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314日 發刊時間:每日發刊 單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一同吃飯

參考經文: 路加福音十五章1~3節、11b~32節

法利賽人和經學教師們埋怨說:「這個人竟接納壞人,並且跟他們一起吃飯!」(路加福音十五章2節)

我們常說「吃飯皇帝大」,這句話簡潔有力地表達出吃飯的重要性。吃飯,不只是填飽肚子而已,吃飯,往往也是交際應酬的重要場合。吃飯,要看場面,看人面,吃飯似乎有著極高的藝術,和什麼人吃飯,代表了你的品味,也代表著你的身分地位。也正因為吃飯背後有著一連串複雜的思想,因此當耶穌和稅吏罪人一起吃飯時,法利賽人和經學教師們會無法接受。因為耶穌曾經與他們一同吃過飯,這代表著耶穌與他們的品味相同,地位相同;但回過頭,耶穌竟也與那些被人瞧不起,被視為罪人的稅吏等人一同吃飯,這可是他們所不能忍受的。

想想有時我們和法利賽人很像,我們喜歡和同等級的人一同吃飯,顯露自己的品味;有時我們發現和我們吃飯的朋友竟然也和自己看不上眼的人吃飯,我們也會與法利賽人一樣地埋怨。面對這樣的埋怨,耶穌以三個比喻來回應,其中最精采的莫過於我們都相當熟悉的浪子回頭的比喻。在這比喻中,父親為了失而復得的浪子舉行了餐會,但大兒子卻遲遲不肯進入一同慶祝。大兒子不僅不高興這位流浪的弟弟回家,他也埋怨父親,認為父親不應該為弟弟大肆慶祝,卻忽略了他的存在。

耶穌期盼法利賽人、經學教師及充滿私心的我們明白,天國的筵席是為那些失而復得的人擺設的,我們雖然不是主角,卻也是重要的配角,因為我們就像那些被宴請的朋友或大兒子一般,要與這失而復得的一同歡喜快樂。你願意在筵席中歡喜,或是要在門外埋怨?


默想:
天國筵席中的成員若是有我不喜歡的人,我會選擇加入或是離開?

祈禱:
天國的筵席是為眾人所預備的,即便我不是主角,願我也受邀在其中,期盼我能與耶穌一同吃飯。求主除去我心中的成見,使我們與同桌的人一同歡欣享受天國的饗宴。奉主耶穌的名,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