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726日 發刊時間:每日發刊 單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結出光明的果實

參考經文: 以弗所書五章8~14節

光明結出一切豐盛的果實,就是良善、正義,和真理。(以弗所書五章9 節)

從前有個富翁,希望取得住家旁的田地,但地主卻拒絕出售。經過多次勸說利誘,地主總算答應;但只願租給富翁種植一次,收成一次。契約訂好後,富翁卻撒下橡樹種子,這橡樹還要很久才能收成。地主被富翁騙走土地,心中懊悔不已,卻來不及了。這個小故事,突顯人心貪婪,容易傾向罪惡、黑暗。罪惡就如那富翁,先要求我們(地主)的心田容許一點污穢;只要我們失察,罪惡便逐步佔滿我們的心田。

今天的經文告訴我們,黑暗是光明的對頭。保羅比喻黑暗就是撒但,光明是基督。在人還未得救以前,性情是黑暗的、屬撒但的;但基督進到人裡面,基督就是光明,原本屬撒但的人要藉著基督的光明,把黑暗的性情調整回來,成為光明之子。「光明的子女」就是有光的生命、光的性情,效法上帝的形像將光明的性格見證活出來。

保羅在這裡用光明來比喻以基督為首的「教會」。教會乃是一個充滿並彰顯基督智慧、生命和權能的器皿。教會就是基督的身體,是「充滿宇宙萬物的那位基督所充滿的」(一章23節);而基督的教會,就是眾聖徒建造在一起,成為上帝在靈裡的居所(二章22節);藉著教會,上帝的愛將眾聖徒彼此聯絡,在基督的生命裡得以成長。

保羅教導以弗所教會眾聖徒,教會是從罪中被贖回來,要藉著上帝慈愛的工作和基督裡的贖回,完成上帝對人類拯救的計畫。因此,無論教會或基督徒,「生活必須像光明的人。光明結出一切豐盛的果實,就是良善、正義,和真理。」


默想:
我是否感受到自己是從罪惡中被主贖回的?是否結出光明的果實?

祈禱:
光明的上主,願我能擁有光的生命、光的性情和光的生活,效法祢所賞賜給我的形像,讓光明的性格見證出來。奉耶穌的名禱告。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