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115日 發刊時間:每日發刊 單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上帝是幫助者

參考經文: 詩篇一一五篇9~18節

他要賜福給敬畏他的人,不分高低貴賤同蒙福澤。(詩篇一一五篇13節)

國家滅亡後,以色列人被擄到外國。他們受到以自己神明為誇口的外國人的譏諷;這些人嘲諷以色列的神已經離開了,所以才會國破家亡。然而,他們雖遭遇此羞辱,仍肯定上帝在天上,並照著祂自己的旨意行事。詩人指出,外國人所事奉的神明是用金銀鑄造,是人手的雕塑品;它有嘴巴不能講話,有眼睛不能觀看,有耳朵不能聽,有鼻子不能聞,有手不能觸摸,有腳不能行走。詩人並呼籲祭司們,當信靠上主,因為祂「幫助你們,保護你們」;並強調,祂要賜福一切敬畏祂的人,不分高低貴賤將同蒙福澤。

台灣民間信仰是多神崇拜,神明眾多,各司其職,大多屬區域性功能,少有全能神的概念。當人們祈求神明幫助並許願後,蒙神明應允者,會用傳統戲劇、打金牌來酬神;相對的,若神明未遂其心願,就報復性的毀壞或丟棄,再換個神明來拜。這種十足功利性的互動模式,將神工具化,表面上是人敬拜神明,實際上是人利用神明為其私用,神人之間的關係便主客易位了。

逆境中要仍肯定上主的權能,對人而言實在不易。其實,生活上不論是逆境或順境,都應該肯定上主是保護者和幫助者,祂絕不會離棄敬拜服事祂的子民。人對神的態度應該是崇拜信仰,不該讓神淪為「阿拉丁神燈」般呼之即來、揮之則去的使喚對象。


默想:
我敬拜神是否只是為了利己,期望透過付出得到相對的回報?

祈禱:
上主,祢是我人生的指引者,不論遇到順境或逆境,我相信都有祢美好的旨意,讓我有所學習,我願頌讚感恩祢的引領。奉主耶穌的名禱告,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