腳的、失明的;這樣,你就有福了,因為那些人無力報答你。在義人復活的時候,上帝要親自報答你。」(路加福音十四章13~14節)

真正的謙卑往往是隱藏的,是沉潛在普羅大眾之中的。謙卑的人知道自己的不足與有限,他們更堅定且自信地以堅忍不拔的精神與熱誠,不求回報地努力完成其志業,這才是真謙卑、偉大。我們要繫上謙卑的圍裙,彼此服事;因為,「上帝敵對驕傲的人,賜恩典給謙卑的人。所以,你們要在上帝大能的手下謙卑,這樣,祂會在適當的時機提升你們。」(彼得前書五章5~6節)

以愛領導的實踐家德蕾莎修女用生命見證:「若是我夠謙卑,深知一切在主,便不會被任何中傷毀謗所破壞;也不會因受承奉而自高或受羞辱而難過。因為我們知道自己是什麼樣的人,為什麼在這裡。即便受人責備,也無需感到沮喪。」唯有沒有虛假和架子的,才是真謙卑。


默想:
人情中的「禮尚往來」,對照這段經文有何值得探討之處?

祈禱:
親愛的上主,求祢讓我看見自己的軟弱與不足,能以更謙卑的心服事祢的國度。奉耶穌的名,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