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720日 發刊時間:每日發刊 單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將計就計

參考經文: 馬太福音十三章24-30,36-43節

那時候,義人在天父的國度裡,將好像太陽發射光輝。有耳朵的,都聽吧!(馬太福音十三章43節)

記得小時候,家裡曾種植過水稻,從耕田、插秧、施肥、噴藥、收割等工作,我都曾參與過。插秧後約兩個月左右,就可看見稻田一片綠油油的。就在此時,田間也會長出一種超像水稻的植物,夾雜在水稻中生長,高度比水稻略高一點,叫作稗子。若不仔細看,還真以為它是水稻,等到結穗之後才發現它是不能食用的稗子。通常,我們都會在稗子未結穗前先拔除掉,以免它會吸收太多養分而影響到水稻的生長。

今天的經文,我們看見耶穌再度引用農事的例子為比喻,以麥子與稗子為宣講信息的題材。比喻講完後,耶穌又清楚地解釋每個環節,使聽者明瞭祂所講的比喻與意義。在前段的內容中(24~30節),我們看見僕人建議主人把稗子從田間拔除,但主人並未答應,因為恐怕拔了稗子,連同麥子也拔掉。因此,主人就等著麥子收割時,再把稗子從中挑出來捆在一起,把它當作柴丟入火裡燒盡。

撒但常以詭計混淆我們的判斷,使我們一不小心就陷入牠的陷阱。不過,即使撒但的詭計再厲害,總逃不過上帝的檢驗。就像世界雖有很多人種,但在上帝眼中,就只有兩種人──義人與罪人,就好像比喻中的麥子與稗子之別。上帝不是看人的膚色、語言、文化、種族等,來決定祂的救贖。上帝的標準很清楚,不是麥子,就是稗子。在上帝所管理的世界中,祂容許稗子(撒但的作為)夾雜其中生長,但在末日終將被上帝審判,挑出來丟入火坑。屆時就是真正的屬於上帝的國度。


默想:
在生活中有太多似是而非的問題,常困擾著我們的決定;我如何面對這些問題,正確來解決?

祈禱:
主上帝,感謝祢透過日常生活的文化,淺顯易懂的教導,讓我得以更清楚明白祢的道理。奉主名求,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