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204日 發刊時間:每日發刊 單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有味道的基督徒

參考經文: 馬太福音五章13~20節

你們是人類的鹽。鹽若失掉了鹹味,就無法使它再鹹。它已成為廢物,只好丟掉,任人踐踏。(馬太福音五章13節)

我們常用「作鹽、作光」來強調基督徒角色的認知。但在這段經文中,我們聽見耶穌說:「你們『是』人類的鹽。」耶穌沒有用「作」,因為基督徒的角色不是扮演,不是修行;耶穌用「是」,來表示基督徒本來就是人類的鹽,具備鹽一般的特性。接著,耶穌進一步強調「鹽」的危機:「鹽若失掉了鹹味,就無法使它再鹹。它已成為廢物,只好丟掉,任人踐踏。」「鹽」如果失去味道,就失去了功用,也不能被稱為鹽;同樣的,基督徒若失去了味道,也不能稱為基督徒。

電影《奇異恩典》描寫兩百多年前英國議員威廉威伯福斯(William Wilberforce)的從政生涯中,致力提倡廢除黑奴法案的奮鬥歷程。國會中大部分議員對於他的改革行動非常反感,處處阻撓他。可是,作為一位基督徒的威伯福斯並沒有輕易放棄,因為他心中有一個信念──所有人都是神的兒女,所有人都是生而平等的。他甚至在國會激烈的辯論上,對眾議員高聲宣告:「記住,上帝造人,生而平等。」

威伯福斯一直想成為一個傳道人,為主作工。但他的信仰導師約翰‧ 牛頓牧師卻鼓勵他,繼續在自己的位置上發揮影響力。因此,他花了二十多年致力於廢除黑奴議題,提案遭遇多次失敗仍不氣餒,甚至付出自己健康的代價,直到1807年廢除黑奴議題終於在英國國會通過,讓英國成為第一個廢除黑奴交易的國家,比美國林肯解放黑奴的政策早了三十幾年。


默想:
耶穌說:「你是人類的鹽」,身為基督徒,我可以在現在的位置上發揮什麼影響力?

祈禱:
主,謝謝祢提醒我,我是人類的鹽,在這個世代具有關鍵性的角色。我願更專注在祢的教導,讓我的影響力成為別人的祝福。奉主耶穌的名禱告,阿們。