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920日 發刊時間:每日發刊 單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真饒恕乎?

參考經文: 撒母耳記下十四章23-33節

可是王下令不許押沙龍住在宮裡。王說:「我不要看到他。」於是押沙龍住在自己的房子,沒有見王的面。(撒母耳記下十四章24節)

大衛雖准許押沙龍返回耶路撒冷,卻堅持不肯見他的面,足足二年。於是,押沙龍想辦法要與大衛相見。他託人請約押來見他,二次都失敗,最後放火燒了約押的麥田,表達自己的忿怒,促使約押馬上來見他,並受託向大衛傳話:「如果我有罪,就讓王處死我好了。」押沙龍似乎在辯護自己無罪。從聖經中,我們看到大衛沒有認真看待兒女的罪行。他沒有處罰暗嫩強姦塔瑪,也沒有果斷處置押沙龍謀殺暗嫩,終致罪惡不斷漫延,貽禍家庭。後來,雖然王親吻押沙龍,卻沒有真正除去父子間的隔閡。

當約瑟在埃及與弟兄相認時,聖經記載:「他擁抱著弟弟便雅憫大哭;他弟弟也在他懷裡大哭。接著,他一面哭,一面擁抱每一個哥哥,跟他們親吻;然後,他的兄弟們開始跟他說話。」(創世記四十五章14 ~15節)約瑟後來把父親雅各及其家眷帶到埃及享受豐足的生活。約瑟打從心裡饒恕兄長,可從他的信仰告白體驗出來:「上帝為了保存大家的性命,親自差我先到這裡來。……為要保存你們和你們的後代,上帝差我先到這裏來,用這方法解救你們。」反觀,押沙龍回耶路撒冷後,大衛卻避不見面,終於埋下日後押沙龍反目成仇追殺父王的宮廷悲劇。

真正的饒恕是,當人面對上主的憐憫與良善,從內心深處散發出悸動與迴響。人與人當中的饒恕,乃是從耶穌基督而來;我們能饒恕別人,是因上主先饒恕了我。除非我們先從上主那裡得到饒恕,否則我們就無法饒恕別人。每一個被上主饒恕的人,也要有饒恕的心。耶穌教導我們饒恕的功課:「不是七次,而是七十個七次。」(馬太福音十八章22節)


默想:
押沙龍有俊美的儀容,卻無內在的美德,這對我有什麼提醒?

祈禱:
慈愛的上主,求祢教導我,不容許小罪在我身上滋生,提醒我靠主耶穌得勝之名贏過試探與罪惡,讓我成為光明之子。奉主的名,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